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正复合词作为从语法结构上对汉语词汇的分类,其内部成员之间语义关系丰富多样,以中心语为核心,探讨名词性和动词性中心语的偏正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从共时的语义凸显和历时的词汇化角度解释不同语义关系形成的原因,成为对汉语偏正复合词进一步认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词义如何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正语素均来自上古汉语的7390个偏正双音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追寻它们的造词理据,可以探讨汉语词义传承与发展的机制。根据偏语素造词时发挥的功能,偏正双音复合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语义析出、语义分化、语义统括和语义描绘。这四种类型带有汉语母语者对汉语词义及其内在语义结构的深刻理解,在传承义位、分化义位、区别词汇、统括下位词、描绘语义等方面各有作用,以经济化的区别手段实现语义明晰化的目的,解决了汉语词汇在单音造词阶段“单不足以喻”的困境,推动汉语词汇系统由单音格局向双音格局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3.
复合词词内语素义的明显与否以及它与整体词义之间的紧密程度是决定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关键;就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而言,其内部语素达到"常素/常义"标准,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其核心成分由表"类属"义的语素充当,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词汇化的不同类型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其语义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双音复合词作为词汇研究的重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母下的双音复合词为研究材料,以偏正式和联合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重点,比较两种构词方式的特点。把"名+名"形式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分为表领属和属性两种语义关系,并对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分析,得出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结构义理论为指导,根据辞书释义的实际情况,可归纳出"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七种主要结构义。此类复合词的结构义是由语义结构义和语法结构义"的"组成的,其中语义结构义是指在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语义结构中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名+名”偏正复合名词是汉语定中复合词的主体类型,60多年来对于这类名词的构词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其中语义关系研究和语法结构研究两大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对该项研究进行前瞻,对推动构词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具有独特性的一种能产构词方式——反义构词入手,探讨汉语的教学本位问题。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反义复合词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两个名词素、动词素或形容词素分别组合而成的反义复合词大部分都是名词;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词义为词素义加合的反义复合词语义透明度最高,词义与词素义无明显关系或已经虚化的反义复合词语义透明度最低。这说明,在反义复合词的实际教学中,混合本位是最合适的教学观,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反义复合词的构词规律实行字/语素本位教学,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语义透明度低的反义复合词宜采取词本位教学法。我们认为,混合本位观不仅适用于反义复合词的教学,也应该被运用到整个汉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词义研究是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又是词义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汉语中语素义与词义的联系各种各样,复杂多变。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并列式双音复合词,拟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力求确定这类词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联结主义的语义计算模型,通过现代汉语语料和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对一组复合词进行了语义抽取试验,得到一系列语义聚类的网图(map),并以此作为联结主义推行的"心理词典"映射假设,考察了初、中、高三个等级的留学生对复合词的语义习得情况。实验研究和理论推测表明:初级水平的留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识别同家族复合词的近义、同形关系。随着水平的提高,留学生掌握同家族复合词的数量慢慢增加,他们的语义系统逐渐发展。到了高年级水平,留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好地识别同家族复合词的近义、同形等关系,但是仍然不如汉语母语使用者的语义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10.
孟茹 《现代语文》2013,(4):13-16
认知语言学中,凸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凸显程度决定的。该观点目前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介词词义的分析”和“句法结构的分析”两个方面。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在一类汉语特殊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得以运用。当两个词根中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成为复合词的词义,而另一个词根的意义被忽略时,这一联合式复合词就被称作偏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两个词根语义的保留与舍弃很好地反映了凸显的观点。本文以凸显观为理论基础分析汉语偏义复合词语义的凸显,概括性地总结出三种成因:语言发展、认知心理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论文首先介绍复合词的定义和分类;其次逐步分析汉语复合词和英语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最后通过对比英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得出结论: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除了语义特征,还有逻辑因素;英语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除了语义特征,更多的是句法关系。究其原因,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造词形式凸显意合原则;而英语则是形态型语言,更多地采用形合的造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语法化(实词虚化)、词性引申研究,复合词理据义研究,语法化(词汇化)研究,象似性、词源研究,词典编纂研究等的兴盛,带动了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的共时研究对历时、历史视角的关注。词汇语义的共时与历时、当代与历史的结合研究是目前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汉语名词性谓语句是一种独立的句型。先秦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功能主要表现为八种陈述义,它们和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功能相比较,部分相同之外,也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从句法上看,姓名中姓与名之间具有偏正关系。如果对姓名作句法结构切分,都可以分为姓和名两部分,即“姓·名”。例如,赵/伟、钱/大力、欧阳/正平。这些姓名的句法与其语义结构是一致的。有些姓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切分结果是不同的。例如,比较典型的语义结构切分可以举出两种。一种可以概括为“(偏正)正”式,例如,孙  相似文献   

15.
谈“对象”     
对于单纯词的理据的探究,学界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而复合词理据的探究工作还有待深入。进行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的探究不仅可以有效地解释词义,而且对汉语词汇表义特点的进一步认识也有现实意义。本文就"对象"这一复合词的理据进行考释,揭示其内部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汉语属词根语,句法构词是最重要的构词方法,偏正型又是其主要类型之一,然而偏正型复合词的语素组合形式很复杂,有的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的组合形式相同,但组合关系往往并不一样,容易混淆,需要研究区别。例如动语素(V)与名语素(N)组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中的94个“VA”型动补关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讨论总结了该类复合词的前一个动词性质的语素与后一个形容词性质的语素的语义关系,以及该类复合词的语义能否从两个构成成分里推导出来这样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词根与词根复合构词是现代汉语合成词的主要构造方式。词根之间相互结合的时候,以语序为手段,前后语素的意义发生碰撞,于是形成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方式。复合词内部的语义关系和结构方式跟短语、单句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和组合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联合、偏正、补充、支配、陈述、连动等类型。这种一致性,是现代汉语的一大特征,也是我们分析复合词构造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我们可以仿照各种句法关系的格式,分析词根之间意义上的搭配方式。换言之,我们要以词根的意义为径,以句法关系为纬,全面分析,从而判定复合词的结构方式。这里必须兼顾复合词的基本意义和与基本意义相关的字面义,即词根与词根按照这种结构方式融合而成的意义必须跟整个词的基本意义或字面义相吻合,至于复合词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可以不予考虑。例如: “洞箫”,“洞”是“物体中间的穿通部分”,“箫”是“一种长竹管做成的乐器”。这两个语素按照“洞”先“箫”后的顺序结合成词,它们的组合意义就是“没有封底的管乐器”。“洞”这个语素修饰限制“箫”这个语素,与句子的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相似,因而它是偏正式复合词。  相似文献   

19.
论今文《尚书》复合词的特点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复合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复合词多。汉语复音化的驱动机制如何,向少讨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的复合词进行专题研究,概括其特点有三个:①词类具有多样性;②词义具有单一性;③词形具有变异性。总结其形成原因也有三个:①词组的结构紧缩化和语义的抽象化;②词义表达的精确化;③组合构形的无限化。本文的研究对于汉语复音化驱动机制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皆具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菁 《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94-195
本文以《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中的94个“VA“型动补关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讨论总结了该类复合词的前一个动词性质的语素与后一个形容词性质的语素的语义关系,以及该类复合词的语义能否从两个构成成分里推导出来这样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