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院印刷工程专业坚持以相互组合、产学研结合和个性化培养等多种模式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校综合影响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但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本研究以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实施的本科生“天翼”计划为例,详细阐述了从选择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到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操作步骤,以期为有兴趣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以及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实践,针对课程设置、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等校园创新活动环节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各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使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指出通过辅导毕业设计,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并使其对自身学科学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可反映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校教学改革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毕业设计(论文)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阐述了创新在毕业设计(论文)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创新来源与实践,对于土木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论文提出将结构设计竞赛与结构力学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法,分析了结构竞赛对促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对该设想的探索应用结果表明,依托竞赛的课程教学改革对土木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着眼国内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保障本科生科研实践场所及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导师遴选等问题,从实践成效和经验出发,对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MIT实践教学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本科生实验、实习、论文或高级项目,本科生科研、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和学期设置,及F/ASIP、UPOP、MISTI、UROP等创新实践计划.分析了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针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和综合设计类课程,做实实习环节,提升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覆盖面和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设置以实践环节为主的暑期小学期等改革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论述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介绍国内外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简况。介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培养材料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实施了以定时召开组会和研究生言传身教等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多数本科生均获得了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资助,并有相关论文发表。这说明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可显著提高其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湖南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探索构建导师制实践教学新模式,即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强化由模块导师组织的专业实训环节、由社团导师指引的专业拓展环节、由论文导师负责的科研训练环节、由项目导师带领的学科竞赛环节等,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实践创新平台、激励机制和"指导教师"是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关键因素,而通过国内外调研却发现,目前对于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实践创新平台、激励机制两个"硬环境"方面,对于"指导教师"这个"软环境"的讨论却很少。而高校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且优质的群体,同时拥有众多的科研团队,因此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科研能力“多元协同”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构建课改教改协同、师生间科研协同、学生间科研协同、学生社团间科研协同、校内外科研协同以及三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协同等"多元协同"机制,切实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设计性实验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性实验对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针对目前本科生开展的单片机设计性实验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尝试建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恭科生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设专家型师资队伍来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过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课程、出版高水平教材,为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学术养分;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热情;通过广泛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本科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师徒制的科研能力训练方式,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在行动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实施上述措施后,本科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7.
团队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58-162
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团队作为载体,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总结了团队运行10年来5个方面的实践研究经验,即:建设培养体系,构建交流互动机制;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培养创新能力;实施校企合作,提升本科生工程实践素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总结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经验,凝练成教学学术成果,与同行分享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校四年制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现状,探讨培养经济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对我校2005级~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及市场营销专业的400名本科生,进行科研素质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多数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科研实践活动,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经历,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检索的技能较差,搞科研积极性很低。通过我院加强专业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培养,实习前后多数调查内容有显著提高。结论转变教育理念,创造科研环境和氛围,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和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大力推行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和提高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对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解以及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创新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室的管理,为本科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及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章以开展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为例,介绍了科研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可反映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校教学改革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毕业设计(论文)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阐述了创新在毕业设计(论文)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作者结舍实际工作,分析了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