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汉相争,开始时楚霸王项羽兵强而勇猛,但最终却败于汉高祖刘邦,这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历代兵学家极为重视的。《何博士备论·楚汉论》中有一段较为深刻的分析:“彼项羽以百战百胜之气,盖于一时,手裂天下以王豪杰而宰制之,自以为天下莫能抗也。”只凭血气之勇,“知夺而不知有”,是他失敗的根源。而刘邦宁斗智不斗太,在智谋上占有优势。两相比较,“盖以力则不若智之胜”。不仅如此,该篇还进一步评述说:“汉高祖挟其  相似文献   

2.
正(二)海水的画法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里有一则望洋兴叹的故事,读来就很有趣: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这则寓言为我们提供了一对可资对比的形  相似文献   

3.
水说     
水之长相:无色无味,无形无态   水之编号:H2O   水之门派:五大元素之一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道德经>)水是自然界中至柔之物,它顺势而流,无固定性状,遇冷而凝,逢热而蒸,随遇而安,不因际遇改变而消亡殆尽.水又是天地间至刚之物,它外表柔弱,却可滴水穿石,波涛滚滚,亦可淘尽千古英雄.   ……  相似文献   

4.
太湖山水美     
李娟 《新读写》2021,(4):64-64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向往太湖多年,今朝得行。汽车在绿阴稀疏的湖滨大道上疾驰,晨风挟着潮润润的空气迎面袭来,使人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凉意。路的一边是暗绿的山,一边是明净的湖。虽也曾听说过"秋尽江南草未凋"的诗句,但没料到已是隆冬时节,这里依然草木葱茏。虽也曾想象过太湖的阔大,但没想到在苏南城市密集的地区竟有一个如此巨大的水世界。  相似文献   

5.
鄙人自研究历史以来,时有石破天惊之发现。鄙人的研究成果,可使人以史为镜,享尽荣华富贵,皆国家专利也。识货者赞曰:天下之才一担,鄙人独得八斗。鄙人以为言之未过。今举一例诚交天下之客户,以见其价值之一斑。  相似文献   

6.
镇柞的山     
古时有个标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于是便有了西岳之险,峨嵋之秀,匡庐幽深,黄山峻伟;人皆以爱山之奇而满足心境,山皆以足人所欲而遂得其名。可见爱山者其实爱己,名山者并非山之实际也。镇安柞水一带的山,纵横千里,高耸入云,却从未被天下知晓;究其原因,似乎所有名山的特点无不包括,但却不能准确地有一个两个词儿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两汉以来,为史者去之远矣。司马迁从五帝三王既殁数千载之后,秦火之余,因散缺残脱之经,以及传记百家之说,区区掇拾,以集著其善恶之迹,兴废之端;又创己意以为本纪、世家、八书、列传之文,斯亦可谓奇矣。然而蔽害天下之圣法,是非颠倒而采摭谬乱者,亦岂少哉!是岂可不谓明不足以周万事之理,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 ?夫自三代以后,为史者如迁之文,亦不可不谓俊伟拔出之材,非常之士也。然顾以谓明不足以周万事之理,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何哉 …  相似文献   

8.
孟子斥责历史上的不施仁政的暴君为"独夫民贼",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心;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也就是民之所欲,皆致之,如聚敛然;民之所恶,则勿施于民。孟子对当时诸侯的所作所为提出严厉的抨击:"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他总结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民贵君轻"思想,为儒家的"人本主义"奠定了基础。后来的儒家在政治思想方面注重民心向背得失,皆源于孟子的仁政学说。——编者  相似文献   

9.
[原文句读]曩昔,闻客读太和山,高且奇,宫观伟丽,皆天下所无有.疑而未信也.嘉靖戊戍冬,导以台务巡方至襄乃谋观其胜焉.  相似文献   

10.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相似文献   

11.
<正>一、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题目。(甲)(选文略,见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桀纣1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2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4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5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鉴赏》2007,(12):34-35,72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相似文献   

13.
在《清嘉录》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而这里的风土人情指的就是民俗风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豪苏轼亦精通书画。他称善画的唐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书文与可墨竹屏风》也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此诗之余”。诗画合一,可以从东坡对诗画的评论中找到理论依据。 一、要直接地观察事物 “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乃匹皆吾师。”(《次韵李伯对所藏韩干马》)韩干不师陈闳而师厩乌,以为陈所画之马虽好,还是纸片上的东西,不如直接观察厩马一切生动的形态,才能写得逼真。这是韩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又如王履《华山图》为传世之作,而他《重为华山阁序》曰:“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因他…  相似文献   

15.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相似文献   

16.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北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斋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后三年,游竭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相似文献   

17.
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①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②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  相似文献   

19.
叶溪 《教师》2009,(22)
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也."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最有力量的非它莫属.  相似文献   

20.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钱,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忽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轲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