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25)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学科服务的现状以及开展情况,探索高职院校加强数字学科服务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我院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以及协同创新平台对数字学科服务的开展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是整合创新资源、破解创新难题的重要方法。但在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旧突出。该文将在协同创新理论框架下,结合“政校企”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校协同创新目标任务,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创新行为协同绩效、协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云模型,通过实例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且能够满足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特点和建设需要,可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由政府引导,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这一形式。通过国内外校企协同创新成功有效模式得出构建的条件,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全面创新理论框架研究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全员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并对高职院校全员创新与各要素创新的协同机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中心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培育组建的创新组织,其具有多元性、冲突性、实体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与高校及其内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先天具有的产权特征和事实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治理的基本方向、制度安排、检验标准等问题,将有助于各中心构建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实现中心建设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组建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重要前提,以教育部首批认定14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联合申请专利和合著论文为样本构建合作网络,对比分析组建前后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4家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后,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合作广度方面变化较小,成员单位合作也多为两两线性合作关系,且不少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并不是已有合作网络的中心节点。提高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参与度,鼓励高校参与已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的深度与广度,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破除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而非将其视为获取资源的途径,应是今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需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协同是对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以高校为中心,配合政府、企业、其他行业等第三方机构的协同创新创业平台有利于发挥各方的专长和特色,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支持,最终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得以实现。分析了河南高校协同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优势作用,以及推动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中心良好运行的创新途径,以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创新素质,推动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深化和升级。暖通专业是一门社会性非常强的专业,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某高职院校暖通专业为例,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对高职暖通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小燕  陈燕 《科技风》2022,(17):166-168
新时代“科研育人”使命促使高职院校各项科技工作应围绕“育人”这个核心展开,科研课题、科技档案和教学三个要素主导着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向“科研育人”协同创新转型。依据三螺旋创新理论,可以发挥三者协同育人效应,依此构建的协同创新机制及有效对策,可以将“科研育人”落实到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以协同创新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形成政府、高职院校、行业及企业多方协同互动模式,已成为各类高职院校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知网为参考,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我国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育人模式、实现路径、实践研究及比较研究五个方面对现存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后期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淮海工学院涉海队伍、学科、平台建设等在省内具有独特优势,牵头组建的"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获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本文旨在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过程中,探索机制创新,力求为江苏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协同创新与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信息挖掘和整理得到北京市71家协同创新中心和288个组建主体的相关信息,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通过对其网络特征和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明显呈现蛰伏、萌芽、培育三阶段发展特征。目前,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处于初期,参与协同的组建主体数量的增长明显快于协同组建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增长,协同中心数量的增长明显快于协同中心之间合作关系的增长。牵头组建主体,尤其是牵头高校,在网络中的桥梁作用明显,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较强。协同创新网络在微观和宏观层面都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和小世界效应。部分组建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相似,有利于管理者出台统一政策或标准进行管理。此外,协同创新中心以面向特定行业产业的工程技术创新需求和面向科学前沿的自然科学创新需求为主,部分协同创新中心有一定的专业领域限制。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近日,内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举行,现场分别签署《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江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和《西财智库内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市委常委、副市长付大为出席并讲话。据悉,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江协同创新中心将进一步把重庆大学优势科技资源、人才智力、技术创  相似文献   

15.
从体制机制改革的视角探讨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问题,认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实现中心创新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关键因素;并重点从领导体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方面探讨中心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希望有助于提升人文社科类协同中心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创新组织模式。针对国内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以我国首批"2011计划"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过程及特点、协同创新中心的结构层次与主体成员的显著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据此得出结论与建议,以期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针国内、澳洲、英国高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调研成果,通过分析澳洲、英国高校的典型举措,结合国内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客观科学地总结出目前国内外高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定位不准、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引入战略协同理论,提出通过校企协同联动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观点,并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培育科技创新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技信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联合媒体、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科协"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宗旨,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心发挥科技媒体信息传播与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科技文化融合,提升科技扶贫能力,努力开创科技协同发展新局面。协同中国科协系统和各部委、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行业协会、各领域学会的中外专家团队、先进科技成果以及企业界、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类资源,搭建科技、金融、文化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政、产、学、研、媒、金、企"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的示范体系;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将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助力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20.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