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型,但同时也是一种比较难的教学课型,一种容易使教师和学生感到枯燥的教学课型,一种教学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的教学课型。这里,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练习课,该如何走向有效"的问题。一、有效关注:从文本走向生本对于一节练习课,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节练习课重点要解决什么?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明晰了,那相应的练什么的问题就会很清晰了。这就需要教  相似文献   

2.
蒲洁清 《人民教育》2012,(Z2):37-39
孟照彬教授说:"课堂上,教师能否成功地交出主动权,就决定了这节课是新课型还是传统课型。"作为一名参与有效教育实验的教师,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交出主动权?怎样才算真正交出主动权?在交出主动权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第一次实践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呼兰河传》的教学案例。课堂框架描述:第一环节,从播放歌曲《童  相似文献   

3.
<正>怎样的课堂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数学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四个要点,在此与各位同仁探讨.一、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也无所谓效率.教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一节课并不是热热闹闹就行了,而是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有收获,包括知识的、能力的,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东莞市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关键的一年,报告听了很多,"高效课堂展示课"也听了很多,回头又"照猫画虎"试着上了几节课。但镇办中学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是照搬成功的经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名在镇级中学教了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师,也有了如下的思考。一、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镇办中学应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我认为,那些成功的模式不能照搬,也不能流于形式,听几次报告,听几节示范课,上几节汇报课就以为大功告成。而是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解决一些问题,才能打造出自己的高效课堂。1.教师应该如何授课  相似文献   

5.
正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活动结束后我这样回答: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这就是"高效课堂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开展活动,由我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页11题“小猫钓鱼”.情境图上3只小猫围在池塘边垂钓,小花猫钓了8条鱼,小黄猫钓了20条鱼,小黑猫钓了15条鱼,情境图下面有一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任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是这么教的.师(呈现主题图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小花猫、小黑猫和小黄猫.师:你们能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况说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小花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花猫多钓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黑猫多钓多少条鱼?……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写了满满的一大黑板,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节课下来,师生练了一黑板的习题.课后,我暗自思考:这本是一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练习课,而通过前面的教学,课堂上满黑板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都会提出也会解决了,这节课只不过是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展示一下罢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收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呢?我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整理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围绕“问题树”进行教学.第二天,在第二个班又上同样的内容.课伊始,我出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需要真实的、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的学习活动呢?最近有幸听了柳州市景行小学教师梁远征执教的《生活中的圆》一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充实、有效的数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探究、掌握数学内容,体验、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现就这节课的两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引起思考1郾教师让八个学生上讲台排成长方形队形进行投沙包比赛,投掷目标(小桶)放在队形内右侧,结果离小桶最近的学生获胜,对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法?生:老师,这样比赛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问题提得恰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如果问题提得不恰当,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问得多,问得碎,那么,宝贵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在这机械的一问一答中消失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认真思考;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教师应该问些什么?这些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如何恰当地设计课堂提问,首先必须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生的认识水平应该达到什么高度?渗透哪些思想教育?等等。接着,要认真思考: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安  相似文献   

9.
不少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过程很精彩,然而在课堂结束时却往往千遍一律地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每节课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就显得非常的单调而没有创新性.笔者认为,优秀的课堂结束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明确的针对性、较强的系统性和恰当的实践性.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0.
倒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隋境下的解题策略。不仅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经常用到。就是在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上过、也听过好多次,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家常课都有,但我觉得要想上好这节课,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用倒推的策略?也就是倒推策略有什么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不少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过程很精彩,然而在课堂结束时却往往千遍一律地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每节课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就显得非常的单调而没有创新性.笔者认为,优秀的课堂结束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明确的针对性、较强的系统性和恰当的实践性.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的精神,力求使课堂结束后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结束探索了…  相似文献   

12.
季茜 《考试周刊》2008,(23):68-69
所谓"预设",就是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简而言之就是要明确5个问题:这节课教什么?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教师提供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在每一个环节里,如何提问,期望学生怎么回答?本文就为什么要预设,日常教学中预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案教学已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普遍使用。所谓学案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前(课上)解答教师编制的学案上的问题,教师课堂上以学案为蓝本进行课堂教学。学案教学有很多优点,主要是解决学生提前学习(预习)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前让学生预习更多的是一项“空头”任务:一是预习情况教师不好检测,没有抓手;二是学生不知如何预习,不会思考,把预习简单地等同于看教材,基本看不出数学概念的本质;三是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做不到和谐统一。现在使用学案,学生提前学习就减少了盲目性,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如何有效提问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每一课时、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典型的、针对性强的问题,然后给予学生及时的、适合的引导,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探究,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三数学课以复习课居多,因而如何上好复习课值得认真研究.笔者的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思路是:从可能出现的问题入手一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问题解决中获得启示一应用拓展.以此展开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使高三复习课更加生动有效.1带着"静态"问题进入课堂,做到有的放矢目前较普遍的复习课教学方式是学生先预习学案,老师批改后进行讲评.通过批改,教师就清楚这块内容学生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因而教师备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如果带着学生存在的问题进入课堂,那么课堂教学就能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矢.笔者把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核心或重点往往是以这节课的标题来体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理解材料标题揭示的内容实质,才能把握住该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考虑运用什么素材,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较好地达成本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考应为数学课堂最本质的特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不少变化,精心创设生活情境,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热火朝天讨论交流,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有趣了、活泼了、热闹了.但是在很多这样的课结束以后,静下心来琢磨:这样的数学课似乎少了些什么?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情境与活动是学生学习的真需求还是教师为了"赶时髦"呢?这些有趣与热闹的背后有没有引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思考呢?再仔细品味:这样的数学课堂缺少了学生积极有效的数学思考,数学课少了"数学味",数学课堂因缺乏积极有效的数学思考渐渐地失去了应有魅力和生气.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以课标和教材为引导,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能够思考起来,把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维之花盛开在数学课堂上,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数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必须有量的的积累。那么,初中生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效率呢?1.从课堂做起。首先课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课前预习,那么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很难接受,课堂不专心就会错过老师讲的重点。不做笔记课后就难以复习,老师都是有一定经验的,不是重点老师不会板书出来,因此我们要把这些精华记下来。课上的思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节课都没有任何思考,那么这节课  相似文献   

20.
磨课要求教师对课堂反复思考,不断挖掘课程内涵,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平淡的课堂打磨成精品课堂,进而实现自我超越.磨课非常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通过黄河清老师"问题导学"下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磨课指导,能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数学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