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浩与张浚之争是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重要政治事件,内涵极为丰富.首先,史、张之争是以整个治国方略为主的国是之争,其中史浩主张"内修政事"、"以自治为先",而张浚则主张以战为主,二者在战守、拒纳归正人、要不要使金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其次,这场争论显见二府与督府两大机构间的职权冲突,身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史浩希望将督府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而担任都督江淮军马的张浚则极力扩充督府权力,遂启二者争端;最后,史浩善于引经、引史处事,与张浚存在学术上的不同,故成为史、张之争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安徽地方志的修撰在南宋获得迅速发展和兴盛,史载就有数十种,传世名志也不少,如罗愿的《新安志》、祝穆的《方舆胜览》、程大昌的《雍录》以及李寿鹏补刻的《吴群志》等。这些方志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区域分布较为集中,皖南成就居多;2.改革方志的传统体例、内容,兼载自然和人文;3.数量可观,类型齐全。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当时安徽,尤其皖南的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3.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祜”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祜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轼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军事史和文学史上,胡宗宪幕府均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许多著名的文人如徐渭、茅坤、沈明臣、王寅等先后入幕,可谓集一时人才之胜,但学界对该幕府的基本情况仍缺乏必要的了解。除徐渭外,据《明史》、史料笔记及明清方志等记载,胡宗宪幕府中人物有姓名、事迹可考者尚有一十六位。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军事史和文学史上,胡宗宪幕府均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许多著名的文人如徐渭、茅坤、沈明臣、王寅等先后入幕,可谓集一时人才之胜,但学界对该幕府的基本情况仍缺乏必要的了解。除徐渭外.据《明史》、史料笔记及明清方志等记载,胡宗宪幕府中人物有姓名、事迹可考者尚有一十六位。  相似文献   

6.
王建幕府生涯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乐府诗人。在其入仕之前有一段为期十余年的幕府从军生涯。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见的方法 ,考证了贞元末至元和初王建漂泊不定的幕府从军生活。正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 ,使王建能更多地接触下层士兵和人民。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歌。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幕府是晚清非常重要的幕府之一,其幕府无论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还是他巡抚山东,到后来担任直隶总督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而袁世凯幕府的形成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主要通过主动延揽;奏调入幕;幕僚主动投奔等方式推动其幕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幕府制度在中国政治史中占有特殊地位,特别是晚清,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幕府制度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影响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幕府中汇聚了很多当时的诗坛健将,著名的宋诗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陈衍,便是其幕中之宾。陈衍与张之洞诗歌派别不同,论诗旨趣有别,虽不是张之洞赏音所在,但陈衍正是在张之洞幕中提高了自己的诗作、诗论水平,并提出了著名的"同光体"理论。  相似文献   

10.
熙宁二年二月——熙宁六年二月,韩琦任职大名,四年间在大名任上共创作诗歌一百三十首。主要是与僚属间宴饮游从、诗酒唱和之作,此外,还与退居颖州的欧阳修诗笺往来,互相期许。韩琦大名诗歌,体裁以七律为主;内容上强调人格的凝练;艺术风格上趋向平易浅近。  相似文献   

11.
南宋时期,在与金军对峙的荆襄、两淮以及川陕地区的军事分界线上,宋朝政府为缓解防御压力,大量驻军布防之外,不同程度的利用了人工林或天然林来加强防御工事。本文试从南宋军事防御林的建立、维护入手,揭示其对边区军事防御和生态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筠是清中期一位著名学者,倡导识字通经,毕生重视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一生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在出任安徽学政时,一方面以识字通经教育安徽士子,有力改变了安徽学风;另一方面对幕中宾客学风产生影响,使许多幕宾实现了学术的转向。朱筠的教育活动推动了乾嘉朴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二张援襄的路线,文献中有“均州中水峪(路)说”和“清泥河说”两种不同说法.但后人在提及这一战役时,往往不加考证,径直以“清泥河说”为准.宋人指出清泥河源于均、房,位于襄阳西北,但清以后,清泥河位置又有一些不同说法.其实,“中水峪(路)说”与“清泥河说”出自同一史源,均州中水峪(路)很可能即是清泥河上游地名.清泥河既不在襄阳西北三十里,也非指北清河,清泥河应是指谷城的粉河或筑水.因筑水在粉河之北,更合“源于均、房”的含义,清泥河指筑水更为合适.明代以后,河道改易,粉水、筑水在谷城汇为一水,故严格来说清泥河应指古筑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唐代政治体制的变动这一背景之下,考察唐代幕府辟署制度之性质、地位与作用。重点论述唐后期藩镇幕府。  相似文献   

15.
有清一代幕府盛行,对社会各个方面影响深远,它既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清代幕府的研究,海内外学者颇为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清代幕府即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截止目前,对清代幕府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起步阶段(1930-1978年)和发展阶段(1979-现今),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研究特征.对清代幕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南宋光宗在位期间,由于父子隔膜及皇后、宦官的离间而不遵定省之礼,不朝重华,平日省视问安渐疏,病丧也置之不顾,由此引起朝野震动,舆论哗然。流言的纷扰,政局的动荡,最终促成绍熙内禅,政权发生戏剧化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齐梁时期,诸王幕府群体创作活动频繁,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促进了咏物诗这一诗歌题材的兴盛。齐梁诸王幕府咏物诗的开拓与新变主要体现在咏物题材的广泛化和日常化以及单纯咏物诗作的大量增加。这些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诗实践了永明体的诗歌理论,是宫体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梁陈赋得诗的产生提供了一种诗歌题材。  相似文献   

18.
19.
倪惠颖 《天中学刊》2022,(5):109-115
毕沅幕府是乾隆中后期最大的艺文幕府,毕沅以其封疆大吏兼幕主的身份,在幕府内外形成朴学研究与骈文成就互为表里的创作生态,在润色鸿业以及对魏晋风流的包容中,一扫以理学为基础的八股文和古文的空疏腐朽之气,也将骈文从应酬俗套的窠臼中拉了出来。毕沅幕宾汪中、洪亮吉、孙星衍等都十分重视骈文对个人情感的艺术抒发,这些骈文家的学养和六朝式的审美情感奠定了乾嘉骈文风骨建立的基础。毕沅在幕府内外推动乾嘉文风向清新华美的六朝风尚转变,在对清代一流骈文家的培育以及常州骈文派的树立中功厥甚伟。毕沅有力主导的幕府学术和文学生态对乾嘉文风的转变和乾嘉骈文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宋金"绍兴和议"缔结之后,淮河成了宋金使节交聘的必经之路,南宋使节在渡淮出使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表现出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分析使节诗人渡淮的诗作,探析诗人的内心活动。其复杂的内心情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边塞之感与沦陷之痛、翘望恢复与批判议和、行旅的辛苦与归国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