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在道德方面,工匠精神的培育抓住了思政教育的"灵魂";在精神层面,工匠精神强化了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意义。以工匠精神的形式进行思政教育,需要通过构建二者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身体力行等途径来实现,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精神包含着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精神、奉献精神等教育资源,将马拉松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参与马拉松运动、体验马拉松精神,有助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培养与传承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发展赋予高等院校承载的历史使命。突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将鲜明的教育导向渗透到教育全过程中、促进思政教育全面发展、建设大思政教育格局现已成为高校办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大思政与工匠精神的联系,分析了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提出了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如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创新思政教育工作途径,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在课堂中渗透工匠精神,建设工匠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熏陶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数字媒体时代,数字技术能使工匠精神的思政课堂更加鲜活、思政传播更加立体、思政教学更加真实、思政教育更加深入,有效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推动高校数字思政的良好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从更新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制定数字技术规范制度提出优化路径,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转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对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阐述了民族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和赋能作用,并且深入探讨了民族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精神的充分体现,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丰富教育素材和课程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民族自信、引领价值追求的生动教科书。推动“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斗争精神,增强青年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拓宽高校思政课教育渠道,增强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政教育与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融合是国家对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类课程具有紧密关系,通过艺术设计实践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立足工匠精神才能设计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进行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研究,意在明确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课程思政宏观背景实现艺术设计教学与工匠精神教育有机融合。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融合需要教师对工匠精神内涵做到充分理解,转变教学引导观念、创新教学组织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实践教学力度、加强专题性思政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为提升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不仅能弘扬爱党、爱国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实践创新精神等主流价值观。本文主要分析在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中探索与运用课程思政的意义,从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引入优质的思政教学材料、加强分析汽车维修问题、设计专业实践项目活动、重视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五个方面论述运用课程思政的措施,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从而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种精神”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举措,构建技工院校开展“三种精神”培养的实施路径:一是从加强理论阐释和内容研发,提高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以“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将劳模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三是以劳模工匠工作室为依托,以劳模工匠团队为支撑,建设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斗争精神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担当、奋斗、探索的精神内涵.将斗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将斗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需要以理论教学筑牢斗争意识,以文化浸润坚定斗争意志,以实践活动淬炼斗争本领.  相似文献   

11.
高职思政教育是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求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因此,高职思政教育也要响应国家的需求,把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合到高职思政教育中。本文将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工匠精神如何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英勇抗击重大困难和风险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脱贫攻坚精神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和鲜活素材,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对青年学生铸魂培根、启智润心,对提高思政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育,更需注重德育,即课程思政教育。总结在“绿色建筑技术”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时遇到的课程思政素材的丰富性有待加强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量化的两个问题。介绍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进行的探索,包括教师思政能力培养、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通过在知识讲授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和在建筑设计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识,以实现知识与素养培养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伟大建党精神以其独特价值逻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全面认识伟大建党精神价值意蕴,引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丰富思政教育内涵能在凸显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时,确保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从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思政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入手,感受伟大建党精神魅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发展,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推动教育创新,更能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鲁艺精神指的是以鲁迅艺术学院为载体而产生的一种代表延安时期优秀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的精神品质,有着强烈的思想引领价值。当前,各阶段学校思政教育应充分借鉴鲁艺精神的引导价值、信仰价值、实践特色,实现思政教育创新,进一步增强育人效果。由骆郁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一书,立足思政教育系统视角,对思政教育基础理论展开论述,包括思政教育的起源、本质、价值体现、教育主客体矛盾与规律等,  相似文献   

16.
"劳模"精神中蕴含了独有的精神财富,彰显出强大的精神育人力量。在当前创新职业思政教育方案时,要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在职业教育、思政引导等领域的示范作用,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精神动力。为此,面对新的职业教育环境,要将"劳模"文化、"劳模"故事与职业思政教育紧密融合,通过塑造新的"劳模"精神育人机制,为做好职业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力量。由鄢显俊所写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版)一书从"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出发,通过设置相关实证实验来检验思政教育问题,从教育规律、心理认知规律和人文关怀等视角提出了思政教育"新模式"。同时,作者结合2005年3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思政"05方案"),采用问卷调查、教育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多种评估手段,对思政教育新模式进行验证,为当前有效开展思政课堂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引。综合研究该书内容,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质量,结合战“疫”背景下一线工作人员体现的中国精神,以中职学校为例,对思政教育的实施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将中国精神运用到思政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引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针对性思政指导教学,实现在教育中对战“疫”成果的转化。同时,在此次战“疫”工作中,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起到根本性改革作用的因素是战“疫”过程中一线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社会、坚守理想信念的精神,因此思政教育对中国精神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中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层面。通过此种教育形式,帮助中职学生理解中国精神,也有利于中职学生对思政核心理念的把握与定位。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劳动者践行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鲜明旗帜,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与工匠精神在价值导向、培养目的、践行路径等方面存在很多共通之处。在工匠精神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核是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将其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思政课程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广大高职院校的育人使命。文章对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价值和具体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政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开拓意识、良好职业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需要培养当代工匠精神,高校如何将探索和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契合点有机融入德育素质教育工作中,以思政教育的科学价值导向和崇高的精神指引,构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提出思政教育与当代工匠精神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作为高职院校,探索工匠精神培育模式应在大思政格局中考虑和研究。笔者研究发现"大思政格局"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同时思政教育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大思政背景下剖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并进行途径分析是高职院校落实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