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有两位博士作了一个调查,形成了《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调查对340位报纸和杂志的调查记者采取全样本问卷,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观念和生存状况,为“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提供了职业分析样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首次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影响因素.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9名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偏向分析解释、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及舆论监督,即“调查/解释”和“信息传播”这两种角色;个体因素对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均没有显著预测力;调查记者所在的地域差异对其媒介角色认知有一定影响,相对来说,党报机关报的调查记者更偏重“鼓吹民意”,市场化都市报记者相对偏向“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的媒介角色,新闻杂志的调查记者偏向“批评与质疑”.  相似文献   

3.
接到海南读者及外地游客反映海口色情交易令人堪忧的投诉后 ,记者先后多次赴海口展开明查暗访。调查采访中 ,面对一些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一次又一次威胁 ,记者没有屈服 ,反而激励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一定要想方设法将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披露于众 ,以此引起公众和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达到彻底根治之目的。读罢《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 ,可以认定 :这就是记者采写此文的“动机”和“初衷”。至于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与一个六七十岁老头”之间的事 ,记者乘一辆出租车尾随到一家星级酒店后 ,起先并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确凿证据 ,能够证明那个…  相似文献   

4.
段勃 《新闻通讯》2008,(11):43-44
调查记者是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经这样评价调查记者:“最崇高的职业是记者,最优秀的记者是调查记者,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是让害人者难受的记者”。调查记者能够获此赞誉和这一群体的品德素养密不可分。作为调查记者,应该具备不畏艰险的勇气、勇担道义的责任、清正廉洁的作风、独立自主的精神,调查记者身上还应该闪耀人文关怀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采访的中外记者达1400多名,为历次“两会”之最。今年“两会”之所以如此吸引记者,不仅在于是一次换届的会,还在于这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加之,这次会议举办“新闻报道奖”,也吊起了记者们的胃口。因此,“两会”对新闻记者们来说是一次“全国写稿锦标赛”,而为了成为参赛的佼佼者,各路记者竞相亮出奇招、绝招,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两会”期间,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新闻中心,还是代表、委员住所,随处可见记者们步履匆匆采访的身影。如某位记者物色到一位采访对象,刚进行采访就有同行围拢过来。还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七八个话筒同时伸到某个被采访者面前,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各省、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也不甘示弱,充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名矿工死亡的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后,两天内共有23家“媒体”的28人以记者名义前往该矿,领取矿方以各种名义发放的“封口费”。该事件经部分媒体曝光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先后两次派出调查人员进行调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也就此事发表声明,表示对发放“封口费”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对领取“封口费”的新闻界害群之马应予严肃处理;对假冒记者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社会人员应予严厉打击:对新闻工作者正当的采访权益应予以坚决维护。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善于调查研究,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好的文字功底和新闻敏感,都是一个记者必需具备的素质。我觉得,具有冷静的头脑,也应是记者素质中不容忽视的一条。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头脑发热。我从自己几次报道的教训中,就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刘明金,是湖北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闻名全省的养猪专业户。可是,他近几年在生产上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曾经由“万元户”变成“负债户”。今年四月下旬,我在一次会议上见到他。由于我多次  相似文献   

8.
童军正 《今传媒》2003,(6):22-23
在西安市城里城外,有3家分别称作“安旅”、“绿通”和“安怡”的商贸服务有限公司。几年来,他们从未打过一个业务广告,却频频交错着在打招聘广告,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有时一月两次。这个奇怪的现象有人警觉,更多的人是不觉,上当受骗的人源源不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秦都市报》从4月16日开始,在“新闻追踪”专栏连续3次刊登记者写的独家报道《警惕招聘陷阱》,对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作了调查分析,揭露了一些挂着“商贸服务”牌子的所谓公司,在绎营活动中的“不规范”之举,给求职心切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显示了记者维护公理、鞭笞丑恶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名矿工死亡的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后。两天内共有23家“媒体”的28人以记者名义前往该矿,领取矿方以各种名义发放的“封口费”。该事件经部分媒体曝光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先后两次派出调查人员进行调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也就此事发表声明,表示对发放“封口费”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对领取“封口费”的新闻界害群之马应予以严肃处理:对假冒记者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社会人员应予以严厉打击;对新闻工作者正当的采访权益应予以坚决维护。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笔者曾针对鲁中晨报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的主题是“都市类报纸青年编辑记者最常遇到的问题”。调查列了8个选项供被调查人选择。调查结果令人十分意外,很多我们整天苦口婆心说教的话题,依然是年轻报人们苦恼的问题,比如线索来源少、版式总是感觉重复,等等(结果见下表)。针对年轻记者感觉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研讨。下面是笔者在和年轻记者探讨时的发言摘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是办好地市报的关键,加强调查研究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记者要重视调查研究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闻学的理论素养外,应重视经常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对此,刘少奇同志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报上的一切文章都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记者和编辑要认真作调查研究工作……要努力一辈子。”  相似文献   

12.
产业发展需要“高调”过节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职业吸引力调查:记者——失落的无冕之王》一文,本次调查显示,5%的公众将自己不选择做记者的原因归结为“记者门槛太低,良莠不齐”。18%的公众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记者职业。文章称,记者行业内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暗,在职业选择日益丰富的今天,记者若不恪守行业的道德准则、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离社会公众的尊重会越来越远。另外,台湾“1111人力银行”9月31日也发布了一项针对560多位记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有高达63.74%的台湾记者想要转业。这就是今天的现实,记者这一职  相似文献   

13.
堕落     
《今传媒》2005,(1):36-37
新闻记者,是一群生活在高倍放大镜下的人们。他们既可以因自己的工作赢得声誉与荣耀,又可能在违规行为中身败名裂。 不知何时开始,记者这种“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被某些人一次又一次地玷污。正因如此,记者在人们心目中不再神圣,国人对记者的看法和尊崇也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时下某些记者走向堕落之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更是用“记者之患”一词来表达他对目前记者堕落的痛心疾首。在一些记者为了社会的纯洁奋勇战斗的时候,也有一些记者,在违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00,(5)
新华社北京 9月 14日电 (记者陆国元、张伟弟、周正平 )记者最近在华东沿海对百家“三资”企业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尽管大多数外商对大陆“单调”、“枯燥”的业余生活有所抱怨,但 90%以上的外方伙伴对在华投资的前景表示乐观。   这项调查是于今年 6至 8月间进行的。记者就这些企业的盈利、自主权、当地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等 12个问题,随机选择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五个省市的 100家中外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逐家进行了走访调查。   这 100家外商投资企业均已开业投产,其中 39家已在原有注册资本的基础上追加了投资,…  相似文献   

16.
田华 《青年记者》2016,(20):13-14
伴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调查性报道在新旧媒体的合力下呈现增长态势.然而,调查记者群体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成为法治既保护又搁浅的对象. 调查记者的概念界定 调查记者作为记者的一类,以做深度报道、揭黑报道为职业特征.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在国内媒体上的广泛呈现,调查记者开始涌现.关于调查记者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调查记者王克勤认为“真正的调查记者是新闻人加法律人”,这点明了调查记者的职业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在“世界新闻自由日”那天,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记者被打事件。被打方乃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的记者,而事发之地,恰恰是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基地长沙“世界之窗”文化旅游景区。近年来,记者采访被打,似乎已司空见惯,因此,几个年头被称作“记者被打年”,《新快报》某记者在2003年一年中,居然5次被打,其中一次竟险些丧命。只是湖南这次“殴记”事件,因为特别的对象特别的时间以及特别的地点,而在全国哗然了一阵子。3个月之后的8月1日,本刊记者在google网站上搜索“2006年记者被打”,竟然有10,30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让记者提前惊呼:“2006,又一个记者被打年?”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是每一个合格记者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早在1941年3月,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0年代初期,刘少奇同志在湖南天华大队进行调查研究时,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记者和编辑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有幸参加这次“记者换位看湘鄂”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感触良多,获益匪浅。它是落实“三贴近”要求,改进党报新闻宣传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是“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是记者生涯中难得的一次大机动战役性报道实战机会。在高强度、大运动量作战中,两家省报相互合作也相互竞争,是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