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成林 《保山师专学报》1999,18(4):81-82,93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注外显形学科课程和内隐形经验课程的整合,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切入点。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实践经验在书本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注意体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周会生 《农村教育》2005,(12):50-51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沟通间接经验(知识)和直接经验(体验)交融的中介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成这种联结,就很难摆脱教学的低谷效应。学生学习间接经验是基于直接经验并为了直接经验,只有当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时,学生学到的间接经验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时的间接经验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资源。正确认识和处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实际上包含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将“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等一对对矛盾统一起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尤其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注重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其理论根据是“认识捷径说”。“认识捷径说”认为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已知真理,走认识上的捷径——用少的时间获得多的认识成果,在这条认识捷径中所学的知识主要是间接经验。  相似文献   

5.
6.
学生自身的能动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而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两种形式的活动来完成。在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沟通与转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生自身的能动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而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两种形式的活动来完成。在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沟通与转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活动”的有效教学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的来源,如果来自直接经验,当然是最有效、牢靠的,但现实世界知识繁多,知识来源主要还是通过接受式学习.当前的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仍要使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当然在接受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又要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参与,使学生适当感受与经历数学的发生过程,即“接受”应在“学生适当参与活动”的状态下开展.因此“学生活动”要适时适宜,为使我们正确理解新课程,使教学更有效,先回顾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相似文献   

9.
王少岳 《现代教育》2013,(6):123-123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师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到的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所以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应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那么如何在生字词教学上实践这一点呢?笔者就生字词的确定、生字词的解决、生字词的巩固做了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10.
关注学生,要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来关注,即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立足于整体素质提高,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课堂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有两种倾向比较明显:一种是多媒体使用偏多,有的几近泛滥,冲淡了对文本的研读。课堂上,看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看不到对文辞句法的体会。该学生发挥想象的,由画面代替了。学生甚至抛开文本,直接看一幅幅幻灯片,语文课成了看连环画或电影。另一种是“自主”太多,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主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新课程改革为我国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需要对教学主体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观点进行重新的认识。在“主导主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新课改的新要求,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隋宏伟 《华章》2007,(2):72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赵明东 《教师》2013,(24):95-95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课堂学习的必备环节,而小组合作探究又是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之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提高探究式教学的一些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昭示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将发生改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呢?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由于科学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要通过认识工具和客体打交道,因而直接的认识对象常常是书籍、声音、图象,而不是现实客体。主体通过这些信息符号去认识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由此可见,认识具有间接性。间接认识可以使主体在短期内接受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客体的认识程度,扩大对客体的认识范围,同时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然而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并不仅仅限于知识水平,而且还在于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本文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动机、思维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在教学设计中怎么样对学情进行分析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我国当前高中生数学表达状况不甚理想,原因较多。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可遵循以下策略: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讲解;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数学语言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提供数学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数学课程研制工作研讨会认为,必须建立旨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新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教育首先要关注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致力于弥补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新一轮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20.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强调通过师生谈话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都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