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举制的废止,现代教育制度开始逐步确立.但由于教育普及率、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关系、教师地位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致使"教育救国"思想破灭.我们从中应吸取教训,使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与西化激烈碰撞的大变革时期,郑孝胥和张謇作为跨越了清末、民初两个时代的士人代表,在近代史上均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虽然二人因政治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但他们的交谊活动为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梳理张謇和郑孝胥之间的实业活动,分析双方在实业思想上的创新和对近代中国实业前进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阐释在近代化大潮下中国实业的创新与突破,窥探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俞可 《上海教育》2012,(8):46-47
既然以金钱来衡量的财富无以藏于民间,不如以知识取而代之,而最佳途径非教育莫属,即以教育来保存并创造财富。而执掌光华大学,张寿镛便可心无旁骛地治学与办学。抗战胜利前夕,病榻上,一位老者以饱经沧桑的低沉大吼:"复兴中华!复兴光华!"七  相似文献   

4.
清末,深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我国实业教育的产生。陕西地处西北边陲,是关学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经世致用"传统,在地方开明官吏的推动下,在救亡图强的客观要求下,陕西开始兴办具有实业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近代陕西实业教育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清末,深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我国实业教育的产生。陕西地处西北边陲,是关学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经世致用"传统,在地方开明官吏的推动下,在救亡图强的客观要求下,陕西开始兴办具有实业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近代陕西实业教育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戴季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纵观以往的研究,我们注意到,学者们往往对其武力救国、教育改革、妇女解放观、政治思想(如戴季陶主义)等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其早期的“实业救国”思想则长期忽视。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戴季陶早期深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而提出的实业救国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并力图进行客观而恰当地评价。戴季陶的早期实业救国思想虽然只是一个爱国青年对于危难国事的强烈感受,但毕竞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认为,实业是富强之本,一个国家只有在先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才可能强盛;而实业教育是根本的根本,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大量自己的实业科技人才之后,才能不依赖于外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富强之路。因此,大力兴办近代实业和实业教育,应是晚清“自强求富”的根本大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张之洞领导了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军事、民用工业建设,创办了大量的实业学堂,确立了实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为中国社会经济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简论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它以提倡农工商三年并重和提倡实业教育等为基点,提出了兴办实业的各种具体主张,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实业救 国的活动。如办工厂、开矿山、修铁路,兴办 实业学校党等。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及主张主张产生过积极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周学熙“实业救国”思想包含兴工振商、富国养民、工学并举和作新政治等主要内容,不乏一定的独特性和深刻处,也存在很大的认识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发展的历程是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主题,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在漫长的艰苦探索中不同的阶级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并且为之付出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11.
12.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他反对侵略,主张民族平等;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最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富强国家;他饱蘸辛酸总结出的治国方略,是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他反对侵略,主张民族平等;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最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富强国家;他饱蘸辛酸总结出的治国方略,是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相互交替、相互交织。中国人民遭到残酷的镇压和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一次次的斗争和探索,带来了一次次的近代化的曙光,中国人民在苦难和屈辱中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每一次现代化都伴随着声势浩大的"运动",也正因为这些运动,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作为清末状元,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面对晚清朝政的腐败,毅然决定辞官返乡,满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热血,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中。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对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也有其自己独特的观点,无论是前期"实业救国"思想的提出,还是后期兴办实业的实践,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尊史、治史和学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代领导人更是以史为鉴,治国兴邦。回顾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是在早期教育家筚路蓝缕,孜孜以求下得到发展的。本刊从第10期,将请谢长法博士陆续撰写“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系列,相信读者从中会获得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早期实业学堂举要:杭州蚕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启于1898年建成的杭州蚕学馆是近代农业实业学堂这佼佼者。对当时我国实业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很大。回顾一个杭州学馆的办学历程,成绩及影响,对当今的实业,经济和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晓雯 《文教资料》2011,(10):94-95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重农抑商的思想意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各种救国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就包括实业救国思潮。所谓实业救国.即以发展实业的方式建立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并依靠这种体系来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它发端于甲午战争以后,是人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冲突结果进行思考的产物之一。一些不甘于亡国灭种的仁人志士潜心将其付诸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就实业救国思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对此问题有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何厚期 《考试周刊》2007,(8):126-127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知识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中出现了“实业救国”这一知识点。“实业救国”思潮是作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出现的。但纵观教材都没有其它的提及,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得不深入、不透彻。而学生对此却多有疑问。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实业救国”思想发表浅见,希望能与同仁们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30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起源、内容、代表人物、性质、历史作用、局限性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有学者开始尝试对科学救国思潮的理论体系、科学救国与科教兴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析。但仍然存在不足,应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史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