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属于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学科特征为综合性、交叉性,与地理学科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新课改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意识和素养,可见教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运用历史地理知识。为此,笔者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首先阐述历史地理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其次总结教材中的历史地理知识,最后分析历史地理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各类地理问题的学科。我们要特别关注历史中的地理演变与地理过程。[1]在高中阶段,历史地理知识在历史、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学校通过历史、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或开设校本课程开展了历史地理的教学。作为一门交叉、边缘和综合学科,历史地理的教学与学习对于师生双方都是巨大的挑战。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环境中具有方位意义的各种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史政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无意中已将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融于历史学科之中。正是因为历史学科的这种亲和性,在文科综合考试模式下,无论是综合型的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大多是以历史学科为主体情景而设置的。正是由于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故此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是学生综合考试中的主要难点。本文总结近年文综卷中曾出现过的各种综合题,谈谈其主要的类型及解法,供大家参考。一、史地综合类时空两维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坐标,也是历史与地理天然联系的纽带。人类社会所有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  相似文献   

4.
刘新胜 《广东教育》2007,(12):132-13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加强其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特别是将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到历史新课程教学之中,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地理学研究既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重时间的变化。本文重点阐述在地理教学中的历史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6.
回顾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 ,发现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成就。近二十年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将导致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包含历史、地理和政治等要素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中考命题改革力度不断增加,对学生的考查逐渐从传统"知识为本"转变为"核心素养"。紧密围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从学科和学生特点出发,借助课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科目,各个年级所涉及到的内容各不相同。基本上属包括地理、历史、政治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这样一门学科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是每个老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整合学科内容是其发展方向,本文从历史地理结合的角度去论述社会课程的综合教学特点,发挥其进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跟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门"开放的复杂巨大系统"。常言道史地不分家,地理和历史有着众多的联系,特别是世界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一、精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应该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时间范围上下延伸;空间范围不断拓宽;专业领域不断分化整合;学科问题不断强化.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空间范围的拓展,一方面应具有全球观念,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研究全球历史地理问题,重视跨国家、跨民族、跨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与中外历史地理比较研究,在全球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历史地理问题;另一方面应保持区域意识,探讨历史地理问题的区域性表现及其历史变迁过程,并寻求全球性与区域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是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用书,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尤其与哲学、政治、文学、地理等学科关系更密切。图文并茂是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之一。插图包含许多显性与隐性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也是历史高考测试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历史  相似文献   

14.
章世琴 《成才之路》2013,(20):76-76
新课标的《历史与社会》是涵盖历史、地理和社会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卡已不仅是一种泛读材料,它更应属于历史教材的内容,作为拓展知识与正文一起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一、立足课标,明确定位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以能力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的,也就是说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5.
张纯 《中国教师》2009,(Z2):399-400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体育、音乐、地理、建筑以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面对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起来,让历史教学真正迈入多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可以推动一些学科的形成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特殊的视角。中学历史教学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多学科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吴慧 《海南教育》2014,(18):61-62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历史与社会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以地理、历史和其他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开设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目的,就是满足公民教育的需要,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合作性等特征 ,这种学习方式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历史、探究历史的空间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略论历史交通地理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回顾了学科发展历史,分析了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最后提出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利分析法、实地踏察法、地图和航空遥感照片判度法等基本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 第一,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历史学科讲授的知识都是过去的事情,远达百万年前的古代猿人,近至20世纪的人文结晶。如何将无法重演的历史现实展现给学生,是历史教师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第二,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历史学科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其综合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说它是人类整个历史的精华荟萃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