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引领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思政课改革,必须贯穿与凸显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教学实现价值引领要审视教师自身,引导价值引领;重视教学准备,预设价值引领;优化课程教学,凸显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2.
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决定着历史认识的方向。历史学科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应通过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探索历史学科美育课程的综合开发,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重视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价值引领作为政治教学的使命,在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实践中“知性教育”、“强灌硬输”和“无所适从”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价值引领的有效实施。为此,有效实施价值引领,要求政治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尊重价值主体地位,创设教育情境,直面价值冲突,坚持激励性价值评价,不断促进主体价值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4.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是通过特定的历史史实、人物为故事题材,以革命活动为主要载体,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反映中国新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达到教育和引导新时期社会群体,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道德素质为目的的特有文化。它具有题材的革命性、内容的真实性等特征以及价值导向、思想教育、文明构建等德育价值。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而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客观定位,把握课文的核心价值,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追求编者、作者、教者、读者(学生)的四心合一,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具体而言,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焦点辨是非,内化文本悟真谛,通过辨析知事理。展开反思明得失。运用比较受启迪。  相似文献   

6.
赵军 《教书育人》2001,(1):23-24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职责。 可以说,凝固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活着的德育教材。当然在历史长河中,德育素材丰富多彩,但也复杂难识。这对历史教师把握素材,正确施教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绝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挥砍。 首先,把握住德育素材的施教方向。 历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根据历史课文的素材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德育要求,从素材中梳理出德育教育的主干与核心,精心引导。决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抛给学生。让学生漫天乱想。例如:《中国古代史》的第…  相似文献   

7.
宋波 《辽宁教育》2015,(7):55-59
在“学讲计划”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历史课堂在“翻转”,师生的角色在互换,课堂却变得喧哗浮躁,伪讨论、假合作随处可见,人文素养教育在悄然弱化和流失,其实这并不是历史教育的全部。在践行“学讲计划”的同时,历史教学如何走出喧哗浮躁,如何优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呢?本文从价值引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价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历史理性价值在价值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高校历史教学中要辩证对待传统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加强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学讲计划”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历史课堂在“翻转”,师生的角色在互换,课堂却变得喧哗浮躁,伪讨论、假合作随处可见,人文素养教育在悄然弱化和流失,其实这并不是历史教育的全部。在践行“学讲计划”的同时,历史教学如何走出喧哗浮躁,如何优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呢?本文从价值引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建贯穿教育工作始终。中小学校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做好中小学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领域。因此,需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使命要求,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关系,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中小学党建引领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以载德”,历史自古以来被人称为“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知识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寓德育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相似文献   

14.
黎小明 《现代教学》2005,(10):31-3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过程不应当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更应当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同步提升和相互促进。上海市二期课改英语新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知识教学与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区分性,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价值观,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提升价值理念。高中历史教学中,"工具价值"理念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往往忽视了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我们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价值引领作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理论与现实课题。我们要在正确认识新征程思政课教学价值引领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时代内涵,坚持政治方向引领、思想观念引领、道德品格引领、健康情感引领和理想信念引领,引导学生实现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到“价值认同与价值构建”再到“价值实践与价值行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价值引领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教书育人的体现。教师要确立全面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内容,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价值分析、判断与选择的能力,逐步成长为主流的、正确的价值信仰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又被重新翻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课要勇于迎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通过基础课、纲要课、原理课、概论课和形策课的共同努力,形成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课程体系,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反思性教学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师历史学科中实施反思性教学,要养成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拓展了历史教师的发展空间,让历史教师成为了研究型学者。  相似文献   

20.
陈琰 《广西教育》2011,(8):54-55
一、生成性教学的特征和意义生成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作出的及时价值判断,对教学行为与思路进行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