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叉学科研究是未来推动科技变革和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创新高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有必要进行协同整合构建大科研平台。本文在对大科研平台含义及其特点阐述的基础上,对大科研平台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构建了包含平台成员、平台机构、平台用户和政府部门在内的高校大科研平台基本框架,提出了借助优势学科促进平台建设、健全长效沟通机制、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及汇聚综合交叉人才的建设策略,促进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管理职业倦怠的表征,剖析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产生职业倦怠的诸多因素,设计出多角度多维度的立体式职业倦怠干预方案,提出应从管理到治理转变,完善高校的组织治理体制;从职能向技能提升,着重科研管理队伍的职业能力培养;从契约向契合塑造,构建科研管理队伍与学校组织层面的心理契同。  相似文献   

3.
尹雪聪 《科教文汇》2021,(10):10-11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资队伍建设又是“双一流”建设发展中尤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该文聚焦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探索适合高校实际的师资队伍发展战略,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国内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课程教学则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分析现行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体系设置偏离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匹配,课程内容陈旧、前沿性、应用性不强,实践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够,指导教师队伍素质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学合理构建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刚  何婷婷  石飞  张振宇 《科技风》2023,(8):152-154
作为科研工作生力军的青年导师,逐渐成为“双一流”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青年导师面临着工作繁多、研究生教育经验缺乏等困难而难以开展科研工作。因此急需建设研究生科研团队,使得青年导师能够发挥好自身科研创新性强、年富力强等特点优势。我们从科研团队的阶梯式建设、青年导师的科研方向把握以及团队凝聚力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新疆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为前提,对青年导师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精准服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精准服务研究较少,针对传统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需要加强精准服务研究,这对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建设一流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证调查法对42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学科服务概况进行分析,掌握42所"双一流"高校学科服务内容,对现状进行研究,并从4个方面提出图书馆学科精准服务的对策。精准服务旨在更好地支持学科服务建设,促使图书馆资源服务和情报服务职能最优化,进而发挥图书馆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快速向学科精准服务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原则和方案对中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给予了更强的驱动、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范畴。进一步厘清学科情报服务的范畴、要素与方法,梳理现有的和可能开启的服务模式,对于深入开展学科情报服务、提升服务效益,服务国家战略和大学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探讨学科情报服务各类要素和各种服务模式的实施。[结果/结论]结合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已有学科情报服务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梳理和重构了学科情报服务的内涵与外延、范畴、要素和方法等,并结合图书馆相关案例进行了学科情报服务的模式分析,拟为学科情报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厘清框架、提供借鉴。[局限]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已有较多较好的实践,但服务效益评估尚无体系,且服务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需要更长期的积累、沉淀与挖掘。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伴随新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面临学科资源不充足、服务水平不均衡、服务模式不先进、学科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文章在新技术背景下提出学科资源优化与扩充、服务水平提升与平衡、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等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路径,以支撑高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毅  双羽 《科教文汇》2020,(12):62-63
“双创”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国内和国际地位、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创业发展及普通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符合学科特色的“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群众型”与“精英型”两个层次的“双创”活动、坚持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模式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阐述“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中医药类高校学科服务进行对比,探究中医药类高校开展的学科服务模式,提出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服务模式,以期推动中医药类高校学科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虽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但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积淀依然较为薄弱。通过分析对比清华大学等国内9所高校和哈佛大学等国外5所高校在《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上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我国国际合作论文情况,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会议与研讨、国际项目和课题等方面存在合作频率低、合作范围窄、合作平台弱等众多问题。结合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现状以及国内科技期刊发展情况,提出我国高校应借鉴吸收国际顶级期刊办刊模式和经验建设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创造有吸引力的学术平台;同时,应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服务,加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确保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并鼓励基础前沿问题探索,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2.
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双一流"政策文本都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规划部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社会以及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各地区①"双一流"政策文本中关于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各地区一是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条腿要同向同行,开辟新时代高校引才聚才的有效通道;二是要增强国内高校人才培育能力,搭建梯形师资队伍结构;三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培养是高校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新方针和政策。在新形势下,围绕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本文针对高校新教师使命提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成长的建议和方法,有利于及早地适应职业要求并为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类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双一流”建设和高职院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的有关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4个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作为汲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之一,更是高校师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双一流"作为我国高等校努力的目标,其建设部署与统筹推进指明了当前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高校图书馆要以"双一流"建设为指导,对自身的信息资源建设进行实时的调整,对建设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对教学及科研的辅助功能,以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双一流"建设,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对期优化路径提出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打造河南振兴须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根基,着力建设"双一流"。加大投入、增师改革、聚焦创新,有利于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与人才支撑,推动"双一流"建设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从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建设两个角度调查美国一流高校智库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归纳和分析。通过借鉴美国一流高校智库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经验,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保障高校智库建设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服务的延伸。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努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顺应新时代对高校科技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是关键。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科研管理中目标考核体系构建的意义,研究了构建的内容、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地方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目标考核体系,采取有效的目标考核和奖惩,才能顺应“双一流”建设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中科学研究方面的要求,结合重庆高校在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方面的不足,从寻求国家战略支持,引进再造"双一流"、引进培育优秀研发人员、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布局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平台4个方面提出重庆"双一流"建设中具体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哥本哈根学派的繁荣,在于一流人才的集聚、一流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一流学术团队的打造、一流学科的创建及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同时也离不开玻尔研究所良好的科研条件/各种基金会经费的支持及哥本哈根精神。促进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应该从培养国际视野的学术带头人、创设中国大学一流的学术团队、培育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入手,给予高效的资源配置、制度保障,形成中国自己的科学学派,繁荣中国的科学事业,推动"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