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文学(在因特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在纸质媒介上发表的文学作品)相比,优越性显而易见。主要是:原来危如蜀道、小似羊肠的发表渠道,转眼成了一条没有阻碍的通衢大道。如果“人皆可以为尧舜”属于不可企及的理想,“人皆可以当作家”则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既成事实。你只要把大作往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上发表过《“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必要、也不可能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其论证是否科学,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以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3.
<正>一、媒介素养悄然绽放的背景(一)媒介信息涌入课堂教学媒介素养其在内涵上与新课程目标形成为交集,如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中开设了问答模块,将媒体上的访谈内容选入了课本,这就是媒介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完美融合;而语文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如《林黛玉进贾府》(必修二)《雷雨》(必修五)则被影视作品所呈现;《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二)等文学作品则被用在了流行音乐之中,成为时下最  相似文献   

4.
我是《文史知识》的老读者。先后拜读了伍翰仁先生的《说“倒过醮来了”》(《文史知识》1991年第12期)和魏连科先生的《也说“倒过醮来了”》、韩振飞先生的《“倒醮”应该是“倒醮”》(二文皆发表在《文史知识》1992年第11期上)。三位先生认真分析考证《金瓶梅》词语的治学态度令人敬佩,所谈知识也给我们很大教益。我是山东微山人,对书中的家乡话较为熟悉了解。“倒醮”(倒嚼)一词的比喻意义,三位已详解且正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经史嬗变的过程中,陈黻宸肯定了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尊经重史”思路。在此基础上,为应对近代学术和社会的变迁,他以史为媒介,调和今古文之争;赋予史学“道德之权舆”的功能,以史代经,实现经学的道德教化功用。这一“六经皆史”论的泛化,不仅为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提供了思路,也丰富了“新史学”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切文学作品,都以独创为贵,这是人们公认的。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里称赞樊宗师著作之富:“然而必出于已,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在铭辞中,韩愈又批评当世说:“唯古于词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所以他自己作文“唯陈言之务去”,他能被后人尊为“文起八代之衰”,和这种主张独创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与电脑的挂钩,手机的功能正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利用手机来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之一。这不,在日本,一部名为《深爱》的“移动小说”又发表了。它和前些时候在手机上发表的其他几部浪漫小说一样,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已有大批用户通过个人移动电话,阅读了这部爱情小说。对日本广大的“拇指一族”来说,一部手机在手,每月只要花费2.7美元,就可以随意阅读出版商提供的多达20种的文学作品,包括言情小说、侦探秘闻和诗歌散文等。据日本出版业协会统计,日本图书和杂志的销售量,已连续7年下滑。然而,手机文学的崛起,正在挽救出版业…  相似文献   

8.
巴人是我国“五四”以后出现的著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文艺论著。象这样在创作、理论等多方面都有建树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多的。一九五七年,巴人针对不少作品“政治气味太浓,人情味太少”的现象在一月号的《新港》上发表了《论人情》,这不过是篇两千多字的短文。文章提出了文学作品必须有人情味的观点,因为“能‘通情’,才能‘达理’”,指出“人有阶级性的特征,但还有人类本性”,  相似文献   

9.
一、从文本生成上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至今仍为评论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作为社会的人和作品主人两重身份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信念、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师承流派等因素所构成的复合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甚至规定着作品的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更贴切地理解作品内涵。例如西方戏剧作家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说,“少数派往往是正确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按照其传记作者哈罗德·克勒曼的说法,这是易卜生对《群鬼》发表所引起的敌视…  相似文献   

10.
诗歌鉴赏     
一、高考对“文学鉴赏”的要求: 2(XX)年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分项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1999年相比,要求上有两点变化不能忽略:一是鉴赏方面增加了“形象”,二是增加了“评价思想内容”(要求比1999年高)。因为“文学”和“诗歌”逻辑上为属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看成是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二、“鉴赏诗歌”的要领: 笼统地看,审美鉴赏所获得的是审美总体效应。但实际上,主体对客体(作品)进行鉴…  相似文献   

11.
有位教师在讲《红楼梦》时,自己非常投入。他觉得这部作品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是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宏篇巨作,因此,抱着极大的热情给学生分析其中的人物、寓意,然而,学生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少数女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的情境中,甚至有个女孩子还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然而,更多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却毫无感觉,一脸的无奈和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未能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读者通过文学作品语言这一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强烈的反应,产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黛玉葬花而落泪,为武松打虎而击节,为祥林嫂的不幸而同情,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悲哀。从而在作品中获得审美的享受,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共鸣,一方面是文学作品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引起了读者共鸣,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它是衡量读者进行文学欣赏是否成功的标志。那么,读者对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首先,从客观条件上看,文学作品必须具备唤起读者情感的因素。人们内心产生感动,往往触发于某一点。法捷耶夫...  相似文献   

12.
在诵读一定苏轼文学作品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有关资料记载苏轼全部作品中“清”字的使用有千余次,而且皆为褒义,无一贬语,其中形容自然物体的400余次,作为事物名称的80余次。通过清字在苏轼文学作品中使用率之高,可以看出苏轼对清美品位的追求。在苏轼的审美意识中,“清”是远离仕途而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程元 《中文自修》2023,(7):23-27
<正>说到“文学”,一般就会想到“鉴赏”。什么是“鉴赏”呢?《辞海》对此解释为:“人们通过特定媒介(如语言之于文学、音色旋律之于音乐等)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对文学作品而言,创作者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展现精神世界的。因此,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大潮将一批教师卷“下海”,在新富们累计其百万家资时,笔者却乐于计算着自己八年来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篇数。从1987年5月在《教师报》上发表第一篇“准文章”开始,积至今春,我已在60多家报刊上发文1000余篇(总字数逾200万),编著和参加编书36本。朋友们仿“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永词”之说,开玩笑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交互式、可控制、大容量、灵活快速反应的媒介,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人一人”系统的教学模式和“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手段,因此深受师生的喜爱。下面根据实践经验浅略诙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篇文学作品必须是先拨动人的心弦,才能发挥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一个文学家必须是“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如何”决定其艺术感染程度的深浅(见托尔斯泰《艺术论》)。文学作品和说理文章不同的是:说理文章  相似文献   

17.
敦煌本《韩朋赋》创作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乃唐人所作,如汪绍楹先生《搜神记韩凭妻注》即谓“唐人《韩朋赋》”云云。另一种意见认为同其他敦煌变文一样,皆产生于唐末、五代至宋初,如向达先生《敦煌变文集》引言里说:“现在所发表的78篇文学作品(按:包括《韩朋赋》),就时间上讲,大概都是唐末至宋初的东西。”还有一种意见则认为“其来源盖远”,并从内容、音韵等方面考证,大致推定为“初唐前,或为晋至萧梁间的作品。”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认为似当产生于北魏晚期至初唐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清末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维新思潮却已不可遏制。世纪之交,国人办的报刊和书局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一些有识之士公开主张变“师古”为“师夷”,由学“西洋之长技”到引入“政事之书”。一时译介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西方书籍成为一种时尚。如为世在《小说风尚之进步以翻译说部为风气之先》一文中所说:“自西风东渐以来,一切政治习尚,自顾皆  相似文献   

19.
背景提示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小学版)发表了徐文、古平所写的《育苗人》一文(之后,作者又将此文改写成《斯霞和孩子》,发表在同年5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强调儿童有一颗“纯洁、稚嫩的心”,“像水晶一般的明净”;强调教师要以“童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强调教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的幼苗带来了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等等。文章发表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围绕“童心”“母爱”问题展开讨论直至批判“童心”“母爱”。因为刊发《育苗人》的“错误”,《江苏教育》编辑部作了《〈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的检讨,发表在《江苏教育》(小学版)1964年第9期上。  相似文献   

20.
确定教学内容就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诚如李海林老师在《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一文中所说,老师们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第一步,看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实用文或文言文,以此选择阅读方式。是文学作品就可以选择鉴赏、解读,是实用文就可以选择接受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操作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是文言文则六种皆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