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辩课是时下小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时间风生水起.掀起了一股热潮。辩课摒弃了以往评课中“3+1”的原则,(即三大亮点加一小建议)改变了“我说你听”的单向活动形式.通过教师双方充分地交流和互动,真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给我们带来的是双赢,加深了对教学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了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辩课带我们走进了充满活力的教研,我认为实效的辩课要经历“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辩课,一经提出,各界纷纷响应,以往的评课模式由此迎来新的春天。辩课,本是想消灭“好好好”的“好好主义”,也消灭“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鸡蛋里挑骨头的一无是处。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笔者却看到了“变味”的苗头。  相似文献   

3.
辩课,就是在执教者备课、上课或者说课之后,任由听课的专家或教师就其看法和疑问,现场质疑“发难”,执教者即时应对,双方展开辩论交锋。辩课和说课、评课有明显的不同。说课是执教者把自己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4.
陈力 《中国基础教育》2009,(4):45-48,55
【策划】 一般的教研形式有“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这些形式有它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局限,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缺乏互动交流,以及“研讨味”不浓等。针对这些局限性,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教研形式:“问课一剖课一辩课”,它的操作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5.
“辩课”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辩课”的倡导者认为,“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方面,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笔者拟结合有关实例阐明“辩课”的特点及其实施途径,期望广大教师认同“辩课”形式。  相似文献   

6.
评课的失效性一直影响着教学研究的效益,一种更有效的评课方式———辩课应运而生。本文概述了辩课的内涵及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重点论述了有效辩课应有的几个视角。  相似文献   

7.
一般的教研形式往往存在“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缺乏互动交流、研讨味不浓”等局限性。为了突破这些局限,我们设计了一种“问课一剖课一辩课”的课例教研形式。这种教研形式的基本程序与主要任务有:研讨主题与素材的确定;听者问课与授者答课;行家剖课引出研讨问题;通过辩课交流提出整改方案。该教研方式能够使研讨信息由“单向性”变为“互动性”,使评课行家由“评判者”变为“指引者”,使活动人员由“参与者”变为“研讨者”,从而提高研讨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廖帝学 《今日教育》2011,(11):54-55
在教研组活动中,评课应该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但据调查,很多教研组的评课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课就是“评优”,不敢也不愿意提出缺点;再比如没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人云亦云,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去看课、评课。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说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为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和基层学校广为推崇,说课已被教师们视为一项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教研形式。遗憾的是,说课活动历经十几年的沿革,并没有深入到校本教研中,却泛化成各种规格的竞赛,其实效性大打折扣。辩课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义乌市教研员叶立新针对当下说课、评课的弊端而探索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自2009年开始,各类教育报刊刊载其基本理念与案例后,便得到教育界的  相似文献   

10.
陈力 《辽宁教育》2009,(10):40-42
一、策划 一般的教研形式有"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这些形式有它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缺乏互动交流,以及"研讨味"不浓等.针对这些局限性,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课例教研形式:"问课→剖课→辩课",它的操作程序如下:我们认为,该教研方式有以下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11.
评课的失效性一直影响着教学研究的效益,一种更有效的评课方式——辩课应运而生。辩课作为更加强调开放和参与,更加强调民主。更加强调独立思考的一种教研方式,需要平等的姿态、质疑的精神、变革的风姿和建设的态度。在辩课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仰视、平视、俯视的视角,切实促进教研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邵军 《河北教育》2010,(9):10-12
“辩课”是近来在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辐词。我所认识钊的“辩溧”,是指授课教师为观课教师呈现一堂课,然后授观双方或者观方之间就某些主题对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的交流,直面教学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体现小一种有效的教学改进理念,  相似文献   

13.
辩课是时下小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时间风生水起,掀起了一股热潮.辩课摒弃了以往评课中"3+1"的原则,(即三大亮点加一小建议)改变了"我说你听"的单向活动形式,通过教师双方充分地交流和互动,真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给我们带来的是双赢,加深了对教学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了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提出问题,展开辩论,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专业素养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辩课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辩课的倡导者认为,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方面,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1〕。笔者拟结合有关实例阐明辩课的特点及其实施途径,期望广大教师认同辩课形式。〔教学实录〕诸向阳老师执教过《特殊的葬礼》一课,以下是组织因为……所以……训练的教学片段〔2〕:师:课文哪一段讲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的瀑布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师》2012,(7):F0002-F0002
2011年12月9日,“辩课”第四站走进了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堂课,两次辩论,一天的时间,和“嘉兴名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结合起来的“辩课”更显厚实。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我班开设了数学“解疑辩答课”。它成了学生责疑问难的“自由市场”。解疑辩答课的时间一般放在单元测验前后。辩答题的来源主要有: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错题,学生的即兴提问。在解疑辩答课上。我始终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辩课,一经提出,各界纷纷响应,以往的评课模式由此迎来新的春天.辩课,本是想消灭"好好好"的"好好主义",也消灭"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鸡蛋里挑骨头的一无是处.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笔者却看到了"变味"的苗头.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基于目前基础教育教研活动模式的枯燥与低效,全国多数地区兴起了"辩课"的大潮。所谓辩课,即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当面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1]辩课是从我国教育实践自发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范式突围。然而辩课之后,参与人员的思维是不是在结束的那一刻立即静止了?是不是激烈辩课的告一段落,就意味着教师教学收获的结束?如何将辩课教研体系  相似文献   

20.
“辩课”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朝古都南京,走进了历史悠久的石鼓路小学。这次辩课的主题是“先学后敦,以学定教”,主题并不新鲜,在新词泛滥的今天,旧事重提是为了凸显我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