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虽得以普遍确立与运行,但在申诉范围、申诉组织、申诉程序、申诉决定的效力、学生暂时权利的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该制度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拓宽学生申诉事项的范围;确保申诉处理委员会组成与设置的民主性、专业性与相对独立性;用正当程序的理念改进申诉处理程序;赋予申诉委员会一定程度变更原处理决定的权力;明确校内申诉与校外申诉以及行政诉讼的关系;对被处分学生申诉期间的暂时权利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校内申诉是学生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作为校内申诉的受理机关一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在实践中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程序保障的理念和以教育为本的理念.惟有如此,才有利于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高校学生申诉削度的完善,使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工作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的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学生申诉可以分为校内申诉和校外申诉。前者是指向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的申诉;后者是指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申诉。本人建议只保留校内申诉,变校外申诉为复议。一为保证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二为化解现行法  相似文献   

4.
学生受到退学、取消入学资格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等处理后如有异议,可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对学校复查决定仍有异议,也可向江西省教育厅提出书面申诉。从这个学期开始,江西理工大学新设置的学牛申诉处理委员会将开始履行其保障学生受处分后的申辩权利的职能以保证学校对学生的处分遵循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申诉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及时消弭争议、救济权利.但是从现有的立法情况看,依然存在程序设计上的缺陷,尤其体现在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上.应该合理界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明确其工作原则以及受理、管辖、权限等问题,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和保护学生正当权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我国高校依法治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权利救济机制,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申诉制度的申诉主体、范围、时限、管辖、程序及结果处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但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还有赖于完整的学生申诉体系的建立,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公正和建立称职的申诉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的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学生申诉可以分为校内申诉和校外申诉。前者是指向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的申诉;后者是指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申诉。本人建议只保留校内申诉,变校外申诉为复议。一为保证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二为化解现行法律法规对校内申诉和校外申诉的关系规定中存在的矛盾;三为和《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受理范围——“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取得一致。所以本文所指的申诉是指学生对高校提起的申诉。  相似文献   

8.
学生受到退学、取消入学资格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等处理后如有异议,可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对学校复查决定仍有异议,也可向江西省教育厅提出书面申诉。从这个学期开始,江西理工大学新设置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将开始履行其保障学生受处分后的申辩权利的职能以保证学校对学生的处分遵循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的原则。根据新试行的《江西理工大学本科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江西理工大学在对学生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应告知学生拟处分的事实、理由、依据和等级,并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学校…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学生申诉制度是《教育法》确立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教育部2005年3月出台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这一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尽管如此,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笔者提出对策:公开选举“学申委”的组成人员,确保其在校内的独立身份;“学申委”的受理范围扩大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权利受损的情况;明确授权“学申委”对学校处分具有“有限变更权”;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增设“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逾期未对申诉人的申诉作出复查结论,以及学校不履行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复查决定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等条款。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1日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称《规定》)第六十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规定》将高校建立学生申诉制度,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上了议事日程,学生的申诉权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