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10,(7):44-47,109
李汉荣的作品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善于从大自然、生活中发现美。并用灵动的生花妙笔表达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他的散文大多通过对美好生态的诗意勾画、对人与自然对峙现实的揭示以及对和谐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保护环境、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有人把它的散文称为“生态散文”。如果你用心去感受。透过他的那些文字。体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之中。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般的韵味: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所打动.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2.
许雪萍是当下广西诗坛实力派青年女诗人。作为很有个性的"草木诗人",对大自然的诗意捕捉——在大自然的诗意抒情中,建构诗人的生命意识、追寻和探索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命的家园,这是许雪萍诗歌的主要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3.
敬读自然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比如说融入自然,找些养心怡神的好书来读,沐浴在大自然的圣光灵影之下,游曳在鸟语花香的草丛之中,去感受那些源于生命与灵魂的不朽之作,并且按照心灵的吩咐而诗意地栖居。这是不是一种率真而见性的智性阅读呢?尤其是人在现代都市里生活,四周被水泥钢筋混凝土围困,走在街上呼吸着汽车排放的尾气,  相似文献   

4.
读鲁勃佐夫     
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鲁勃佐夫(1936-1971),前苏联俄罗斯抒情诗人。他以抒情短诗著称,笔触细腻,格调清新委婉,于平淡常见的事物中发掘诗意,善于捕捉瞬间的内心感受。回忆往昔、眷恋故里、怀念母亲、描写大自然以及人的生死、爱情等,都成为他抒情的主要题材。他的诗风纯净、优美、婉约、自然。他被看作  相似文献   

5.
废名是小说家 ,也是诗人 ,他善于用诗人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富于诗意的细节 ;他又是禅学家 ,喜欢在大自然中凝神冥照 ,感悟生命。因此他的小说有着与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相似的风格 :清远幽静 ,平和冲淡  相似文献   

6.
曹文轩是一位古典风格的现代主义者,他的小说接续的是起始于废名、大成于沈从文、后继于汪曾祺的京派血脉。他的京派特征主要体现在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平民主义的文学观和诗意的抒情体样式三个方面。他对乡村中国的诗意书写隐含着探求民族品格的消失与重造;平民主义的文学观使他善于发掘并诗意地抒写普通人生命的庄重和坚忍;而他诗意的抒情体样式,主要是通过纯情主人公的塑造、诗画相融的自然美景的描绘和童真、诗性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济慈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受到文学界的普遍关注.用生态批评来解读和剖析济慈的诗歌,可以发掘出其中更多的意蕴.同许多浪漫主义诗人一样,济慈崇尚大自然,用心灵感受大自然,也希望能在大自然中隐遁自己;但他的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的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完全一致,他认为有了人的印迹,大自然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大自然被现代工业文明所破坏、人性异化、生命枯竭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自然本色的推崇。在劳伦斯的笔下,大自然给人以生命活力,性使人的生命得以复苏。大自然与性,成为人类生命活力的源泉。生命活力之美就是自然之美和性之美,因而对于大自然与性这一自然本色的推崇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精华所在。劳伦斯对自然本色的推崇与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性的独特的认知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朵野花陈梦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1929年1月(选自《梦家诗集》)一片风景便是一种心境。大自然中,鲜花遍地,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人们根据自己的独特观察和感受,可以有很多别致的咏唱。陈梦家这首诗,通过对一朵野花的孤独和短暂生命的观察,领悟到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真谛。诗一开始,便是感叹这朵野花在荒原上孤独地开,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体现为作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诗意描摹和审美观照,强调天人合一、同生共荣、互养互惠的亲和关系,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继承的结果,同时又彰显出接受西方现代精神文明及人类终极关怀意识的现代特质;它虽不是自觉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但却透露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整体意识,而这恰恰孕育着中国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和其学生塑造灵魂的过程,语文的情感就是生命的美,语文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慧,语文的深度就是生命的深度。朱光潜先生说过,所有的纯文学是诗意的,读韩军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即给你诗意的感受,对生命的虔诚,对语文的思索与厚爱,足显韩军对语文教学的虔诚,下面笔者谈一谈对这位名师的理解。一、个性的张扬、为人的自谦在韩军老师自我解说中,他写了这样的话语,"先  相似文献   

12.
来稿摘编     
创造诗意的课堂储广林(江苏江都):诗意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诗意的课堂,强调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课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诗意的课堂,就是把教师对新课程和教材、对学生的理解、感悟及人生的经历,把学生的需要与意愿,把沟通的时间、地点、方式……都浑然天成地集合在一起,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诗意的课堂,就是让孩子走进诗意的天空,在师生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激情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看过一则报道,在校长的策划下,福建省泉州市七中发出了"未来7天,泉州七中落叶不扫"的倡议,全校由此进入了"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师生信步于大自然馈赠的金黄色地毯之上,聆听脚踩落叶的声音,感受着校园的诗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一个意味深长、价值非凡的创意,实在值得我们点赞!发现生命之旅。春秋代序,花叶枯荣,大自然总是用它的色彩、声音、形态,用它独有的方式,向人们呈现着自己的状态,显示着生命的过程。校园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8):21-22
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即使不是诗歌课,也有诗意在流淌。语文课堂是学生生命流动的课堂,是教师生命流动的课堂,更是师生生命交融的课堂。当教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课堂,并点燃学生的生命,共同燃烧,共同感受种种崇高的感情的时候,诗意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王崧舟老师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倡导的"诗意语文",在小语界形成了一派"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教学风格。他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用诗意语文谱写了他独特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痴狂的情人,他对自然的爱,缘于他对自然的特殊感受,因而他的诗极富听觉和视觉的真实,没有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因此,他的诗更倾向于自然主义,自然才是他的生命源泉和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7.
巴金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星星是母亲,是朋友。在星空下,他感觉温馨、亲切、甜蜜、惬意,所以星星、星空就变得像有生命似的。文章通过比利时小雇员、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以及"我"面对星空中的星星或默默的哀诉,或诗意的赞叹,或深情的感悟,表现出"我"对"爱"的感  相似文献   

18.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以自己对自然独具的感悟能力,创作了别有诗意的自然颂歌,从而“构成了英国自然主义最令人赞叹的发展阶段之一”,他的诗歌也成了“英国自然主义最美丽的花朵”。济慈惯于在自然中静观默察,感悟大自然生命纤维的律动,进而把握生命存在之真,捕捉在自然中隐藏的永恒生命之美。作为一位诗人,济慈对理论观念和理论思维并不感兴趣,他注重于对生活的感觉与领悟。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要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思维的生活!”说来也怪,在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所有感觉功能中,“济慈在所有这一切感觉领域都有极敏锐的禀赋”。…  相似文献   

19.
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充满浓郁的诗意。语文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诗意情境,在对话中收获诗意感悟,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盎然,勃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诗人,罗门是和社会同步的。自从一九四九年他以第一首诗《加力布露斯》被纪弦用红字刊登于《现代诗》季刊步上诗坛以来,他就一直透过社会、自然和时代,“追踪着人的生命”。而他的《语路》,也一直与他的“心路”并行——用他的话说:“我的语言是我的生命通过‘现代’的时空位置,对人存在于‘都市’与‘大自然’两大生存空间所遭遇到的‘生死’、‘战争’、‘性’与‘永恒’等重大生命主题予以沉思默想,所发出一己的独特的声音;同时也更企求这声音,必须与人类原本的生命相呼应。”从他一九八四年七月出版的《罗门诗选》,以及此后他所发表的诗作来看,城市诗似乎占了很大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