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两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两课”教育势必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机制创新。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 ,“两课”机制创新可以网络课程为突破口 ,进行“两课”网络课程建设 ,以实现“两课”的整体改革 ,真正达到“两课”教育的目的。一、“两课”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两课”是对青年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公共基本课程 ,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政治理论课。“两课”开设以来 ,为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必然要求,推动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在思想、理论、实践上都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当前,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模糊、课程思政内容浅融入难融入、师资队伍联动少、缺乏相关保障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基于此,需要从“内容融合、队伍融合、形式融合、平台建设、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促进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培育思想政治素质高、双创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系统基础工程来抓。一是课程设置要体现“创新性”。要设置“创造性”课程,研究活动课程中的创造性,构建创造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系。二是课程设置要适应“综合化”。中小学要以“整合式综合课程”为主,注重以语、数、外、计算机等四门基础工具学科为核心的综合,使“综合化”课程的设置,能真正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教育。三是课程设置要加大美育比重。中小学要加大开设美育课的比例,真正使美育在中小学创新教育中发挥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心理,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和开发智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以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为基础的 ,是各种创新素质的一种综合效应。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必须从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的角度去实施创新教育。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需要通过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开设“创新素养”独立课程和开展创新活动课程去落实。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传统的课程以知识为本,课程的实施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目的,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教育课程,建立适合创新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  一、确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  创新教育不只是创造力的教育或创新精神的教育,而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健全人格,在基础性学力之上,着重培养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具体来说,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6.
以地方高校新工科实践创新教育为例,实施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改革与提升。秉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信息特色,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创新+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递进式“创新链”。以“课程+”“平台+”为支撑,“导师+”“经费+”“制度+”为保障,打造实践创新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环境。重构知识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合力。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实现创新,进一步用专业知识开拓创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2010,(3):11-11
我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做到“减负”与培养创新人才紧密结合。一、课程内容学校注重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将其列入课表,每周各一课时。  相似文献   

8.
教育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而课程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基础。课程创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课程设置自身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过偏”、内容“过专”、理论性“过强”,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融合创新科技课程,是学校在普及性基础课程、特长化拓展课程、实践性探究课程、综合性展示课程的科技课程建设基础上,将不同类型课程有机整合,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理工、人文、艺术融通的科技融合课程,因地制宜构建运行阵地创建、资源开发、实施运用、多元评价“四大”科技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时代的选择,是提升育人实效的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和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寓价值观引导创新创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彰显中国“风格”,需要高校紧紧围绕课程建设目标,以教师为抓手,科学规划教学内容、着手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改革评价方式、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育德实效。  相似文献   

11.
大学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以及各类课程设置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3,(3):76-77
【案例背景】 通过区校联动、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建立,挖掘一批相对成熟的校本课程,建设一批区本课程,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库。前期试点了一批学校课程,典型的如“儿童哲学”和“漫游星空”两门课程。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介绍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情况,并对课程规划、教学内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对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试论自然科学课程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香娟 《物理教师》2000,21(5):32-33,3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让学生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传统教育是一种“守成”教育,它只是让学生继承前人的现成知识,因循守旧,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那么,应如何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呢?这个问题应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把握自然科学课程科学体系的本质,树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等教育居高不下的热门话题。以“思维导图”通识课程为例,挖掘通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评价,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教育通识课程,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行并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战略举措之一,已被国内各大高校纳入课程体系,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对目前国内创新创业课程的发展现状及翻转课堂的应用优势进行总结,并以苏州科技大学“创业团队组建和模拟训练”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流程设计入手,概括该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最后总结翻转课堂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教学建议:完善信息管理,构建教学平台;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环节;健全考核评价,保障设施运作。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论述了高等学校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以及各类课程设置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是带有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价值追求 ,《学会生存》早就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然而 ,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缺乏创新教育。因此 ,文章提出了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创新教育内涵、目标、实践与体系构建 ,以期推动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课程创新     
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基础和先导。着眼和着力于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需要形成自己的体系,其基本构成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技术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等。其中,课程创新无疑是整个教育创新体系的核心。教育创新实施的原则、方法和要求,都直接指向课程创新。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这一论断表明,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业中,教育不仅自身需要创新,还要为其它方面的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撑,任务极为艰巨而光荣。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创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是教育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