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全面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体育旅游和建设体育旅游目的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特色路径,对乡村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旅游融合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综合特点,是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基于此,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围绕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平台搭建、营销网络、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整合多方有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精品体育旅游平台、推进高质量发展,拓展体育旅游营销网络、破解产业创新难题,培育专业型体育旅游人才、推进实用人才建设的综合发展思路,推进我国乡村地区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是推动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然其在推进中存在着点状发展、形式单一和理念滞后等问题。从小流域角度出发,探讨山地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对协调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升山地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有着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麻江县为例,通过对全县小流域自然与人文生态的梳理,构建了以小流域为支撑的9条乡村旅游带,以此推进全县山地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TP旅游营销模式依托网络社区的强大人气与第三方营销的营销信度优势,对旅游目的地影响举足轻重.PTP旅游营销对目的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强化了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推陈出新,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凸显了负面信息的反向约束作用.关注PTP旅游营销模式,不应试图去影响或改变它,而应更关注它对旅游目的地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上,最终促使旅游目的地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营销初见成效,客源市场日趋扩展。但长期以来,旅游营销创意含量低、协作不够、投入不足、受旅游要素建设制约严重等问题困扰着旅游营销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整合营销与品牌带动战略,加强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组织整合、旅游要素优化整合、旅游品牌形象整合、区域旅游营销整合。以城市形象品牌为旅游导向、景区支撑品牌为带动核心、产业示范品牌为行业领军,可以实现鄂尔多斯旅游营销的大发展和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随着品牌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显得尤为重要,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针对永州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相关研究并不多。为了提升永州市旅游竞争力,论文针对永州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和营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了解其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主题形象定位不准确,主题式品牌产品开发不全面,软硬环境的建设不够以及营销方式缺乏创新、单一落后等现象。在总结这些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相关理论,对永州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和品牌构建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优化品牌环境和创新营销方式对永州市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系统进行完善。为永州旅游目的地品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成都地区乡村旅游兴起是在90年代,作为乡村旅游的实践案例,本文选择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的成都锦江区三圣乡为个案,总结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乡村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研究入手,指出乡村旅游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及思路。希望以理论指导实践,使成都地区乡村旅游能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兴旺之道。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凭借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疗养等的一种旅游形式。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乡村性缺失、行业管理不规范、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了以保护我国旅游资源为前提,以发展旅游目的地文化为关键因素,更好地保护乡村旅游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生态伦理的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的视野,检视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生态伦理判断,并探讨乡村旅游生态伦理理论,以指导贵州乡村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因污染、不当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等而有失去其本色的可能,制约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通过在贵州乡村旅游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将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清洁生产有机整合,可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贵州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延平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态与文化协同共生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生态文化产业培育模式。盱眙的文化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形成了以龙虾为主要代表的创意文化品牌,集聚发展了铁山寺、明祖陵等文化旅游品牌。今后盱眙要按照五色生态文化循环发展机制,建设乡村休闲、户外拓展、考古探险、博物科普的知名品牌。在自然生态、乡村生态、文化遗址等原真性环境中体验目的地的精神要旨,发展精神旅游,构成乡村生态、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世界契合的文化场域,同时注意文化发展和城市文化形象的耦合、关联,并提出建设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体验形象塑造——以辽东山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生态体验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乡村生态体验营销是发展乡村生态体验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乡村生态体验形象塑造则是生态体验营销的重要步骤。通过比较辽东山区4个旅游专业村镇在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生产生活、休闲体验等四个方面的形象差异,总结归纳出综合的生态体验形象并制定出针对乡村生态体验形象的差别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顺应现代旅游营销发展,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进行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乡村旅游具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政府重视、市场需求旺盛等较多有利条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其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混乱、产品特色不强、营销能力较弱等不利条件.河南省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陕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品牌丰富化、区域发展特色化、节庆旅游多样化等特点。本文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以体验为视角,分析了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发展可持续、管理可持续、动力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探讨了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目的地健康蓬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具体建设工作,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旅游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选取和权重,建立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标准.最后选取乡村旅游目的地井陉于家石头村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享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誉的江西婺源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最为迅速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婺源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及挑战,试图为婺源旅游产品的开发指明方向和目标,以实现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大部分的旅游营销学者们还在对"无障碍旅游协作区"、"旅游圈"等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津津乐道时,在珠三角,一个以客源地大型组团社为中心,整合客源市场的媒体、销售门市、游客组织和其它营销渠道,同时整合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把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的旅游营销圈早已经出现。旅游营销圈实现了旅游整合营销的再整合,是整合营销在旅游行业的更高形式,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学术界着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