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基础教育数字化教研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数字化教研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教研改革的优势,概括了数字化教研的内涵与特点,针对不同数字教研模式归纳了五类技术工具,并总结了天津市在基础教育数字化教研探索中形成的服务学校、教师、学生、教育管理决策的实践经验,包括整合应用多种数字工具与平台以满足教研的多样化需求,与师生和管理者紧密合作以确保数字化教研真正服务于教育需求,以及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完善数字化教研的相关策略和方法等。本文期待通过探讨数字化教研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实施路径,引发教育领域对数字化教研的更大关注,为其他地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促使数字化教研获得更加深入、广泛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校本化教育重要的体现毒本文结合数字化校本教研的特点,探索了数字化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建设学习型学科团队,开展个性化教研,整合数字化资源;并结合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恩。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现状、归纳不足、提出改进策略、提升园本教研实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东莞市各层级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时间相对保证,形式多样,但在制度建设、专业引领、组织与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文章从整合教研骨干资源、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加强教研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幼儿园教研水平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先从多要素、多阶段、多环节、全新教学生态系统、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生命周期等方面,分析数字化教学的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和规律性,从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历程归纳出改革创新、快速迭代是其本质属性,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新时代教师新角色、新内涵——数字化学习(智慧学习)的设计者、开发者、组织者、示范者、指导者、支持者、评价者和研究创新者。然后针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提出数字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数字化教研教改)的概念,并界定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阐述其构成及其关系、载体和形式,指出教研与教改是一个逻辑可分、实际难分的和谐统一体,具有一体两面性、和谐相依性、水乳交融性、同频共振与互补增益性和实践回归性,数字化教研教改的载体和形式包括日常教研室活动(备课、说课、公开课、示范课、融合课、听课、评课、磨课等)、课题(项目)研究活动、教学比赛及观摩活动、教师培训与研修活动、虚拟教研室活动等。最后依次从理念、目标、问题集、内容体系与方法论等方面阐述数字化教研教改的基本框架,以期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提供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5.
孟蕾 《中国教师》2009,(Z1):33-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研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教育形势的发展。网络时代信息更新迅速,它的到来给教育带来新的契机,教师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进行网络环境数字化教研成为当今教研的新课题,本文从网络教研的形式、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从中寻找教研新途径,拓展教研渠道,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网络教研是一种数字化教研,它改变了传统教研的研修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以“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及“反思性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探究了职业学校如何逐步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及建立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教研一直在提升我国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教育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教育的观念、模式、方法都在经历深刻变革,教师参与感、获得感有所提高的同时,各类新型教研组织模式层出不穷,但仍然面临着实效性不足、参与主动性不够、创新性不强等供需失衡相关问题。尽管各种教研组织模式因为地域、学科以及教师专业化程度等存在差异,但其主要构成却大同小异。本文从教研主体、教研内容、教研资源、教研过程、教研评价五个方面探索教育数字化助力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研是一种数字化教研,它改变了传统教研的研修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以"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及"反思性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探究了职业学校如何逐步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及建立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研模式。本文从研究课题选择策略、教研活动组织形式、教研活动材料收集与整理、此教研模式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构数字化教育生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STEAM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支撑。文章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如何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技术与STEAM教师在学习环境、教学平台、教研体系、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践中,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STEAM教学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化、数字化”STEAM校园环境,建构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教研体系”,形成以“数字化支撑”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育数字化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育BLOG平台的数字化教研活动是一种符合信息时代特色的新型教研模式,在建立教师作为教研主体的地位、释放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日常化教研模式、建立实效教研体制、推进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功能,必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教研具有较长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学校教研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研方式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转变。在转变过程中,需要系统变革学校教研的主体、内容与形式,可采用问题跟进式教研、教与学的课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策略,真正实现学校教研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教研质效,助力教师成长,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例,积极探寻有效教研的诸多策略,即通过变革教研活动、激活教研机制、建设教研团队、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课程改革是对现实教育的超越,"我们对教育变革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东城区在12年的课改行程中,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在推进课改中的研究、指导与服务作用。在课程建设、教研管理、教师研修、队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从机制建设、管理结构、实施途径、基本策略等不同维度,层层深入地开展实践与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与实验。教研管理机制——"三级教研"模式的建构"三级教研"包括区级教研、学区教研、学校教研三个  相似文献   

15.
<正>孙金云山东省教研室教研组信息技术教师主题:基于实证数据的教研转型创新山东省数字化教研团队基于教研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诉求,贯彻落实政策文件指示,聚焦数字化协同教研,在信息科技学科开展了系列数字化教研的实证研究。通过完善教研组织架构、开发数字化教研工具以及优化实践举措和机制,探索出山东省的数字化协同教研的实践解决方案,并开展了基于实证数据的协同教研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教研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实施,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及优化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盘活机制。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园本化教研中的多元化问题和多样化需求,幼儿园在盘活园所研修资源基础上创设“四式”教研处方。里外互动式:鱼缸会议策略,盘活氛围;迂回互动式:世界咖啡策略,盘活视角;卷入互动式:大风车策略,盘活智慧;直线互动式:漫步主题长廊策略,盘活内容。通过教研方式的变革,促使教师在情感态度、过程能力、方式方法等方面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数字化微格教学技术的逐渐成熟,微格教研在改革与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越显其灵活性和实效性。本文阐述了微格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就如何利用网络数字化微格教研系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育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数据驱动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以数据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师教研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本文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视角引入,指出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阐释了数据智能和数据智能驱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与逻辑。同时,根据数据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区校两级教育数据治理的实施方案。最后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韩菲 《天津教育》2014,(21):45-46
当今是信息时代,教育要求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教师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进行网络环境数字化教研成为当今教研的新课题.本人通过信息技术教研员工作,在网络教研方面进行尝试,从中寻找新的教研模式,拓展教研渠道,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实验区联合举办“校本教研实践策略研讨会”,主要涉及了校本教研实践层面的多项内容:“校本教研的实践策略”、“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螺旋式提升策略”、“校本教研的队伍建设与研究成长”、“校本教研的问题与问题解决”、“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校本教研的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