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对学生的写人作文进行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形象,首先不知道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其次是不知道哪些动作能反映出人物特点。针对此现状,我们以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的人物动作描写片断为切入点,进行教材重组,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方面的积累,从中发现一些动作描写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介绍了如何提高小学生在写作当中的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写作技巧,详尽阐释了小学生在写人记事的作文当中对于细节描写能力的提升途径。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细节描写当中所蕴含的无穷吸引力,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通过修辞的应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表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一一阐述,以此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人记事能力和细节描写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岩  孙仁国 《中国教师》2014,(4):38-39,49
<正>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写作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能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对人物、景物、情感这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人物描写则是主要内容。人物描写教学可以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着手,逐层为学生拨开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的日常作文写作中,第一,我们要学会加入动 作描写。第二,不仅仅是加动词,还要把动作描写具体。第三,要能够描述人物的连续性动作的特点。第四,动作描写还要符 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等。第五,作文中的动作描写,也不仅仅 需要动词,还需要修辞。第六,加入其他描写,使形象更加 丰满。  相似文献   

5.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让其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以说,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下面对人物动作描写略作阐述。一、动作描写类型:单一动作描写和动作群描写1.单一动作:重笔特写凸现人物个性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  相似文献   

6.
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对动作的描写普遍缺乏具体描写,不够生动形象,显得枯燥、单薄,以至于写作字数等不能达到要求。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动作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难以有效指导,学生也无法可依。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把动作描写得更加具体呢?这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方法具体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也就有法可依了。  相似文献   

7.
记叙、描写不够具体,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因此,指导他们写具体,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怎样指导学生写得具体呢?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八种方法:(一)读书模仿法——课文中有许多写得细致具体的片断,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写作练习的实际,有选择地模仿。有些课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起到启迪、示范作用。如学生练习写人物的动作时,可参考《景阳冈》中武松打虎那一段描写;练习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就可借鉴《穷  相似文献   

8.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记叙事件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将人物的动作一一描写出来,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性格,将事情的经过描述得更具体,而且可以再现当时的画面,将读者带入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动作描写可分为连续动作描写和同时动作描写。  相似文献   

9.
《少年读者》2009,(7):86-93
法宝揭秘 人物描写是为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服务的。要深入理解写作意图,就要弄清楚人物描写五种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通常要通过细节描写采表现,细节最能表现一个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就是特点)。所以抓住每种描写中细节方面的信息,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要求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重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学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学生的写作现状却是习惯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简要的概述,没有具体生动的描写,没有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人物形象单一干瘪。为此我在高一年级做了一次作文课的尝试:以自己班里的一位同学为写作对象,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并以此特征作为文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作文批改时,我发现有  相似文献   

11.
《俗世奇人》是作家冯骥才的优秀短篇小说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故事、品人物,利用一篇篇文本,引领学生聚焦外貌,拆解动作,捕捉心理,体会描写手法,唤醒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写作动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写作,享受写作,使学生作文里的人物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写作技能 1.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观察细节。不少范文的细节描写,会让学生深感观察生活细节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重视。例如,动作描写,就要写出人物在具体事件或事情片断中“怎么做”,以此表现其思想性格。  相似文献   

13.
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描写为主,常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展开描写,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结合写人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引领学生走近人物,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品读人物形象,同时能让孩子们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真正达到读写结合。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是描写人物的单元,包含《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等课文。下面,我将以这一单元为例,谈一谈如何依据文本的特点,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目标:1.学会认真观察,抓住人物特征。2.学会运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特点。3.善于选取典型事例,以事写人展现人物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审题指导:七上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要指导同学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还要写出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时以事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可见,动作描写在学生习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动作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性格、气质,为文章增色。而学生作文中的人物动作描写常存在粗制滥造、随意应付等问题。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微小的动作描写这一方法成功刻画人物,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教师可尝试从观察、选词、用词、修辞、多角度描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训练,进而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对笔下人物精雕细琢的好习惯,让人物活灵活现的烙印在在读者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6.
<正>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同学着重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却忽视了心理描写。其实,描写人物的心理,往往更能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记叙文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  相似文献   

17.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动作描写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记叙文写作中,神态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牵涉到人的整体形象,如眼神、动作、肖像、服饰以及某些生理特征等的描写。这些描写往往饱含着作者的爱憎感情,通过人物的一颦一蹙的变化透视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缘起“假的”事件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写出人物个性》的作文指导课。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生习作之前,采用病文示错和范文纠正的方法,让学生在评议与比较中明确写作要求:肖像描写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性格;语言描写要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动作描写要细致、传神,避免概述化;心理描写要形象化。最后设置练笔环节“我写你猜”,即运用一种或多种描写方法写班里的一位同学,写后大家猜。  相似文献   

20.
【写作指导】动作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老舍先生是小说大家,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他告诉我们一个塑造人物形象的秘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立起来。那么,怎样的动作描写才算是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