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像是探照灯的光柱,它永远把探索的光芒投向科学的未知领域。一个科学家对自然的好奇心愈强烈,探索的光芒就愈加明亮。一切自然秘密都会暴露在好奇心的巨大视野之内。 科学家的好奇心来自对真理的追求。当这种好奇心同科学的求是精神结合在一起时,就可能导至科  相似文献   

2.
李世荣 《初中生》2010,(7):52-55
谁是天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富兰克林?都不是。孩子才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拥有着对一切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就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相似文献   

3.
谁是天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富兰克林?都不是。孩子才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拥有着对一切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就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相似文献   

4.
好奇心     
什么是好奇心?   科学家说,好奇心是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牛顿因为对苹果落地感到好奇,就发现了"万有引力";魏格纳因为对地球大陆的轮廓感到好奇,就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哥白尼因为对太阳东升西落感到好奇,就提出了日心说……有多少科学家因为有一份好奇心,才创造了人类一笔又一笔的科技财富.   什么是好奇心?   文学家说,好奇心是一双踏入文学殿堂的健足.……  相似文献   

5.
好奇是幼儿期突出的心理特征。幼儿生来就是“科学家” ,他们受好奇心的驱使 ,急于探求周围的世界。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 :将一只饥饿的白鼠关进新的笼子里 ,笼内放有白鼠爱吃的食物 ,但人们发现白鼠不是首先吃食物 ,而是先对笼内的环境作一番注视和探索 ;将一只猴子放在周围撒满野果的环境中 ,其中还放有一只捆绑着的箱子(箱内也盛有野果) ,有趣的是 ,猴子宁肯花费两个小时去打开箱子获取野果 ,而不去拣食随手可得的遍地野果。显然白鼠和猴子这种行为与生理需要无关 ,而是受到了因外界刺激所引发的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受好奇心驱使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刘艳 《文教资料》2014,(35):82-83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拥有极高可塑性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引发探究的导火索,是实验研究的助推器,是问题意识的根源。好奇心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了动机,紧抓该动机开展科学教育,让学生的好奇心在科学学习里充分展现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心,那种进取心去探索问题。——韦钰院士语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其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以及相应的科学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小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有相关人员调查显示,接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较强,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能够较为系统地思考问题,而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学生,虽有着小学这个年龄特有的好奇心,但是没有较高的专注力以及较强的求证能力,所以加强小学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天文学家卡文曾经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果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可以从书本和生活中掌握更多的科学常识。因此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成为当今小学科学教师关心的主要问题。一、好奇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的精神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科学家行为模式的变化,科学家的行为更加需要有准则,这种准则就是“科学的精神气质”。 一、科学家行为模式的变化 如果从科学家的行为模式这一角度去看,科学的发展历史有二个大的阶段。 人类的最初的“科学活动”是一种自发的自由活动,当时还没有产生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人们都有求知的欲望和探究事物理性的好奇心,因此在有闲暇的时间以后,数学、艺术和技艺也就产生了。因此,可以说,人类最初的这种活动是一种无约束的,它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是紧密相联的.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新奇事物总是要主动地进行探究,提出各种怪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好奇心、求知欲不仅是激起科学家、发明家不断进行钻研与创造活动的重要品质,而且也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部动力.学生  相似文献   

12.
好奇心     
朋友一天告诉我:"好奇心害死人!"我先笑了笑,随即便默然了。好奇心,的确"害死"了不少人呢!纵观人类科学史,几乎每一个飞跃都伴随着杀戮。有的是残害天真而好奇的科学家,不让他们吐露人人都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科学家韦钰说:"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心,那种进取心去探索。"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没有哪一个童年不是对自然科学充满幻想,做出许多别人认为是傻事的探索,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去探索呢?那就是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课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儿童学习研究探索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4.
“知识始于好奇”。许多闻名于世的科学家都是从好奇心步入知识海洋的。牛顿因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也因对水沸腾的好奇,诱发他刻苦钻研,从而发明了蒸汽机。好奇心是获取知识的先导,是创造的先驱。两岁后的孩子有本能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抓住时机合理地进行家教是开发幼儿早期智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家长应注意: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小学教师要调控好教学节奏,采用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如何调控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行分析,以期引出更有效的策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李岩 《学前教育》2010,(5):25-27
在许多方面,幼儿与科学家有着相似的特质——爱试验,富于好奇心和创造性,善于建构自己的理论,等等。然而,幼儿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把握幼儿探究学习的独特性,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幼儿的探究学习为核心的科学游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家弗里希科学家必定有孩童般的好奇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保持这种孩提时的天性。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8.
<正>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同样,好奇心也是无数科学发现的源泉。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香港科技大学温维佳主持完成的"巨电流变液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当年由香港科学家完成的两个获奖项目其中之一,同时也是一项最初源于科学好奇产生的成果。电流变效应在人们眼里最初只是一个科学好奇,但随着人们对电流变流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要用‘好奇心’取代‘好胜心’,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求知、探索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逸文 《科学启蒙》2011,(12):50-50
暑假的一天早上,我和爸爸到伯伯所在的单位去看望他。伯伯是一个环保科学家,养了一群十分特殊的鸡,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