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夏浩然、樊云芳1982年11月24日在第九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后以“好通讯”入选。从它的写作特点来看,叫它“新闻特写”或简称“特写”更确切一些。不少新闻写作书是把特写从通讯类中抽出单独讲说的。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五味太郎,在日本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只要有童书区,一定能看到他的作品。据统计,五味太郎的绘本和散文作品就有300种之多。根据五味太郎的定义,绘本是“小孩子也爱读的书”,而非“给小孩子看的书”。  相似文献   

3.
以书入画,画中有书,出生在牡丹之乡的李进学把花中之王的千姿万态融入进书画的精绝道义之中,恣肆浪漫,境界全新。李进学先生是当代书画大家,在书、画两个领域内均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他以书法为根基,成就了绘画,是最典型而突出的传统型书画家,  相似文献   

4.
《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中有一篇《李密牛角桂书》的故事,大意是:李密(隋末瓦岗军首领)少年时勤奋好学,有一回,他骑一条牛去看朋友,出门时把“《汉书》一帙”挂在牛角上,一边赶路,一边在牛背上读书。正好宰相杨素从他旁边经过,问他读什么书,李密回答说;“读项羽的传记。”……书中配有一幅插图,生动地反映了故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幅插图有两个错误:一是把李密手中拿的和牛角上挂的书都画成了线装的形式,二是把牛角挂的一“帙”书画成了一“摞”书(如图)。先说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与书的装帧…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的军阀中,阎锡山总是很另类。即便是记日记这样的小事,都很特别。阎的日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记事,只记理。”大多是随想,有的更像格言。别人的日记论“篇”,他的论“段”,每日可记数段,也可只记一段,甚至数月只记一段。每段前均有大流水号标识,当然也有日期。阎记日记,形式也很特别。据阎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当年太原绥靖公署机要科有一科员叫刘石生,精书善画,是五台县河边村人,跟阎同乡,深得阎的信任。每晚阎在接受医生按摩时,就会把刘石生叫进去,阎说一句,刘就记一句,然后回去再把记下的“理”工工整整誊抄在固定的日记本上。…  相似文献   

6.
奇人奇书     
从供人“阅读”的书到供人“写作”的书 本世纪80年代,法国作家和批评家罗兰·巴特(R.Barthes)宣称,自己的书只供人写作而不供人阅读,从而为后现代主义批评理论树立了一块里程碑。巴特一生写出大量著作,如《巴特论巴特》(1977)、《S/Z》(1970)、《本文的快感》(1973)、《形式的责任》(1982)、《语言的沙沙声》(1984)等,均属此类。这种供写作的书与以往的书究竟有什么不同?巴特认为,以往的书多数来自于那种“为了写某种东西而写作的”写作,而自己的书则是“为了写作自身而写作”的写作。他认为,当一个作家不再是为写某种东西而写作的人,而是一个专注于写作自身的人时,在他身上便会发生一种巨大的精神的和心理的转变,使他写出的书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风貌。这种“写作”甚至不再追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把写稿编稿草率、敷衍、粗枝大叶的人称为“马虎先生”,何以叫“马虎”呢:据说宋末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有人就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了个马身子。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虎,又误以为是马,便去骑它,结果被虎咬死。画家痛定思痛,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还写诗自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相似文献   

8.
环形全视角这种形式带来的是水平360°全视觉效果,虽然没有全景画的宏伟,但是浓缩了全景画的“全景”的精华,这种效果更有利于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有形世界,无限风光”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词,本意是对央视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的赞誉。借用这句广告词来评价大型画册《中国全景画》应是恰如其分的。 1989年10月,当全景画《攻克锦州》在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与公众见面时,其恢弘的气势、逼真的效果,使人犹如置身于历史的现场全景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这是鲁迅美术学院独立组织创作,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此后的10多年里鲁迅美术学院又相继组织创作了《清川江畔围歼战》、《莱芜战役》、《赤壁之战》、《郓城攻坚战》四幅全景画。最近这5幅全景画的主要创作人员将创作的全过程整理成书,编撰成了大型画册《中国全景画》,已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韦尔申教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中国全景画》的出版发行填补了中国美术类图书的一个空白,同时还是全景画艺术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献。它收录了由鲁迅美术学院独立组织创作完成的5  相似文献   

10.
三、短文的写作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短文如何写作。短文如何写?本来“将无常谋、水无常势,文无常法”的,全靠自己去感悟,去练习。鲁迅先生是写短文的高手、圣手,他也只写不讲。魏明伦先生这些年的短文写作很见功力,他的体会是,优秀的短文要有“三独精神、二民主义”。  相似文献   

11.
画蛋与写稿     
“达·芬奇画蛋”是读者很熟悉的一则写作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14岁的达·芬奇跟老师学画画,老师每天让他练习画鸡蛋。后来,他越画越不耐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在一干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便不同了。”达·芬奇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专心画蛋,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后来,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这则“画蛋”故事对学习写作的通讯员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干个鸡蛋’冲如何“画”出不同之处,换言…  相似文献   

12.
掘传,清代画家傅山一次给友人作画,动笔之前,他叫友人走开。友人觉得奇怪,躲在屋外偷看,但见傅山手舞足蹈,又比又划,又哭又笑,如疯了一般。友人大惊,破门而入,抱住傅山。傅山感叹:“你这是败了我的画兴!”于是掷笔不画了。这个故事说明,保护灵感是很重要的。写文章亦如作画,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许多作者似乎都有这种感觉:若在人多口杂的办公室里写作,是很难写出佳作的。为使写作不受干扰,我多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他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把“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作为消息写作的十条规则之一。他的这种见解,颇有见地,有议论几句的必要。把语言的(动词的)动作色彩提出来,这并不限于新闻写作。在谈到文学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颠倒”是产生幽默的一个因素。什么是“颠倒”?《辞海》说,“颠倒”是上下倒置。其实不止于此,主客的错位,词序的变换,本末的倒置都是“颠倒”,不一而足。世事中有很多因“颠倒”而产生的趣事,创作中有很多因“颠倒”而产生的妙文、妙画。我说个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去郊游,当走到一座设有石人石马的古墓前时,问一位翰林:“这石人是否就称石人呢?”翰林匆忙回答说:“不叫石人,叫仲翁。”他把翁仲错说成仲翁了。皇帝很不说。其实康熙是晓得石人叫翁仲的,他不过想试试翰林的学识,没想到碰上这么个胡涂人。皇帝第二…  相似文献   

15.
宋代朱敦儒的《樵歌》卷下有一首《菩萨蛮》词,谨录如下:芙蓉红落秋风急,夜寒纸帐霜华湿。枕畔木瓜香,晓来清兴长。轻舟青箬笠,短■溪光碧。去觅谢三郎,芦花何处藏。今人邓子勉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词别集丛刊》之一,1998年7月版)所作“谢三郎”笺注云:“所指不详。宋人词作中多用之。《五灯会元》卷十八《育王普崇禅师》:‘令人转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则其类型略同渔父,指隐居避世者。”虽对此一人物典故有所抉发,但仍不得其详,不知其渊源所自。然而此注以佛书为证之致思方向不无指引之功。  相似文献   

16.
明代周臣是一位善画山水人物的著名画家,但是他的成就总是不如他的学生唐伯虎。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看来读书对绘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新闻写作来说,也是如此。在目前的记者队伍中,缺少书卷气甚至不读书的并非个别人。有些记者很少跨进书店大门,很少能够坐下来读一些书,这固然同工作繁忙有关,但毋庸讳言,  相似文献   

17.
宋徽宗赵佶自己喜爱作画,把考画家也列为科举制度中。一次画家考试,主考官出的作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应考者,根据题意,有的把古寺庙画在山间丛林深处,有的把古寺庙画在崇山峻岭中一山腰处;古寺庙本身,或画出一角,以表其“藏”意,或画一段残墙断壁,以示其“古”意。只有一幅画,根本就没画古寺庙,画面上,崇山之中,清泉飞流直下,泉水边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在用瓢往桶里舀水。主考官看了连声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这画家是以画人物画出名的。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身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在《关键在有“得”》一文中强调:“采写一得”类稿件写作的成败,取决于是否真有“得”,而且只能是“一得”,不能有二得及二得以上,这也才切《新闻与写作》这次举办的“新闻采写一得”征文活动的题,才叫答是所问。然而,在看了部分应征稿件之后,感到确实尚有一部分作者并未弄明白这次征文的最起码的要求,寄来的稿件离题太远,答非所问。《书书咱平凡的人们》一文,在这方面很有代表性。读完《书书咱平凡的人们——<光环>新闻采写一得》全文,感到作者主要在两个方面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20.
3、物我一体苏东坡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中,对“物我一体”作过形象描绘:“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其实,不仅是艺术创作,一些作者在新闻写作中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进所描写的对象时,由虚静而凝神,心与物游,进而身心俱遗、物我两忘,从而达到主客体完全融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