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某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多种新奇独特的文化现象,网络歌曲就是中之一.网络歌曲从根本土改变了音乐传统的存储、传播和视听方式,它越来越让世人关注.本文将对网络音乐的文化特征、存在利弊及对策进行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现代与后现代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时代网络社会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网络语言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件好事。如何认识、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不同文化环境下网络语言有着很大的悬殊,这种悬殊其实体现出网络语言作为后现代的审美和现代语言的文化冲突。要解决这一冲突,当前网民必须过好三大关:技术关、语言文字关、传统文化关。  相似文献   

3.
网络,一个当今最大的信息平台,每天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球和神经。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尤其是如何看待那些在网络上走红一时的人与事?如何才能在网络的长河中沙里淘金?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网络,一个当今最大的信息平台,每天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球和神经。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尤其是如何看待那些在网络上走红一时的人与事?如何才能在网络的长河中沙里淘金?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一个当今最大的信息平台,每天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球和神经。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尤其是如何看待那些在网络上走红一时的人与事?如何才能在网络的长河中沙里淘金?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一个当今最大的信息平台,每天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球和神经。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尤其是如何看待那些在网络上走红一时的人与事?如何才能在网络的长河中沙里淘金?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一个当今最大的信息平台,每天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球和神经。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尤其是如何看待那些在网络上走红一时的人与事?如何才能在网络的长河中沙里淘金?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小小说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但也存在创作题材雷同、创作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如何认识这些发展成绩和发展缺陷,如何看待小小说未来创作走势,如何看待小小说理论批评,如何推动小小说文体阔步向前,值得小小说理论批评界认真关注。  相似文献   

9.
樊秀芝 《考试周刊》2008,(47):223-224
本文对文化工业体制下的网络歌曲存在状态进行探析,即网络歌曲在最初实现了"我歌表我心"的自由主义表达之后,文化工业体制的背景也使得网络歌曲变得媚俗,成为丧失意义的文化产品符号。  相似文献   

10.
网络歌曲是指由网友原创、翻唱或改唱的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歌曲。网络歌曲的流行必将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网络歌曲本身特点出发,分析网络歌曲受青少年青睐的缘由,探究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网络歌曲欣赏行为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而网络音乐,也随之得到发展,成了网络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歌曲,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当然,这无疑对学校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碰撞与冲击,学生更多的喜欢网络歌曲而对音乐教学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顶住这一压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歌曲,力求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网络音乐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的新语境下,汉语网络语言出现各种类型的变异现象,其中逻辑变异现象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变异现象,具有及其显著的变异特点,并且其表达效果与网络“冷”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理性和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歌曲《小苹果》的走红现象剖析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由此引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如何看待流行音乐这个议题。笔者希望以《小苹果》的走红现象作为始发点,由点及面诠释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希望本文能引发中小学音乐教师们对流行音乐的反思,获得有益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古风歌曲是随着网络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音乐风格,属于当代新生的文化现象,其歌词创作方面,可谓将中国古典韵味展现得淋漓精致。本文通过对古风歌词的解析,以期更深层次地探索古风歌词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的联系,认识古风歌曲的发展对流行乐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15.
“于丹现象”是一个新起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议。文章着重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基、争议焦点、与主流意识的关系等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加以阐述,以期对新时期如何看待新起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和普及中华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化,网络歌曲也随之成为受众度相当高的新兴媒体传播之一,成为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享受音乐和感受音乐文化的主流方式。然而,网络与流行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新时代的网络歌曲而言有利有弊,如何趋利避害去芜存菁,成为合理构建音乐审美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将从网络歌曲的发展概述及其特征功能,到审美价值的具体构建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还望对相关工作有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广电总局的“限娱令”正式颁布之后,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了学界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娱乐节目应该怎样发展,如何去理解娱乐,如何去看待娱乐化现象,怎样营造健康有益的娱乐文化,这些问题都需要去研究,本文主要从娱乐、娱乐化和娱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建设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体现了当前学校发展的自觉和自为意识,同时也展示了教育改革的宏观路向,即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向内涵方向发展。但学校文化建设也有一些困惑和问题迫切需要澄清,需要进一步思考,主要有究竟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作用?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如何面对当前的文化现象和问题?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9.
当今网络世界里,微博等各式之"微"层出不穷,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微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如微博客、微电影等,这种文化形式有着独特的传播特征。微文化的"微"隐含了抵制性,它呈现出碎片化和速食性,它的形成与流行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性,要正确地看待这一新型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7,(1):30-33
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在网络大为流行,这样一首无厘头的歌曲流行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代网络文化对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产生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审美的对象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性使得审美的心理发生改变,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成为网络时代的审美共识;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得如今的网络审美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审美。网络神曲的流行也将如何重塑经典审美带入思考:精英文化引领网络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重归网络以及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是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