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正燮(四养斋诗稿)初绎》一,是作在通读《诗稿》基础上,紧密联系一代大学,思想家,也是诗人愈正燮生平和学术述,掌握其思想感情脉络。从心忧天下,关心民瘼,崇尚气节,刻苦攻读,高朋厚谊,安贫甘苦,尊崇妇女,情景入诗八个方面,进行归类梳绎和分析论证,从而明确俞诗基调与其学术述及为人基本一致。而俞正燮的深邃思想,生活情趣及抽象哲理,是通过丰富的题材和形象,精炼而含蓄的诗的语言来表达,寓理性于感情之中。  相似文献   

2.
<诗@豳风@七月>作于早周公刘之世,其时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中叶,约当夏桀之世.<七月>作为早期周族诗历,通篇皆用周历记事.周历的"七月流火"正是夏代才有的天象,成为判断此诗作年的坚强证据.<诗@豳风@七月>绎释进一步对相关疑难词句作了疏通.  相似文献   

3.
王柏是宋代著名的经学家,著作甚丰.其<诗疑>秉承了宋代学术上的怀疑风气,对<诗经>的完整性和其他方面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有大刀阔斧的删<诗>行为.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5.
孔子曾说过"郑声淫",但他所说的"郑声"是指什么,历来没有公断,致使后世学者各执己见,甚至歪曲他的原意和<郑风>中的作品.本文从文献入手,从郑声与夏时商辂周冕的关系、郑声与佞人的关系、孔子对<诗>的总评价、孔子对<诗>中情诗的态度、孔子将<诗>作为教材的原因、孔子整理<诗>乐的角度、古韵文学特征和古乐与新乐的对比诸角度,对"郑声淫"做出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郑声"当指配合<郑风>的音乐,"淫"指乐调的繁琐太甚的结论.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孔子及<郑风>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曹风·蜉蝣>、<唐风·蟋蟀>二诗之意旨历来众说纷纭.比较、分析并综合古今众家解<诗>之说,旨在探索<诗经>时代的先人对生命的感叹与思索,及他们的思索与探求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房日晰、房向莉<读<全宋诗>札记>一文,据清初人所编<宋百家诗存>为<全宋诗>补遗的17首诗,符合<全宋诗·凡例十一>的规定,不为误辑.<全宋诗>的补订须更多人参与,多听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劭是隋代重要的史学家.虽然他的著述多数不传,但就保留至今的<齐志>和<读书记>佚文而言,参考<史通>当中相关的事实陈述及相应的价值判断,可知<齐志>有语言通俗和叙事生动的特点;对照<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和<十三经注疏>的有关记载,可知<读书记>在历史考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两者从不同侧面程度不一地反映出王劭如实求真的史识,这有助于增进对隋代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温柔敦厚是一种富于东方美学特质的诗论,也是儒家诗教的核心.但主张"温柔敦厚",提倡美刺讽谏<诗序>的精神,却不是<诗经>的传统,它并不能涵盖<诗经>的全部.  相似文献   

10.
牟世金先生是当代<文心雕龙>研究的著名专家,本文对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一系列代表性观点作了介绍和评价,并兼评其另外几部<文心雕龙>研究著作,以便使牟世金先生毕生之<文心雕龙>研究著述与主要贡献得到整体的呈现,为当代<文心雕龙>研究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是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学术话题之一.作者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问题,同<三国演义>、<水浒传>有着可相类比的地方,是在西游故事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市民与文人不断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12.
从汉代开始,<汉广>一诗的解说就存在分歧.毛诗认为是说南方女子接受"王道"教化,知礼循法,是不能无礼而求的.韩诗则把<汉广>同包含有"求而不可得"喻义的汉上游女传说联系起来,这也正是它与<汉广>诗意的相通之处.以上解诗者所说的两种"遇求不得"之意,对后世的<汉广>解读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即选取这一理解角度,进而探究其文学审美和伦理内涵的意义延伸.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汤显祖<射鸟者呈游明府>、李渔<刻桐>、吴敬梓<观海>等四首自唐迄清四位著名文学家少年时代诗作的分析,向读者展现了古代少年诗歌的精华及诗人早熟的诗才.  相似文献   

14.
<九章>诸篇充分展现了屈原后半生的遭际和思想情怀,它和<离骚>一样,同是考察屈原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的重要文献.其中诸篇在情绪变化上有着内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惜诵>、<思美人>、<抽思>仍含期盼之情,<哀郢>、<涉江>是承上启下之作;而<悲回风>、<怀沙>、<惜往日>则是表达了作者"欲不死而不得不死"的绝望心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滥觞--唐代敦煌话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唐代的五部敦煌话本<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静能诗>、<秋胡变文>、<唐太宗入冥记>为例,具体从创作流派、创作题材、创作艺术、创作思想内容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敦煌话本作为通俗小说之源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六诗考     
诗的体裁分类,前人有风、雅、颂三分法,风、赋、比、兴、雅、颂六分法二说.六分法来源古老,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诗>原也是歌、器乐、舞蹈的统一,<周礼·春官·大师>的六诗,本是根据歌乐的表述方式的不同."六诗"基本按风(徒歌)、赋(吟诵)、比(和唱)、兴(合唱)、雅(配器乐)、颂(配打击乐和舞蹈)这种音乐性递增的次序排列,是依乐序设教的.所以,"六诗"本是歌乐的六种表述方式.当口头传唱的歌乐发展成为文本的诗后,"六诗"名称虽得以保存,而其原始功能却丧失了.延用下来的"六诗"职能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赋、比、兴发展为文辞的修辞手法;而风、雅、颂则充当了区分<诗>的内容的类别.  相似文献   

17.
王任 《时代教育》2005,(2):30-31
沈从文(1902-1988)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文物研究专家和工艺美术学者.他后半生由文学创作转向物质文化研究,曾任职于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出版有&lt;中国丝绸图案&gt;、&lt;唐宋铜镜&gt;、&lt;明锦&gt;、&lt;龙凤艺术&gt;、&lt;战国漆器&gt;、&lt;中国古代服饰研究&gt;、&lt;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gt;等著作.2002年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lt;沈从文全集&gt;[1]出版,第28卷至32卷为“物质文化史“卷,收录他在历史文物、工艺美术诸领域的研究著述.本文试图对沈从文所长期从事的物质文化研究工作进行大致的回顾梳理和初步的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南山诗>是韩愈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其赏析,概括了韩诗雄奇瑰伟的基本风格特征,并以整个文学史为背景,初步探讨了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还通过对<南山诗>艺术上优缺点的分析,指出了该诗在中国诗史上"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学者型诗人马德俊的创作历程、诗集<神秘的玫瑰园>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风格,认为马德俊的叙事长诗<穆斯林的彩虹>是一部回族文化史诗,<神秘的玫瑰园>意蕴深刻,内容丰富,手法新颖多样,风格独异鲜明,堪为新时期诗苑中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在永州10年的谪居生涯中,执著地将孤寂、苦闷的情怀打并入永州山水,然后又偶尔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江雪>、<渔翁>、<溪居>等佳作便都诠释着他傲岸不屈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