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论述了中俄两国数学教育目标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对数学的态度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探析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包括学科教育观念不同,知识价值观不同,教育培养目标不同等几方面),并提出了对研制我国数学教育目标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中俄两国数学教育目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对数学的态度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制定我国数学教育目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编问卷,从数学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对武汉市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各级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观念总体较好,基本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精神与思想,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相似文献   

4.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数学公共课教学与人才培养路线进行了规划,并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及学科竞赛等几方面提出了培养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的举措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目标形成了清晰的历史演进体系。两国数学能力目标现状在整体范畴和具体内容上存在差异,相同的数学能力目标有问题解决能力、推理能力、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不同的是中国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美国有数学关联能力和数学表征能力。中美两国数学能力目标的差异受两国的思维方式、教育体制及目标、教育理念、数学文化及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分析中美两国数学能力目标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对我国数学能力目标制定的反思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由此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转变。荷兰数学家弗莱登塔尔指出 :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数学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学会“数学化”。他的这些数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数学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分析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理念下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主要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师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并阐述了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教学、校本活动、课外作业、生活实践等形式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促成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更好渗透数学思想情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肤浅的几点建议。一、转变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教学工作样式的前提是小学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个运动的变量,在新课标实施中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学习中,影响学业成就的除了智力和基础知识外,还有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我观念和对美的鉴赏等.积极的情感因素有助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有惊人的差异.有不少学生酷爱数学,迷恋数学,为解决数学难题冥思苦想,废寝忘食.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既害怕又反感.为什么他们对数学会有如此不同的态度呢?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数学美的领悟和鉴赏.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并不都具有理想的鉴赏能力.因此唤醒他们对数学的美好情感,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是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的重点是思维的开发。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进行了界定,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效达成数学教育目标,需要教师、社会、家长几方面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1.
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师几何课程学科教育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角审视高师几何学科课程教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几何学科教育的知识目标包括:几何学科系统观教育目标,空间观教育目标,实用性教育目标,审美观教育目标;能力目标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目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目标,几何教育阐释能力目标,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目标;以及几何学科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关于研究生系列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学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进行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建设和改革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Mathematical literacy, viewed as a set of ideas involving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s to real-world contexts, has recently featured in curricular discussions about the aims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hat a mathematical task is contextualised can have on students’ mathematical arguments and, therefore, on their perceived levels of mathematical literacy. Seventy-two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ree similar measurement tasks 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Kaiser and Willander’s levels of mathematical literacy. The arguments used for assigning each level of mathematical literacy are then investig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macro- and micro-linguistic features. The context of the task affects what students perceive to be most relevant approaches to use,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arguments they give; this, in turn, affects external judgements of their level of mathematical literacy.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在多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知识型考核体系,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高等数学》是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它的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维训练的情况,并激励和引导学生去应用数学知识及方法。数学的考核内容和方法,也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型考核过渡到能力型考核。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师专科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背景状况,分析了学生在数学文化背景方面的强势与弱势.提出了相应的数学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环节之一,它常常被许多中学生所忽视.数学教学中要针对不同课型,讲授不同的阅读方法;提出作业要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加强阅读指导;及时组织阅读后的交流,提高阅读兴趣等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家庭学校与教育形式创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形式及其分类的主流观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形式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作为基础教育主要(甚至唯一)形式的学校教育又存在不少不可避免的弊病,所以,教育形式应该可以创新。家庭学校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教育形式创新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契机,家庭学校形式的采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但我们应该去尝试它、完善它,以至研究其他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competence in early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aims at identifying distinct profiles of competence development. Since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competences are highly correlated both cross-sectionally and longitudinally, we expected to find a generalized profile of competence development with students developing parallel in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competences. Moreover, previous research confirmed individuals’ specific focus on one of the two domains, for example, in their interest, self-concept, or motivation. Also, differences in competence levels between both domains were found in cross-sectional studies.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d that additional to the generalized profile, there are specialized profiles of competence development with students developing distinctively faster in one of the two domains. To identify both types of profiles, 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ing was used on a sample of 5,301 students entering secondary education from the German National Educational Panel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s, these analyses were repeated using different model specifications and subgroups with higher homogeneity (with students belonging to the highest track, i.e., “Gymnasium”). The results indicate only small to non-existent specialized profiles of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all conditions. This finding of roughly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competences throughout early secondary education indicates that potential specializations are less important at this point in students’ educational careers.

  相似文献   

19.
明确地向数学高师生提供一些数学教学反思的知识与方法有利于发展其数学教学能力。这些知识包括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模式、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评价性知识等。高师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可以采取同伴合作交流、教学观摩、案例教学、撰写数学教学后记和数学教学日记、开展数学教育叙事研究等方法和策略培养数学高师生的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