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惜诵》是《楚辞》中明确为屈原所写的作品之一,现为《楚辞·九章》的首篇。其开头部分几句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抒)情。所作〈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篇名"惜诵"系拈取篇首二字为题。其含义自来众说纷纭,迄今尚未有定论。《屈原集校注》列举旧  相似文献   

2.
校园秋韵     
记忆中,秋从来没有来得如此突然、铺张过。一阵凉风,她就来了。天,如朗日似的高高悬着,阴郁而不压抑。视线在小小的教学楼前延伸,延伸……路的一旁尽是香樟,瑟瑟地抖动着,偶尔落下那么几片半枯的叶,惜是不香。记得以前,总要拾些红透了的香樟叶,不为  相似文献   

3.
关于《楚辞》中哪一篇是屈原的绝笔的问题,古今楚辞学者多有研究,虽聚讼纷纭,然早已多集中于屈赋中的《怀沙》和《惜往日》两篇,自清初己多有学者倾向于《惜往日》一篇。建国以来,楚辞学界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已更多倾向于《惜往日》  相似文献   

4.
从《形影神》组诗看陶渊明超越死亡忧惧的三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影神》组诗阐述了陶渊明“生必有死”的理性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超越死亡忧惧的三种方式;组诗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反对“惜生”,而是反对“营营以惜生”,重点当在“营营”二字上;“形”、“影”、“神”三者代表了陶渊明自身思想和行为上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为生命个体,诗人在心理结构方面比普通民众更富于生命冲动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诗人们,有着强烈的惜生意识和执着的惜生行为,他们追求立言以载心,养生以长年。诗人之长年,为中华民族诗歌发展也为人类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6.
尊重生命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其实,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机。任意丢弃一张白纸,随便倒掉一掬清水,都是欠缺惜物、惜生的慈悲。不知惜物,怎么会懂得惜生呢?万物都有生命啊!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肖家芸时间:1997年8月4日地点:秦皇岛海关学校会堂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师:能从语法...  相似文献   

8.
惜君     
正正值夏天,夜晚却少有地刮起几阵凉风。风吹乱了惜君的头发,而额前乱发也打碎了惜君眼中的夜空。惜君,像是一只无头苍蝇,走在一条满满全是铁锈,黄一片、棕一片的铁路上。那是惜君家旁一条废弃了的铁路。在惜君小时候,到处都是兴改革、兴建设,惜君老家高大的建筑物就像施了化肥的树木,拼了命地生长,不一会儿便成了森林。但惜君觉得老家还是以前好。在老屋没有被拆以前,她喜欢搬一条木椅子放在老屋前坪  相似文献   

9.
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实,保护动物、爱惜生命的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从以下这些别有情趣的古代惜生、护生诗中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师:小朋友们,一年有几个季节?生:四个季节。师:它们是……生:春、夏、秋、冬。[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的卡片。]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独领30年代咏秋散文的风骚。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郁达夫是颂秋,这其中的“秋”味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概述】《故都的秋》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主旨,通过描绘"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鸣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等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秋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调动了多项艺术手法,例如比喻、对比、排比,采用了多种句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目标】一、学习文章"借景抒情""对比""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手法。二、揣摩本文的语言,领会"排比""比喻"的修辞手  相似文献   

13.
短文译注     
陶侃论惜分阴司马光(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其酒器捕博之具,悉投之江。  相似文献   

14.
《九章》诸篇充分展现了屈原后半生的遭际和思想情怀,它和《离骚》 一样,同是考察屈原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的重要文献。其中诸篇在情绪变化上有着内在的连 贯性与逻辑性,《惜诵》、《思美人》、《抽思》仍含期盼之情,《哀郢》、《涉江》是承上 启下之作;而《悲回风》、《怀沙》、《惜往日》则是表达了作者"欲不死而不得不死"的 绝望心绪。  相似文献   

15.
南宋以来,不断有人从《惜往日》诗中找出一些“疑点”,判定此篇为“伪作”。本文针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疑点”问题逐一进行了辨析,证明前人所提出的这些“疑点”缺乏根据,不能成立。因此,认定《惜往日》的著作权当属屈原。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撰《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古文注释发疑》一文(载《宁波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5期复印),对新版单册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若干注释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是该文的续补,主要是对新版双册课本文言文若干注释加以辨正以及对当注未注的几个疑难词语加以补释,少数几条是单册课本的。失当之处,敬请指正。惜不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初二册245页注:“惜不得,就是‘惜之而不得’,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惜,舍不得。得,能够。”按,课本注解不确。惜本是爱惜、吝惜  相似文献   

17.
惜城总是有新花样。他拿了一枚硬币,说是能预测孕妇生男还是生女。这回,兔子、咪咪和阿呆他们可有点迷糊了……到底怎么回事呢?答案尽在校园幽默故事《小花狗和人妖》。  相似文献   

18.
要考察屈原晚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要以《九章》为主要依据。《九章》是一组分篇独立的诗作,大部分可以确定为屈原晚期所作,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晚期的思想情绪。当然,《九章》并不完全是屈原晚期放逐江南时的作品,其中的《橘颂》是其青年得意时的咏物抒情之作,格调清新明快,不同于屈原其他篇章的沉郁顿挫,并且文中有“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等句子,就可证明这一点。另外,《抽思》和《思美人》两篇都是屈原居于汉北时所作,在内容与风格上都和《离骚》十分相近,同《离骚》有明显的连续性,故写作时代与《离骚》相距不远。除掉以上三篇外,其他六篇可以说是屈原晚期的作品,按顺序便是:《惜诵》、《哀郢》、《涉江》、《怀沙》、《悲回风》和《惜往日》。这里所说的《九章》主要指这几篇。  相似文献   

19.
平日读书阅报收辑了几副夫挽妻或妻挽夫的挽联,不揣浅陋作以评说。①撒手又何悲,数十年贫病交加,纵我留君生亦苦;残躯岂足惜,八千里翁姑未殡,因君累我死犹难。清朝末年,广州某地一小官,职低薪微,家贫病重,财尽药断,久治不愈,竟至死去。其妻央人代撰此联,以述自己哭死伤生进退两  相似文献   

20.
【课堂实录】师:自然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各种声音)生1:我听到了鸟叫,想到了鸟在树上叫喳喳。生2:我听到风在呼呼地吹。生3:我还听到了小溪在哗哗地流淌。师: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如同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音乐厅。就让我们一起在这广阔的音乐厅里听一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师:打开课文,听老师读课文,感受一下秋天有哪些美妙的声音?(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这篇课文吗?生(齐):想。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和同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