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是研讨的起点,研讨则是探究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促进探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集体研讨中,学生通过语言把内在思想表达出来,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陈述,使感觉更敏锐,并从交流中引出矛盾,建立解释模型,找出内在规律,丰富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探究是研讨的起点,研讨则是探究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促进探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集体研讨中,学生通过语言把内在思想表达出来,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陈述,使感觉更敏锐,并从交流中引出矛盾,建立解释模型,找出内在规律,丰富自己的思想。在科学研讨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下面的现象:教师匆匆收场,组织学生研讨;学生由于受实验材料的吸引,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把精力投入到研讨中来;教师忙于维持课堂纪律;发言只集中于少数学生等等。显然,这样的研讨只流于形式,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如何提高研讨中的质和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相似文献   

3.
研讨交流是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在课堂教学中研讨交流时学生往往参与率不高,这既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更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使研讨交流有氛围;坚持长期专项训练,使研讨交流有技巧;引领深入有效探究,使研讨交流有内容;引导学生有效质疑与反思,使研讨交流有深度,这样才能提高研讨交流环节学生的参与率。  相似文献   

4.
将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这是我进行的一个实验。我体会到,要搞好这项实验,就必须做到: 一、认真领会“探究——研讨”法的精神实质 1986年秋,我开始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探究——研讨”法,但由于对基本思想理解不清,因而没有跳出教材的圈子,不知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教来教去感到还没有传统教法好。我曾运用“探究——研讨”法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湖北教育》编辑部的有关同志也来听了课,结果,这堂课上得很别扭。此后,一度对实验失去信心,认为这种教学法不适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起着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提高问题意识,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启迪思维,在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起着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提高问题意识,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启迪思维,在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认识对象的解释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教学中,首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激发情趣,诱发“探究——研讨”的动机;其次,要精讲巧问,多次实践,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再次,要集思广益,协作发展,培养学生集体研讨的能力;最后,要创设条件,主动参与,为学生“探究——研讨”提供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研讨活动是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多角度精心设计研讨的关键问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研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指导学生学会获取证据,使学生研讨有据可依,既要形成集体共识,又要尊重个性化发展,适时对学生的研讨情况进行评价,引...  相似文献   

9.
刘继光 《成才之路》2012,(30):20-20
动手探究是学生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动手探究、解答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天赋"。数学教师在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发挥主导特性,激发学生的能动潜能,使学生在有效教学中能够主动探究、善于探究。  相似文献   

10.
长期的课堂教学是以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设计,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内在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为了使学生的内在活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就要让学生去进行探究,而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本文就教学活动中探究问题的设计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说,完整、正确地表达自己所想的意思,是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说”,这在低年级的“八字教学法”和美国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法中都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思维,是学生的内在活动;说,则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学生语言表达清楚,说明思维有条理,学生语言中逻辑层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已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交流研讨活动。有效的交流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把探究获取的信息、想法积极有效地向他人传递,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分享与交流能力,还能把一堂课推向高潮,使科学探究有血有肉地开展。下面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长期的课堂教学是以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设计,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内在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为了使学生的内在活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就要让学生去进行探究,而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本文就教学活动中探究问题的设计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探究研讨”法旨在鼓励学生亲身参加科学实践活动,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它的基本特点是:课内鼓励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提出各自的研究问题,再通过研讨得出结论。“探究研讨”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利用教材,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尤其要精心指导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对表现课文思想内容或结构形式的关键问题的探究,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搞清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逐渐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探究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探究,并非一定都是对深奥问题的探索追究。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字里行间也大有值得探求研讨、  相似文献   

16.
“探究——研讨”教学法,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来进行教学、所谓“探究”是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操作和实验去认识事物;而“研讨”是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获得科学结论;这两个阶段是紧密联系的。笔者认真学习这一  相似文献   

17.
从教材切入让学生体验数学家探究数学规律的研讨思想过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行为角色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注意平民化。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教学中设计与应用导学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思想的同时,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本文试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讨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正情境教学法将知识与具体的场景和活动结合起来,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情境教学有效性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