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蜜蜂每酿一公斤蜜,要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要提炼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要8吨重的矿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出好习作,也像“采蜜”、“炼镭”一样,应当有丰富多彩的素材。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习作材料仓库呢?一、观察积累法。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习作时却往往空洞无物。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观察不得法。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出发,着力于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使万事万物汇入学生笔尖。一是引导学…  相似文献   

2.
修订版“大纲”指出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 ,自由表达。”实践也表明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欲望 ,积蓄习作素材 ,掌握习作技巧 ,促进学生尽情倾吐。那么 ,如何遵循学生习作过程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呢?一、开源———自由表达的活径叶圣陶先生说过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如何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读有字书 ,精读博览 ,广为…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有效地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习文,选材尤其关键,丰富的“基本素材”为选材提供可选的“原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积累素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会写;有的学生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不想写;有的学生写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有的学生谈作文色变……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乐事"呢?蜜蜂每酿一斤蜜,需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提炼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8吨重的矿石。同样的道理,要写出好作文,也如"采蜜"、"炼镭"一样,应掌握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采集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小学生习作,存在种种“被习作”现象,我们期待“学生心灵在场的‘真’倾吐”,期待学生不吐不快、“我要写”的主动习作。为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厚墙壁”,挖掘生活中的习作源泉;营造习作的情境,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在命题作文及自由命题作文方面,都要留有一方遐思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强调了用兵打仗,粮草的重要。习作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打好习作这一仗,写作前“粮草”的准备至关重要。正如课标所说:“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习作素材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又要教师的开源拓流,多方引导。现结合日常习作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也一样,没有素材,就写不出一篇生动形象的文章。在习作课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搜集素材,准备好与习作话题相关的材料,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注重生活积累,为习作打下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就我们的习作课堂教学而言,是一个缺憾,小学生习作难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面对这种困惑,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手段为学生铺好习作之路,从根本上抓好小学生的习作教学。1.多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小学生习作必须要有素材,生活属于写作的源泉。要想让学生掌握好写作材料,平时就多教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世界性难题。根据调查显示,要解决作文难的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学生的习作素材。本文根据我县教师的研究成果。从“教材”、“学科整合”、“阅读”、“经历”、“视听”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解决习作素材问题,帮助学生突破作文难关。  相似文献   

10.
王占龙 《考试周刊》2014,(91):48-48
小学生语言的储备量直接影响习作,可谓是习作的源头活水。文本园中勤积累,可以夯实学生积累;影视剧中乐采蜜,可以拓宽学生积累;课外书中巧采蜜,可以丰富学生积累;生活实践会采蜜,可以激活学生积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促使学生养成积累习惯,形成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产生习作兴趣,掌握正确习作方法外,必须要使学生有话可写,即采用以生活为素材习作、发挥想象习作、创设情景习作等习作方法,把“封闭式习作”转化为“开放式习作”。  相似文献   

12.
李楠 《中小学电教》2011,(10):141-141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孩子回到家苦思冥想.好半天也无从下笔,做父母的或是跟着手足无措或是干脆充当起“枪手”。作文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究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缺乏习作素材。小学生信息主要来源于身边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自由表达”是一把打开学生感性观察与心灵感悟之门的钥匙。只有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才能打开观察的闸门、表述的闸门,鲜活的素材才会跳进习作的“竹篮”。但这满篮的“鲜鱼”总会夹杂一两条带着毒性的“鱼”。教师要做的.不是关闭学生感悟生活、表述生活的闸门,而是引导学生辨别哪些是非常珍贵的习作素材,哪些是必须弃之不用的素材.尤其是引导学生深思这废弃的素材里,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情感而被舍而不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知道,写作文要有材料,材料哪儿来?材料来自积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叶老先生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写好习作首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那么,如何积累习作素材呢?下面给同学们提两点意见。一、读有字书,做好摘录,丰富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说的是书要读得多,读得透彻,知识才会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就像…  相似文献   

15.
提起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众人脑海中定会浮现出许多贬义词,如:编抄套假大空、伪圣化、千篇一律……这些评价,一方面,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学生习作总体质量之低下;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多年来习作教学境地之尴尬!其中,笔下无“我”、个性缺席,是习作教学中最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解放人的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的释放出来,让习作园地遍开个性之花呢?一攫取独特新颖的原始素材众所周知,生活阅历、语言词汇的贫乏,是学生习作时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的“罪魁…  相似文献   

16.
要让学生的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是关键。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叙述杂乱无章,究其原因是缺少有效的习作观察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学会选择典型素材,找准“特写镜头”进行具体描写,引领学生借“有序拍摄”练观察条理,学素材拼接,模仿3D电影,尝试立体循环的描写,让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倘若想要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质量,那么教师应当在上好习作课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积累各种习作素材,其中最为关键的流程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了解小学高年级习作的具体要求,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恰当的习作批改手段,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身前背后,总能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习作.”“我的习作怎么写都是一个样,没有什么提高,没兴趣.”究其原因,皆因习作很难.因此,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体验成功,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这也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如今有不少学生厌烦作文或写不出东西,但是他们为了应付,就临渴掘井,无病呻吟,或记流水帐,或东拼西凑.结果是前言不搭后语,空话、套话、废话连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素材,满腹空空.所以一旦提起笔,绞尽脑汁,也难以成章.久而久之,他们对习作就缺乏兴趣,失去信心,纯粹只为应付而写.如此何来精彩之作?那么,如何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各种途径中积累素材,调动其写作兴趣,使其兴致勃勃地投入习作之中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11,(11):43-44
小学生习作指导要重“作文前”,即重视学生作文动笔前的观察指导和体验引导等环节,这对于打开习作思路、准备习作素材来说,无疑是正确、必要的。同时,习作指导还应重视“作文后”,即习作初稿完成后的修改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