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我国科技馆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厘清了科技馆与科技类博物馆、科技馆与科技创新博览馆的区别,以及科技馆与人的科学兴趣的关联,分析了科技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了科技馆建设的突破性路径,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技馆性质和发展方向,从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如何高质量建设科技馆以更好地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科学实验表演以其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成为科技馆丰富科普教育活动、提升科普教育功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科技馆诞生之前,科学实验表演就已经出现了。回顾和思考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学实验表演,结合科技馆展教一线的工作实践,总结了科学实验表演的优点以及对科技馆科学实验表演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馆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成为了人们了解科学的重要场所。许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去科技馆进行参观,拓展眼界,丰富知识,"馆校合作",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新时期的科技馆科技教育"馆校合作"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该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可以为"馆校合作"模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科技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按照一般规律,各科技馆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展陈设施进行不定期的优化提升或更新改造。本文以重庆科技馆2013年至2017年实施完成的展览教育提升项目为例,从必要性入手,通过可行性分析以及预期和实际效果的比较,阐述了展陈设施局部优化提升在规划阶段的脉络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影 《科技通报》2019,35(6):234-237
在馆校结合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不少科技馆和学校进行优势资源互补,建立起合作关系,馆校结合活动正在展开。本文从馆校合作的视角出发,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分析"馆校合作"的现状和出现的实际问題,对于本馆的馆校结合科学活动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尝试对面向馆校结合的科学活动开发和实施给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馆教育与STEM教育的共同点在于实践、探究式学习、直接经验。目前,许多科技馆都未能将STEM教育与科技馆展示教育的基本特征相结合,没有将STEM教育作为充分实现科技馆展示教育应有特点的有效途径~[1]。本文由此提出了基于科技馆展品资源、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馆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为科技馆开展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科技馆特色馆校结合教育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技馆是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机构。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是科技馆的建馆理念和立馆之本。展品是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科技馆展品激发观众好奇心的心理学研究基础,激发好奇心对场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以激发好奇心为目的的科技馆展品设计实践,为进一步运用心理学方法量化研究科技馆展品激发好奇心的程度,并为发掘提升科技馆展品激发好奇心的相关方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2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都明确提出科技馆不仅仅应该是科学知识普及事业的阵地,还应该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主战场,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培养事业中承载神圣的重任.通过对科技馆、科技馆功能与公众科学文化素质间的联系,以及在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中所起作用的分析,阐述了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科技馆科普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科普设施的不断完善,科普资源的逐步丰富,科技传播能力的显着增强,科学素质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对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飞 《科技通报》2021,37(5):131-134
通过回顾浙江省科技馆馆校合作的历程,阐述馆校合作初步成果与经验要点;通过该馆馆校合作的实践,包括与大学的馆校合作、合办全省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依托展品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科普展教活动进校园诸方面进行探索;以此为基础,在新形势下馆校合作与时俱进问题展开思考与探讨,提出重视对学校教育项目的研发,关注馆校合作的关键词与教育活动发展趋势,进一步开创科技馆教育活动资源,加强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以及正确的借鉴方向等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类科技场馆的科普活动深入到学校,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结合起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则把“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列为2007年工作重点之一。在此大背景下,杭州市科技交流馆承接了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文明办联合主办的杭州“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经浙江省科协的推荐,活动方案通过中国科协专家组评审,被中国科协正式列为2007年全国30个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1.
欧丽美 《学会》2021,(1):61-64
科技馆事业是一项公益服务事业。科技馆作为顺应科技文明时代的重要产物,在助力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让科技馆更好地发挥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职能,是科技馆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潍坊市科技馆自2015年对外开放运行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高兴、满意、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断地提升科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该文主要论述了潍坊市科技馆在提升科普服务质量与水平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并就免费开放新形势下,如何保持科技馆开放的生机活力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钟燕凌 《学会》2014,(5):61-64
本文以福建省科技馆为例,探讨一种基于馆校结合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新模式,即通过将科技馆资源与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将科技馆的科普资源送到学校、送到学生身边,从而实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馆教育是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科学的理念、科学传播的实用性和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个维度,将科技馆馆教育扩展到全民全社会的多层次和全方位,对进一步提升科技馆的教育工作水平进行了新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馆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地,面临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资源配置的急切需求。近年来,我国科技馆在区域协同发展、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逐渐摸索出总分馆制、科普联盟、社会共建等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资源共享与社会协同程度,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运行管理制度欠缺等困境。为了推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技馆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应当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构建评价体系等途径实现科技馆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09,(3):43-45
一、中小科技馆的基本功能 科技馆是以科普展览、科普试验与培训、青少年科技活动为主要职能,以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的社会科普教育设施,是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根据建筑面积,可以把科技馆分为4类:特大型馆、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本文研究对象是指后两种类型的科技馆。按照我国2007年8月1日实施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型科技馆的建筑面积标准为75-80平方米/万人,即建筑总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以上至15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地深入实施,国家把科技馆建设放在了愈来愈重要的位置,科技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在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进入科技馆参观已经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认识科技馆所展示的科技意义。他们的心中常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去科技馆内参观所获得的知识与所化费的金钱和时间之间要成正比。事实上,我们国家在新建和即将建设的一批科技馆中规模、展示的内容以及一些设施都大径相同,缺乏建馆的新思路和实际措施,这些都大大制约着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才能使科技馆事业永远的生机勃勃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馆作为未成年人校外科学教育重要场所,面临着科学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跨越性发展局面。科技馆依托STEM教育模式、创客教育模式,遵循青少年脑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科技馆自身的科普教育职能,探索实践有益于全面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青少年专业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适合科技馆科学教育的新体验、新模式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科技馆是国家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视和科学普及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国科技馆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不仅大力兴建科技馆,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建馆格局,还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形成了互联互动的全国科技馆行业发展态势,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国科学技术馆组织开展的"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科技夏令营"活动是对科技馆行业联动发展的一种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学会》2021,(3)
中国流动科技馆作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三五"期间,虽然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十四五"规划新发展理念,流动科技馆将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途径对现在及今后都尤为重要。该文从流动科技馆巡展的具体实际出发,剖析制约流动科技馆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流动科技馆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陶思敏 《科技通报》2022,(6):115-120
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突出科学精神引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科普场馆在展现科技创新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展现科技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思维。本文通过馆校结合中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意义,弘扬科学家精神需校内外的有效衔接,科学家精神在馆校结合中的探索与实践三方面,阐发用场馆资源构建高质量传播科学家精神,打造科学课程突出科学探究砥砺科学家精神,跨界科普打造数字化平台共筑科学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