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及其观念,最初是以情志为本的,与西方的以事件为本大异其趣。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情"的范畴被反复提出讨论。首先,刘勰突出提出"情"的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反映出他的折中主义思想倾向。其次,刘勰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情以物兴"是情感从外物移出到作家的内心的过程,"物以情观"则是情感从作家内心移入到对象的过程。从"物感"论到"情观"论,恰好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中华古文论中"情观"论,因此我们应对刘勰的"物以情观"的理论以更多的关注。再次,中华古代诗歌作为情的表现,需要把情客观化,因此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就不自觉地创造出赋比兴三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刘勰对"兴"特别重视,且认为兴才是诗的本质所在,汉代以来的辞赋家重视"比"而不重视"兴",是"习小而弃大"。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诗歌或整个文学的规定有三个序列,第一序列是"道",第二序列是"情志",第三序列是"辞采","情志"作为第二序列中心,上可推及到"道",下可联系到"辞采"。因此,"情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很重要,属于本体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183;物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183;知音》)这就是说作家创作是因物触情,“情动辞发”,辞发而吟志。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苏珊&;#183;朗格曾说:“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而成的可见可听的形式。”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表现了人世间诸多美好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感情引入作品中去呢?本文就散文课堂教学的楔入方法——情感移入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勰"感物吟志"说和柏拉图"摹仿"说处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文明传统中,对它们的异同比较能看出中西文论的基本差异和共同趋向。它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或侧重对主体情感的表达,或注重对客体本质的追寻。与此同时,它们也有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对诗歌和艺术功用的理解,以及它们各自学说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用极精炼、形象的话言来抒情写景、状物言志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没有真挚丰富的感情就没有诗歌的创作;没有真实高尚的思想,也不可能写出激动人心的诗章。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诗作者所抒发的真实的高尚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刘勰提出了对后世影响颇大的"感物吟志说",这是他对中国诗学的独特贡献。本文将结合其他篇章对它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把握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简单地认为古代文道论中缺失主体地位的现代看法是极不准确的。刘勰的"文以明道"观是中国古代"文以载道"理论原型的第一个明确体系,也是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文道关系中的创作主体问题。刘勰大量论述了心、志、情在创作中的作用,通过"原道心"与"原道"相勾连,通过"志与道申"将志道相贯通,通过"为情造文"将情道相统一,可以将其命名为建构了文道关系中的"情志主体论"。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感受的民族,因而在触物兴情方面有着特殊的敏感,常常因客观事物而触发主观的思想情感,这便是所谓的"感物吟志"。的确,情感的喷发,思绪的纷发,必须有一种诱发物,而物象的变异最容易触发人的情感思绪。天边一声雁唳,河畔几丝新柳,路旁几株春草,都可以打动人心,引起无尽的思怀。"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随季节的变迁,慨叹时光流逝,由万物的变化,引起纷繁思绪。中国诗词中的思想情  相似文献   

8.
谶纬在东汉盛行一时,魏晋南北朝时仍有相当的势力。纬书中包含的奇特的想象、丰富的辞藻等,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谶纬还对后世文学理论影响甚大,钟嵘的诗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谶纬影响:在诗的起源方面,他的"物感说"不同于传统的讽谏教化论,而是在纬书"物感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对诗歌地位、作用的认识上,钟嵘弱化了传统诗论强调的教化作用,将诗与自然万物联系,从诗在天地万物中所处的地位上论其作用,带有一定程度的天人感应色彩;在诗歌抒发情感方面,钟嵘表现出与传统诗论更大的不同,很重视与"志"、教化无关的怨情,这是对纬书"诗含五际六情"、强调诗歌抒发情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诗人通过遣词造句、写景绘人、运技使巧来表达自己的意趣、情感,有的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含蓄隐晦;有的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直白浅露。而"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我们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一、读题目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如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在古迹、古人名后加  相似文献   

10.
正刘勰《文心雕龙》里有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此句流传甚广。但此句的后半句许多人不知道,"我才之多少,将于风云而并驱矣!"简单地说,前两句是强调无论写山还是写水,都要有情感;后一句则强调同时要能够再现客体的物貌特征。写作既要抒发主体的情、理、志、气,又要描摹客观对象。刘勰归纳写作路径为两种:一种是"为情而造文",另一种是"为文而造情"。直白地说,一种是外在的风物触动了自己的情感,因而提笔写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以文学方式记录着中国古老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诗歌源于民间,是情之于动的产物。当诗歌中的情感与时人产生共鸣时,最终上升为集体情感,成为一种情感的表征。葛兰言从"异文化"的视角,将《国风》各诗篇的主题加以概括,提出中国古代歌谣不含任何个人情感,而是一种风俗习惯的表现的论断,形成一种异于中国传统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称得上是一位兼擅诗文的作家。据陈杏珍、晃继周点校的《曾巩集》统计,曾巩有古诗192首,律诗252首,合计443首。这些诗歌,形式多样,不乏佳篇。其诗既不同于苏舜钦的粗犷豪放,也不类于欧阳修的平易流畅,更不似苏轼的浪漫恣肆与王安石的峭拔雄健,而是继承了梅尧臣的平淡、朴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忧喜哀乐感激怨怼之情”,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一、拼击时弊,直抒胸臆诗,必须有感而发。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曾巩的诗歌有着充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感情,有不少  相似文献   

13.
怎样提高对诗歌的欣赏力?《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在这里,刘勰指出提高对诗歌欣赏力的关键,一是“入情”,是“见其心”;二是“沿波讨源”,使幽隐的显露。因为作者的创作,是由于“情动而辞发”,在“情动”中还含有他的“志”,是情志结合的。读者只看到作者的文辞,要通过文辞了解到作者的情和心,即作者的情志,才能提高欣赏力。作者的情志,不一定在诗里明白说出,  相似文献   

14.
《情采》是《文心雕龙》下半部的纲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了文章写作中应遵循的创作规范。刘勰以"情"(质)指称文章中的个人感性情绪和理性思考,以"采"(文)指代声律辞藻等一众写作技巧,以及文辞的扼要精炼。具体来看,刘勰将文章写作划为三个层次,一曰"质文并重",强调文章写作中内容、形式应相辅互济,不可有所偏废;二曰"先质后文",昭明内容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主张文采形式要为思想内容服务;三曰"为情造文",申明思想内容应出乎真情,辞藻文采应恰当适度,并强调设立正确的规范来表达情感,使文章既有文采又突出思想情感,既为情造文又臻于文质彬彬。  相似文献   

15.
谈抒情     
什么是情?情,就是感情。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故刘勰说:人禀七情。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可说是人们的基本感情。它是人们的心理活动。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确是这样。我们热爱共产党,是因为她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幸福;我们痛恨反动派,是因为他给我们制造了痛苦灾难。可见情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作用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反应。也如刘勰所说的“应物斯感”,即人接触到外界事物必然有感受。因此,正确地说,感情应是主客观的结合物。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客观世界,彼此相互作用,获得成功就喜悦,遭致失败就哀伤。人们写文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客观世界),而且是有意而写,有感而写。所以刘勰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是  相似文献   

16.
诗言志,志含情。在诗词艺术创作中,情不能抽象地表达,当人们对外物动之以情,往往与客体——景(含人和事)相伴相生。诗人的主观情志只有与诗中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相结合,造成生动感人的形象,并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才能完成其为诗歌主旨服务的任务。本文对情景交融的形式和规律及古代诗歌批评史上的有关经验和争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缘情解诗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是诗人情感的外化。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即言诗缘情而发,文辞绮丽优美。读懂诗歌的关键,就是要读懂诗人的情感。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含蓄性、曲折性、模糊性等特点,了解诗歌隋感的这些特点,对于读懂诗歌极有帮助。笔者拟以一些高考诗歌为例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18.
"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物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物哀"观表明日本审美观念与直观感受、感性认识相关联,重视人的感情态度,突出悲哀之情。"物感"观表明中国审美观念与哲理思考、理性意识相关联,注重情理统一。"物哀"受"物感"的影响甚大。二者的共同点是事物形象与内在感情的交融,物象触发情感,情感移注于物象,达乎情景融汇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因此,诗歌的美学特点在中国文艺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古代西方把对外物的模仿作为艺术的根本法则,中国诗论则强调作家要抒发内在的情志。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增长,也提高了人们对文艺表现情感这一美学法则的认识水平。抒写情感是此时“人的自觉”对文艺的美学要求。生活在齐梁时代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继承了魏晋以来重情的传统,始终把“情”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除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以文学方武记录着中国古老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诗歌源于民间,是情之于动的产物。当诗歌中的情感与时人产生共鸣时,最终上升为集体情感,成为一种情感的表征。葛兰言从“异文化”的视角,将《国风》各诗篇的主题加以概括,提出中国古代歌谣不含任何个人情感,而是一种风俗习惯的表现的论断,形成一种异于中国传统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