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春玲 《教书育人》2007,(12):50-51
案例: 小受是初二的女生,她的成绩一直在中等或者中等偏下,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是放在人堆里谁也找不着的那种。可她近一年来有这样的毛病:会去偷别人的东西,有的是偷来自己用,有的偷来后又扔了,时不时地偷着值钱的或者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在寒假时到商店里偷了一条中华牌香烟,被店主发现,将她送到派出所。经过民警们的耐心教育,她对偷窃的危害有所认识,也写了检讨书与保证书。  相似文献   

2.
缪仁票 《中国德育》2007,2(10):85-87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本期始,我们辟“心灵例话”专栏供大家共同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探讨心育与德育的内在理论关联,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成功案例。心灵是需要爱心滋养的,相信丰富博大的心灵能够让我们看见整个世界,听到整个人类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听说楚王要攻打宋国,便劝说楚王不要这样做。他对楚王说:"我有一个邻居,吃着精美的食物,还想去偷别人家里的米糠;穿着华美的衣服,却还惦记别人身上的粗布衣服。"楚王说:"这个人恐怕有偷窃癖吧?"墨子趁机说:"大王拥有广袤富饶的疆土,却还要进攻宋国贫瘠的土地,这算什么  相似文献   

4.
偷窃癖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但难以改正。这种偷窃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其他明确目的(如抉嫌报复、窃富济贫或引人注意等),纯粹是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据此可与一般偷窃行为相区别。按偷窃动机来分,可归为无动机一类。  相似文献   

5.
“陈老师,您还记得我这个顽皮的小师哥吗?……天气变凉了,多穿衣服。请代问李老师好……”一句句的问候,一声声的叮嘱,像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像久旱中的一  相似文献   

6.
“陈老师,您还记得我这个顽皮的小帅哥吗?……天气变凉了,多穿衣服。请代问李老师好……”一句句的问候,一声声的叮嘱,像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像久旱中的一掬甘露,暖暖的,甜甜的。真想不到小成会给我写信,他和他的故事是我为师之道的一大转折,也可以说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大飞跃。光阴荏苒,扳扳指头那该是5年前的事了。小成所在班,是我大学毕业后接的第一个班,到现在为止我都暗暗庆幸,开始工作就能接到这样一个好班,实在是造物主对我宠爱有加。因为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聪明,学起来得心应手,所以成绩不错,这大大鼓舞了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描述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雨蒙,女,九岁,现就读于某小学二年级。两岁时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在四岁的时候到亲妈家里住了半年,后来回到爸爸身边,爸爸对雨蒙很疼爱,父女感情较好。  相似文献   

8.
李涛 《学语文》2005,(4):42-42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收在《呐喊》小说集里的第二篇小说,继《狂人日记》之后于1919年3月发表。当时新文化运动余波未消,五四运动正在酝酿,作者正是通过塑造这篇文章中的孔乙己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穷途末路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旧时代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封建科举八股的吃人本质。  相似文献   

9.
嘉兴读者小刘来信说:“今天我又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变形金刚,我的脑子‘轰’地一响,儿子太不像话了,还不到6岁就学会偷拿别人的东西,他拿过幼儿园的DVD、拿过小店里的巧克力……我骂他、打他,为什么他就是不改呢?”主持父母都会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非常敏感和恼怒,往往轻则一顿臭骂,重则孩子还要受皮肉之苦。其实,每个父母都可以深思一下,当您发现孩子“偷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您会采取哪一种处理方式?杭州北山幼儿园家长朋友提出的,先了解孩子的“偷”,再决定怎样对待孩子这一行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那就是在她任教的班里确实有小朋友而且不止一个小朋友有这种“偷窃”行为。这一状况让陈老师很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会出现这种行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家长们交待,她更担心的是这种“偷窃”行为是否会在班里面流行开…  相似文献   

11.
韩迎春 《教育导刊》2004,(16):22-25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  相似文献   

12.
偷窃     
相信小时候,我们有过偷家里钱的念头吧。下面就有两个“勇士”,不光偷了,还写下来了。一个是我们周围的同学,一个是名作家。无意分高下,只希望大家通过前后对照,明白同样一件事,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主要看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根据你的需要,决定选取的材料。比如前篇,单纯写偷钱,用顺序的写法,交代前因后果,并做细致心理描写;后篇通过偷钱,将那段纯真可爱的童年岁月展现人前,其间夹杂了压岁钱、收集糖纸、姐姐说书等和钱有关的又带着深深童年烙印的片段。  相似文献   

13.
偷窃     
偷钱的小偷不幸输到的是一本笔记本,他打开笔记本发现里面居然空无一字后就气愤地撕烂了它。偷笔记本的小偷也不幸,他偷到的居然是教授的一张欠款单。  相似文献   

14.
胡适晚年,翻书读文,谈笑闲聊,最喜欢“咬文嚼字”,说其成癖,当不为过。胡颂平《胡话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一书,记录甚多,几乎俯拾皆是。一代大学者认真学问,可见一斑。胡适多次谈到文章的“通”与“不通”,认为做文章“先要把句子做通”,“通就是通达”。他常常指出古人诗文中的不通。苏轼的词《临江仙》有“家童鼻息已雷鸣”一句,胡适说:“儿童是没有鼻息的,就是有鼻息,也决不可用雷鸣二字。这就是说得太过分了。”  相似文献   

15.
胡适晚年,翻书读文,谈笑闲聊,最喜欢咬文嚼字,说其成癖,当不为过。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一书,记录甚多,几乎俯拾皆是。一代大学者认真学问,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女儿由外婆带大,深受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宠爱,3岁上幼儿园后才回家。我们工作忙,常顾不上她,她变得郁郁寡欢。有次她从我皮夹里偷拿100元钱买雪糕,还把剩下的钱分给别人,我又气又急,忍不住打了她一顿。原以为我坚决的态度会让她彻底改正,没想到她竟然偷拿起幼儿园的东西。小朋友、老师来告状,我除了打她,别无办法。  相似文献   

17.
南方某县一小学12岁的学生小罗,由于他的父母经常出差在外,顾不上他,所以小罗的爷爷奶奶主动要求,将小罗接到了家里,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孙子充满了无限的爱,无论小罗想干什么,爷爷奶奶都答应。小罗的父母乐得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忙,因此除了照顾小罗的生活外,平时很少注意对他的思想教育。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渐渐长大的小罗,更像脱缰的野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学习成绩不断地下滑。为了不让同学疏远自己,小罗经常地用自己的压岁钱请同学吃东西,以此“笼络感情”。小罗的长辈们无论他的爷爷奶奶,还是他的爸爸妈妈,都没有对孩…  相似文献   

18.
<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国策的当下,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依法办事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以德教化人是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罗强 《学习之友》2014,(5):59-59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记载了一件事情作为证据: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翻箱倒柜,掘地三尺,终于逮到几只老鼠,煮食之,以满足好奇之心。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一方面是文化知识课,它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向学生授之以“德”,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情操、教会做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但是,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确存在一种“非德育”或曰“短视”倾向。其表现有: 一是“文化”倾向。所谓“文化”倾向,就是把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丢在一边,而将它上成文化知识课这种课,对知识点讲得既全面又有深度,偶然也缀十几句“德育”词句,但与实际脱离,与行为分割。甚至对于教材中落后于现实的内容,授者依然照本宣科胶柱鼓瑟哇喇哇喇。 二是“非科学”倾向。所谓“非科学”倾向,就是否定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的科学性质,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要跟着形势转,从而否定他的科学性。 三是“知盛行衰”倾向。所谓“知盛行衰”倾向,就是重知识,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考查,轻行为规范。知识传授有余,行为指导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