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拮据给高校贫困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带来心理偏差,使他们具有过度自尊或自卑等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消极影响.当今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后,逐步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的心理空间,帮助他们树立坚强向上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2.
龙东 《教育与职业》2006,(31):46-46
上大学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学费却让一些贫困生们犯了愁。为此,许多地方政府也想了不少办法,他们的口号是:贫困生入学,“一个也不能少”。  相似文献   

3.
高校农村贫困生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使他们出现自卑、孤僻、抑郁、焦虑、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消极心理,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使高校贫困生能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高校贫困生的特殊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造成他们身心负担过重和心理缺陷.本文就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就高校对贫困生教育与资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针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扰,成长为自强自立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心理问题的易发人群,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析了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提出改善方案,以期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摆脱困扰,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挣扎的心--关注部分高校贫困生的因贫而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由于某些原因贫困生(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贫困生走进校园,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助学代款的发放、勤工俭学等,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了希望。除了欣慰于有机会走进校园、走进大学外,他们的心里还在想些什么,还有哪些困惑呢?不妨让我们再次走近贫困生,走入他们的心里去真正地了解他们,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学习、生活、就业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此问题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贫困生问题,我们既要寻求对他们的物质帮助,又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分析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对策,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实现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由于某些原因贫困生(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贫困生走进校园,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助学代款的发放、勤工俭学等,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了希望。除了欣慰于有机会走进校园、走进大学外,他们的心里还在想些什么,还有哪些困惑呢?不妨让我们再次走近贫困生,走入他们的心里去真正地了解他们,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学习、生活、就业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9.
辛酸求学路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由于某些原因贫困生(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贫困生走进校园,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助学代款的发放、勤工俭学等,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了希望。除了欣慰于有机会走进校园、走进大学外,他们的心里还在想些什么,还有哪些困惑呢?不妨让我们再次走近贫困生,走入他们的心里去真正地了解他们,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学习、生活、就业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自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由于某些原因贫困生(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贫困生走进校园,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助学代款的发放、勤工俭学等,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了希望。除了欣慰于有机会走进校园、走进大学外,他们的心里还在想些什么,还有哪些困惑呢?不妨让我们再次走近贫困生,走入他们的心里去真正地了解他们,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学习、生活、就业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由于某些原因贫困生(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贫困生走进校园,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助学代款的发放、勤工俭学等,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了希望。除了欣慰于有机会走进校园、走进大学外,他们的心里还在想些什么,还有哪些困惑呢?不妨让我们再次走近贫困生,走入他们的心里去真正地了解他们,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学习、生活、就业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12.
农业院校贫困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特点进行解析,从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开展心理教育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探索应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贫困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贫困生现象也日益严重,在政府加大对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要在重视他们心理上的贫困现象。首先在经济上要对贫困生给予帮助,同学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注大学贫困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瑾 《文教资料》2007,(4):36-37
本文论述了高校校园内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贫困生。他们从平淡的生活走进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从平静的心态走进自卑、失落、嫉妒的心理状态,他们一方面为经济所累;另一方面心理的弱势又对他们的生活“反戈一击”,加剧了他们经济的弱势。可以说,大学贫困生不仅仅“物质贫困”,更是“精神贫困”,因此,关注大学贫困生,为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引导他们“精神脱贫”,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目前高校保持安全、团结、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晶  窦红莉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07,(35):213-215
贫困生是高校校园里与众不同的一个群体学校,如何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走进贫困生的心里,进行正确的教育、疏导和帮助,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我们应深入研究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和支持贫困大学生,是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公平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贫困生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贫困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贫困生由于面临着学习、经济、情感、心理及就业等多重压力,更容易陷入精神和心理的贫困当中.在校园中他们往往很少参加聚会和文化活动,因而也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这进一步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在与同学相处中,贫困生容易导致过于自我保护,表现为孤僻、敏感、偏执和过激.解决贫困生问题是国家、社会各界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应多方努力,形成贫困生救助机制,使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生问题;应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力度,使贫因生从精神上脱贫;应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辉 《文教资料》2008,(30):192-194
民办二级学院的贫困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并提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学贫困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他们当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生了极端的事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高校,要针对贫困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贫困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他们当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生了极端的事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高校,要针对贫困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河池学院652名贫困生为被试,采用高校贫困生资助偏好性问卷,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对有条件资助方式、低公开性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无条件资助,对低公开性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有务件资助方式;高公开性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低于有条件资助方式和低公开性资助方式;男贫困生对各项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女贫困生;大一贫困生对各项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大三贫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