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格船万岁》这篇短文,在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一九八五年度好稿评选中获一等奖,要叫我谈采写经验,的确把我难住了,现在我就把采访经过写出来,也许能对同志们有所裨益。去年发生在辽宁省的这场抗洪抢险斗争,犹如壮阔的大海,《风格船》这件事仅仅是大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也许就因为攫取了斗争浪涛中这一滴闪光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中旬,四川省发生特大洪水灾害。7月下旬,人民日报记者部派我到灾区采访群众抗洪救灾的事迹。当时,我感到压力较大,不仅是因为我第一次单独进行这种紧急采访,没有经验,而且面临着三个不利条件:一是洪水退落有十余天了,新华社已发了不少消息,事过境迁,一些洪水现场我是无法再见到的;二是这次四川受灾面积大,共有51个市、地、县和2,600个公社,如何在短时间内反映整个灾区  相似文献   

4.
王勇 《新闻记者》2001,(9):55-57
21记者的报告□王勇 世纪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一天———5月31日上午9时40分 ,云南省富宁县城郊外 ,云南特大拐卖婴幼儿案中的4名主犯被执行枪决。我作为跟踪采访这桩大案的记者 ,在近两年的采访中 ,参与了这桩大案从侦破、抓捕、公审、公判直到执行整个办案过程的全过程跟踪采访。公安部根据我在采访这桩大案中所做的工作 ,授予我“全国打拐专项斗争先进新闻工作者”的称号。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来历时最长的一次采访。我总忘不了在这次采访中经历的许多人和事。引起中央领导关注的大案去年2月1日 ,云南日报编辑…  相似文献   

5.
去年秋季,我作为报社特派记者,随我国“实践号”海洋调查船,参加首次中、日合作黑潮考察。这次海洋考察历时46天,航程5400余海里,使我开阔了眼界,对海洋科学工作者的生活有了较深入了解。这里是我随船采访和海洋考察中的几个片断。“黑潮”并非黑色 10月15日午时,“实践号”从上海启航。船上中、日双方科学工作者,包括我在内的两名记者,加上全体船员,共119人。在公海上,这是一支阵容较庞大的考察队伍了,对这艘3000吨级的船来说,也是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2日,在吉萨的斯芬克斯广场,我从容地作完一次出镜.在我身后是上千名抗议的群众,声讨前一天晚上在塞得港球赛中导致74人死亡的肇事者.这是2010年10月16日我成为一名中东地区的新华社视频记者以来所做的一次普通采访.回首这一年多,我着实不敢说我在新闻上有什么作为,但作为一名视频记者,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2月 7日,我采写的长篇报道《琵琶才女何以走向自毁——中央音乐学院女大学生陈果成为邪教“法轮功”殉葬品采访记》,在解放军报和中国国防报同时刊发后,中央和地方报刊及海外媒体纷纷转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好评,不少同仁也给予充分肯定。   一些同仁在给予热情鼓励的同时,对我是如何完成这次采访的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回想起这次采访的全过程,我想如果说这是一项特殊任务的话,那么这次采访就是一次并非常规的采访。   “常规思路”遭遇“闭门羹”   2月 1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二天,编辑部决定对参…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摄影记者下去采访时,不仅要带照相机,还需带上‘望远镜’和‘显微镜’”。经过一次见习采访,我深深感到这是经验之谈。马年春节前夕,我作为一名见习生,跟随《河南农民报》摄影记者张新生,到新乡县七里营乡刘庄村去采访。汽车在新开通的107国道上疾驰。我的心象新兵初次出征一样,既激动,又有点紧张。对庄是闻名全国的走集体富裕道路的典型。编辑部要求拍一组反映节日气氛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袁贻辰 《青年记者》2017,(22):38-39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特稿记者,我可以毫不犹疑地走进垃圾堆,和采访对象同吃同住;我也可以踩着刚被洪水粪水浸泡过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地采访;我还可以出入最顶级的写字楼和酒店,在高桌晚宴上连珠炮般地向西装革履的采访对象发问.因为我很清楚,这些地方有新闻,是新闻天然的反应堆,拥有无数矛盾、冲突和热点,以及让我兴奋浑身战栗的故事和细节.  相似文献   

10.
为163天的采访做足准备 小时候,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关于中国人登上南极大陆开展科学考察的新闻报道,踏上那片地球的头顶和边缘的土地便成为我儿时的梦想. 作为海洋领域的专业报纸,中国海洋报每年都会派记者随“雪龙”船远赴南极报道.近些年,出于南极内陆考察新闻宣传的需要,中国海洋报一直只派男性记者随队深入南极内陆采访.幸运的是,在我第五次申请参加南极考察报道之际,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安排中国海洋报可派记者随船采访,这使得我的南极梦终于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和群众心连心1959年6月中旬,西江、北江上游连降暴雨,江水骤涨,水文站发出紧急警报。从广东省防汛指挥部获悉:洪水继续上涨,加上海潮顶托,有可能出现数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弦。《羊城晚报》领导十分重视这一事态,决定派我和另外一些记者分赴抗洪前线,执行紧急的采访任务。我为能参与这次紧急采访而自豪。我想:自己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我随空军工作组从昆明赶赴成都,立即进入灾区,用手机向编辑部发回了第一篇报道。一直到5月30日下午,我才离开这片令我深感心痛、深深祝福的土地。作为一名记者,在灾区的采访中见到了太多悲惨的、感人的画面,它们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3.
历险阿富汗     
2004年7月13日至17日,我随外交部新闻司组织的中国新闻采访团前往阿富汗采访,短短5天的时间里,我们采访了当时还是阿富汗临时政府总统的哈米德·卡尔扎伊、联合国驻阿富汗特使等重要官员,参观了戒备森严的驻阿富汗联合国兵营,经历了带着保镖采访和从雷区边缘走过的危险。这一经历对于我这样一名习惯于在和平环境下采访的记者来说,足以让我铭记一生。 作为本次采访活动的重头戏,到阿富汗的第二天,我们便被通知准备好采访临时总统卡尔扎伊。在采访过程中,除了卡尔扎伊优雅的风度、机制幽默的语言让我们折服以外,感触最深的就是采访前经历的安检。 经历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安检" 7月14日下午3点半,前来阿富汗采访的中国记者准时  相似文献   

14.
三与一之间的互动第八届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约有五千人。来两会采访的记者约有一千五六百人。二者之比为三比一。三与一之间的交往是频繁的。假如按一位记者一天采访六次计算,一千五百名记者一天要采访九千人次。这就是说,平均每位代表或委员每天要接受记者一两次采访。倘按会期15天计算,每人在会上要接受27次采访。可见,与会者同记者之间的互动是大会的一个重要侧面。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  相似文献   

15.
何灵 《声屏世界》2014,(4):18-18
我是一名入行才半年的新记者.这是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本来想好好呆在家里陪陪父母。除夕前一天的上午,原本联系好的农村留守儿童采访对象临时变故.中心紧急征集回乡村过年的记者火速提供替补线索。我电话打回家里,父亲提供了一条采访线索,告诉我村子里有一对父亲离家、母亲改嫁、跟着六旬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姐弟。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1日至14日,是我连续第三次采访全国“两会”。这一次与前两次都不同:前两次我是单纯采访政协会,而这一次,则是兼顾。重庆晨报4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中,3名是文字记者。按照分工安排,我的同事赵君辉和谢夷,分别采访人代会和政协会。我呢,两边跑。  相似文献   

17.
战区百日     
去年云南边防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后,我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前线生活了一百三十多天。这里记述的仅仅是与我们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几个生活片断。在紧张的战地追踪采访对象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我在采访一开始就碰到得不到采访对象回答问题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园地     
张献,虽说你在鹤煤集团公司五矿工作,是一名通讯员,但一和你扯起新闻写作来,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有人在基层,总觉得单位小,没有新闻。但你却这样认为,小渠有活鱼,单位小照样有好新闻,这就要看你能不能张网捕住,能不能用“慧眼”发现。1996年8月上旬的一天,暴雨如注,洪水冲跨了马庄桥,五矿经济民警张春明舍生忘死从洪水中救出了卖油农民张成海。你得信后就冒雨赶到了事发现场,顾不上吃饭,采访了当事人和旁观者,连夜赶写了长篇通讯《洪水面前逞英豪》一文,几天后,《河南日报》周末版头题以套红标题刊发,《文汇报》、中…  相似文献   

19.
一我在《威海晚报·东方周末》编辑部工作时,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处得知,有一位退役海军战士胡杨,历经10余年的艰辛,在刘公岛上花了100多万元建起一座邓世昌纪念馆。听罢朋友的话,我感到这是一条不错的线索,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关注此事。采访胡杨时,第一次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评委,我阅读了一部分“新闻采写一得”征文稿件,这些总结新闻采写的心得体会,都是来自各地报纸的新闻记者和业余作者之手,文章比较短,内容生动活泼,读起来朴实亲切。在采访第一线上有那么多的记者,重视采访心得体会的总结这是很可贵的。可见《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举办的这次征文,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成功的。从记者们写自己采访中“一得”的内容来看,写得比较好的,可以说是善于总结,写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