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剧《冼星海》是新时期电视剧的力作。它通过编导者精心的艺术构思将音乐家冼星海的个人生活与所追求的音乐理想置于特定环境的冲突中加以表现,着力刻画了音乐家坚韧、执著的个性以及追求大众化的音乐创作风格。在民族危亡时代,冼星海的音乐成为民族团结、一致抗敌的旗帜,他以音乐创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并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个近乎平庸的时代,电视剧再一次让我们体验到了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相似文献   

2.
6月1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由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国音协承办的“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与冼星海同时期的音乐家、冼星海的亲属、学生以及音乐界其他代表近二百人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先驱,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音乐家。他1905年出身于澳门贫苦工人家庭,从小热爱音乐,青少年时代进入岭南大学附中、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音乐,之后赴法国求学。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冼星海回到祖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  相似文献   

3.
焦媛媛 《快乐阅读》2011,(8):134-135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冼星海,1905年生于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他6岁进私塾,13岁那年因交不起学费而进入了广州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擅长吹奏单簧管(也称黑管,民间称“洋箫”),故有“南国箫手”的美誉。1926年春,他卖掉了心爱的小提琴,在朋友的资助下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9年,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之后,在人生道路上他经过两次重大选择,这也正是这位“人民音乐家”的可敬之处。第一次选择1…  相似文献   

5.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也说:"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都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启示着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始终应牢固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课堂为  相似文献   

6.
[冼星海](1905—1945)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开路先锋,著名人民音乐家。1905年生于广东番禺县的一个贫苦船工家庭。出生前父亲已去世,以后随母亲去南洋,14岁回广东。20岁中学毕业后任打字员、工人校夜教员及岭南大学附中音乐教员。22岁入北大音乐传习所。23岁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因闹学潮而被勒令转学。1930年春到达巴黎,曾先后随奥别多菲尔、加隆、丹弟、里昂古特、杜卡等音乐家学习。在巴黎六年中,历尽千辛万苦,经常受  相似文献   

7.
1929年10月的一天下午,冼星海来到位于马德里大街的巴黎音乐院大 门前,想找到在那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从学校 的院子里陆陆续续走出一些学生。在人群里,星海发现一个个子不算高,比自 己年轻得多,衣衫整齐,手里提着琴盒的中国小伙子。星海连忙迎上前去,对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也说:"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都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启示着我们在音乐教学的始终应牢固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课堂为阵地,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在音乐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不喜欢呢?"我扪心自问,因为我们只是在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有创意地用教材。我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而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若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音乐课,教师得先改变自己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课堂,如何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音乐课,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课?笔者有以下几点尝试。一、让快乐成为音乐课堂的一种习惯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快乐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笑,一个巧妙、艺术、新奇的融入往往能吸引学生,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王聪 《儿童音乐》2014,(9):66-67
正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在学生对音乐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慢慢地喜欢上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但在借助网络、书籍、期刊及音乐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1.
林萱 《成才之路》2012,(1):63-63
正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通过不断地接触及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要努力做到的。  相似文献   

12.
李若梅 《陕西教育》2007,(10):76-76
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无论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人生的每个不同的时期都能够用音乐生动的表示。音乐能够强烈、明确的表达人们内心世界,音乐能够影响和激励着人们在精神与灵魂的阶梯上不断攀登。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谈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本文就对试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后的人生感悟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椿桃 《音乐世界》2021,(1):42-45
在与祖国分离的日与夜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对《黄河大合唱》重新进行整理加工,最终完成了他音乐生涯中最重要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电影《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讲述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岁月与故事。  相似文献   

15.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出生在广东番禺一个贫苦渔民的家中。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童年是在澳门度过的,在那里,他同贫苦人民生活在一起。冼星海从小喜欢音乐,立志“做一个贝多芬式的、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为实现这一理想,他半工半读,好不容易才学完  相似文献   

16.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母亲是位农村妇女,从事过艰辛的农事劳动,又饱尝过海上的风霜。她用自己的心灵来教育孩子。在冼星海婴幼儿时代,母亲经常拍着、摇着他轻轻地唱:“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他妈。乖乖宝贝你睡吧,蚂虎子来了我打它。……”有的时候,她又对儿子抒发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愤懑的心声。那是一首广东搬运工人的号子:“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捱世,哎呵哟呵,哎呵哟呵。……”这就是冼星海最初受到的音乐教育,也是他最初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母亲的歌声已在年幼的冼星海的心灵里孕育了反抗旧势力压迫的坚强性格。《名人家庭教育故事》介绍的这个事例启发了  相似文献   

17.
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甚至厌倦上音乐课.究其原因,症结在于有部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还不够浓厚.那么,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音乐课,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则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莫扎特是奥地利天才作曲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素有“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音乐神童”之称。莫扎特是个早慧儿童,他3岁开始学钢琴,5岁就能作曲、演奏,6岁周游列国巡回演出,7岁在巴黎出版了首批作品———4首小提琴奏鸣曲,12岁发表了歌剧作品,14岁登台指挥大乐队演奏自己的歌剧。他一生创作了600余部不同体裁的作品。其音乐之完美至今令人赞叹,这些作品已成为人类艺术的宝贵财富。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降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一个音乐世家里。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曾编写过国家音乐教科书,母亲也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陈静 《考试周刊》2014,(12):173-173
<正>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特有的语汇述说着自己的美的存在。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这些都说明音乐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冼星海和施光南是近代音乐史上仅有的两位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作曲家,他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音乐作品的“人民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冼星海生活在抗战时代,他的作品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救国救亡,反抗侵略”;施光南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作曲家,浓浓的“乡国之爱”成为其作品“人民性”的核心主题。冼星海与施光南音乐作品“人民性”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他们都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把滚烫、赤诚的爱国热情融入音乐创作,把民族音乐的灵魂贯穿于创作生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符。文章试通过比较冼星海和施光南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他们成为“人民音乐家”的原因,力图为现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