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红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2):103-107
大足石刻中的经典巨作之一——宝顶山石刻,与印度阿旃陀石窟构筑状况基本一致。艺术与环境的自然相生是众石窟追求的创造目标,但是,大足宝顶山石刻于此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取境、借境和造境,将艺术之美自然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崇高境界,成为了石窟寺园林艺术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之美誉。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相似文献   

3.
邬宗玲  王斌 《文教资料》2013,(12):13-15
大足石刻碑文是大足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足石刻铭文录》是迄今为止收录大足碑记最多的集大成之作。然兹书校文亦有讹、脱、衍、误处,仍需进一步商榷。本文运用校勘学、文字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比勘拓片及收录大足石刻碑文的相关著作,择其要者进行校补,冀为大足石刻文献的整理研究,贡其一得之愚。  相似文献   

4.
2000年 11月 7日至 10日,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庆典,在重庆市大足县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举行。光临大会的有四川省社科院、重庆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市民政局、文化局、文物局和中共大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有新疆、甘肃、四川、重庆文博单位的代表及重庆、大足的新闻工作者190余人。云冈、广元等兄弟石窟单位发来了贺信、贺电。会上,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胡昭曦受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委托对大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5.
大足石刻作为我国最著名的石刻艺术之一,那么她在艺术上具有哪些特点呢,与龙门、云冈等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本文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大足石刻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相似文献   

7.
“孝”文化是大足石刻宣扬的核心思想之一.为使“孝”文化更好的流传与发扬,本文将数字浮雕这一新兴艺术运用于大足石刻“孝”文化的传承中,并以大足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为例,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出数字浮雕画卷、壁画等,可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类场所,不仅具有装饰效果,更使得蕴含于其中的“孝道”思想无声中被人们所理解并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化作用.数字浮雕可谓是传承与弘扬大足石刻“孝”文化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8.
大足石刻孔子及十哲龛刻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在全国石窟中仅此一龛。大足的十哲造像是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十哲造像,其历史与艺术价值至为珍贵。大足的孔子及十哲龛是与佛教、道教造像并列开凿的,具有宗教的意义。宋人信仰儒教是为了聪明与智慧,儒教是信众们的智慧之神。  相似文献   

9.
胡同庆 《家教指南》2005,(6):131-134
2005年8月18日至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市希尔顿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10.
大足石刻是中华石窟艺术中的瑰宝。它那晚期石窟艺术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地方化色彩,以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在艺术创造上的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以别出机杼的叙事艺术,将欲望化时代的爱情和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根植入大足石刻艺术的佛性中去拷问与抒写,直抵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作者通过忆君面对人生变故和爱情无常所表现出来的豁达与宽容,也昭示了平民的幸福和俗世的快乐,在于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相似文献   

12.
大足石刻     
北有敦煌,南有大足,重庆市大足石刻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大足文管所负责人介绍,2001年以来,参观大足石刻的国内外游客已达10万人次。大足,公元758年建县,因县境内有大足川(今名濑溪河)而得名,含有“大丰大足”的意思。大足石刻是县境内102处石刻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市级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1030龛(kān),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其次是道教,其余是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历史人物等造像;  相似文献   

13.
安岳石刻艺术,以"古、多、精、美"而闻名,但因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些许问题,始终未能实现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安岳石刻艺术的整体面貌进行介绍,以旅游为基点对安岳石刻艺术开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目前安岳石刻艺术旅游发展现状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南蛮是一个兼有现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其诗集《水》集中表现了以下艺术特征:一是直白的诗意与直接的抒情;二是超越时空的全能视角与瑰玮奇崛的想象;三是排山倒海式的铺陈与夸张精妙的比喻。  相似文献   

15.
南蛮是一个兼有现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其诗集《水》集中表现了以下艺术特征:一是直白的诗意与直接的抒情;二是超越时空的全能视角与瑰玮奇崛的想象;三是排山倒海式的铺陈与夸张精妙的比喻。  相似文献   

16.
重庆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有一尊千手观音.导游带领游客参观的时候会告诉你:这尊干手观音一共有1007只手.然后问:1007这个准确数字是怎样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大足石刻书法是大足石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草、行、篆、隶五体完备纷呈,北碑、南帖融会贯通,民间书法、名家书法交相辉映,其创作、批评与审美艺术以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把神秘的宗教和古老的书法赋予了独特的思想内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岳石刻,是内江一大景观,它分散地藏匿在安岳县境内穷乡僻壤的山谷沟壑之中,直到八十年代初方被发现。消息传出,海内外震动。旅游观光者,学术研究者,纷至沓来。学术界誉之为继云冈、龙门、大足后又一重大发现。曾任安岳县文化馆馆长的汪毅同志,踏遍安岳,穷搜苦寻,对每个石刻群落进行了考察研究,写成《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一书。  相似文献   

19.
“上朝峨眉,下拜宝顶”,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代表作,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相似文献   

20.
大足石刻地处四川省大足县境内,开凿于晚唐,盛于两宋,是我国宋代石刻造像最集中的地区。现存石刻造像五百万多尊,主要分布在北山与宝顶山两处。题材多为佛经故事,但其手法多样,艺术精湛,具有浪漫气息与写实精神。主要的艺术特色有:一是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