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是梁实秋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著作。在文集中,梁实秋表达了新人文主义的文学批评观,建立了理性规范下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成为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使文学批评走向规范化和秩序化的第一人。而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的抗争,有其深刻性,也有其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初期,中西文化思想在交汇撞击之时,梁实秋多次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论争。文章分析了梁实秋选择新人文主义的审美文学观的原因,新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发展及内涵,梁实秋文学观和文学实践同新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霍妍 《文教资料》2012,(25):20-22
新月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梁实秋的主要观点来自他哈佛大学老师欧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理念。然而他在引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评判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时,却进行了重新构建。作为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和这个团体的交错影响值得关注。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新月的主体倾向既有重合又有背离。重合是二者相互吸引的基础,而悖离则使梁实秋重构他的文艺观成为可能。梁实秋以新月社为平台,通过设立文学标准,实现了对新人文主义文学观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的特质与中国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文论需要认真反思。其致命缺陷是“西化”导致的自我消解。实际上.中国文学的特质是情采——言志缘情的情本体和讲究文采的辞本体;中国文论的主要特征是体验感悟的人文性;诗性呈现是中国文论的言说方式,具有整体性、意象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创作论是中国文论的核心;未来的中国文论由文道论、文体论和文术论组成。文道论是中国文论的基础理论,主要从学理上回答中国文学的来源、特质等“道”的问题;文体论是中国文论的分支理论,重点研究中国文体的要素、嬗变等“学”的问题;文术论包括创作论和批评论.着重探讨“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诗歌本质论是新月派诗论家们构建其理论体系的首要战略与重要奠石。从诗歌起源论看,闻一多所张扬的“游戏本能说”,可为代表;梁实秋表现出对模仿说的极度钟情。从诗歌功能论看,梁实秋的论述最多,但新人文主义的批评立场规约了他对诗歌本质的基本看法;徐志摩更多地关注诗歌的宗教感化功能与思想启迪作用;朱湘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时代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诗歌特征论看,新月派诗论家们的论述集中在两大层面:一是诗歌与其他非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二是诗歌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内部的本质特征。诗歌本质论显示出新月派诗论家面对传统诗学和现代诗学双重挑战的基本文化立场,其理论取向总体上贯穿在由王国维开启的审美现代性诗学价值坐标系统当中。后人所谓新月诗派历史身份的模糊与离弃现实等负面效应,其实可以由此找到最初的理论根由。  相似文献   

6.
文论:古今歧义,审美贯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论,在今天就是文学论、文章论的意思。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的文论作如此理解,就有削足适履之嫌了。因为中国古代的文论不仅仅是文学论、文章论,而是包括文学论、文章论在内的审美论、形式论或文化论,其涵义比今天要宽泛得多。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文”这个古老范畴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要有真正的了解,要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才能说得清楚。 一、“文”比“文学”、“文章”古老而涵义宽泛 “文”是中国古代使用很普遍的一个审美范畴,其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论走进当代文论研究界的当务之急,走进当代的关键,在于必须找出古今论的联结点。“原人文学论”是古今文论的联结点,因为此命题与当代文论中的“文学即人学”相通不悖,二者共揭示了古今文学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中西文论对于文学风格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构,二者存在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力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风格论的同异点进行阐释和比较,进一步深入探寻文学风格的发展规律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西比较文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中西文论对于文学风格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构,二者存在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力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风格论的同异点进行阐释和比较,进一步深入探寻文学风格的发展规律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西比较文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抗战文学宣传中出现的弊病、对梁实秋话语的误解以及文学审美的自律性要求等方面分析由梁实秋引发的"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认为这场论争实际上体现的是抗战文学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话语诉求.  相似文献   

11.
于变动不居、川流不息的人类生活领域把捉恒定性的因素,在森罗万象、歧义丛生的现象感官世界探寻、构筑具有普遍性、超越性的精神空间,这是梁实秋文论建构的一个基本思路,也由此决定了他理论建构的反现代性品质。而梁实秋文论思想的这种反现代性品质在其文学本质论、批评论、文体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金泽荣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爱国精神的诗歌与散文,在文学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对他的文学范畴论、创作审美论、批评鉴赏论进行研究,可以完善东方文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生以来,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深化、挑战与出路三个阶段,引发了文论界激烈的争论,推动了文论工作者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论的生产具有较强的文学经验依赖性,中国古代文论的存在已经场域化.在古代文论现代意义转化的语境下,古代文论的研究不能仅仅依靠阐释,应该引入传统工夫论的方法,保障古代文论参与当代文论建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发生重大转向。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梁实秋用新人文主义理论来评析五四新文学,在对浪漫主义的征讨中,几乎把新文学的趋向基本否定。笔者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对梁实秋此文的得失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发生重大转向。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梁实秋用新人文主义理论来评析五四新文学,在对浪漫主义的征讨中,几乎把新文学的趋向基本否定。笔者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对梁实秋此文的得失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重读一百年前夏目漱石著《文学论》,更能看出其独具一格、卓尔不群.作者不是以某种“主义”而是以“全义”的视阈,以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作家的三重角色,从(F+f)的“文学公式”出发,以“焦点意识”、“幻惑”、“文学语法”、“暗示”、“渐进推移”等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为中心,以18-19世纪英国文学原著为主要例证,阐述了文学构成论、文学特性论、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论、文学修辞论、文学推移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用社会心理学方法写成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概论著作,对今天的中国文论界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七十多年前出版的张我军译本错译甚多,在译本严重老化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加以重译.  相似文献   

18.
形象作为文论中的核心范畴概念,在中国现代文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由中而西的改造过程。在新时期文学初期,出于对文革及此前文学过度意识形态化的反拨,文学形象论重新得到重视。现代文学理论的“形象”论,由于过分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将文学艺术狭隘地界定在对于外部事物的形状的模仿性表现或刻画上,始终没有脱离对事物可感可知性的依赖。最终使得这一曾经十分重要理论术语的式微,进而为“意象”取代。同时,新时期文学专注于观念更新,在文学观念的转型过程中,未能对新旧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也带来了许多理论的疏漏。  相似文献   

19.
曹丕文论价值研究,前贤学者多侧重于对其"气"之内涵的研究,并且认为曹丕在其文中提出了一个文学标准问题。但曹丕在文中对"气"之内涵语焉不详,难以确证。在借鉴前贤的基础上,延伸对比研究曹丕在其文中所评价的"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在其价值标准和实际创作情形的差异研究中,认为曹丕《典论·论文》文学标准不是关键,文论价值重点在于"文学政治论",是以文学论政治的典范,其中心在于政治。  相似文献   

20.
包括汉诗论、和歌论、连歌论、俳谐论、戏剧论、物语论在内的日本古代文论,从中国古典文论的引进、套用和初步消化,到中国文论的吸收、利用和主体性的确立,再到理论的成熟及对中国文论的跨越,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流变,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五大基本论题。一是"慰"论的文学功能论,将心理情感的慰藉作用作为文学的根本功能;二是"幽玄"的审美形态论,把超现实的幽深、神秘、暧昧模糊、间接,作为最高的审美形态;三是"物哀"及"知物哀"的审美感兴论,把激发与打动超越社会功利道德的纯粹人情,作为审美感兴之所在;四是"寂"的审美态度论,提倡观"寂色"、听"寂声"、修"寂心",以此作为诗人作家的审美境界;五是"物纷"创作方法论,提倡如实地、原生态地呈现人间生活的全部纷然复杂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日本古代文论既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