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重庆各区县方言调查,发现重庆方言各地区f、h混用情况不一,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晓组遇合一等字混入非组;非组字全部混入晓组字;非组字在拼读韵母[o]前混读为[x],晓组字在韵母[u]、介音[u]前混读为[f];晓组字在韵母[u]、介音[u]前混读为[f];晓组、非组字混读无明显规律。f、h混用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f、h听觉相似度比较高,受韵母u、介音u的影响,受地理、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多数官话方言中,中古见晓组二、三、四等字的声母因为受到介音i的影响大都发生了腭化,但止蟹摄合口三等字、宕摄合口三等字、通摄合口三等字的声母依然保持中古的[舌体][+后]辅音声母k、k^b、x。通过官话方言与个别吴语比较认为导致这种例外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这几摄字介音与韵尾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丹江口市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其语音系统与普通话接近.特点在于声母无翘舌音、鼻音;韵母u介音部分丢失,后鼻音大部分变为前鼻音;声调入声字派入与普通话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等i介音”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介音i是现代汉语各方言音节结构中共有的语音成分,它的来源与中古音的“等”密切相关。中古开口三、四等韵是现代汉语i介音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中古开口二等韵的牙喉音声母字,如“家鞋教闲咸巷瞎”等,在北方官话区大都产生了i介音并引起声母腭化,而在南方各方言区则大都未产生i介音,或者至少在白读中尚未产生i介音。例  相似文献   

5.
张洪蕾 《文教资料》2012,(27):134-135
在单县方言中古知系合口字部分读唇齿音现象比较特殊,但以往研究不多。本文的主要结论:1.单县方言中古知系合口部分字读声母[f]是中原官话同类现象的过渡;2.单县方言[f]的分布与周边及周边方言有同有异;3.单县方言知系合口呼字没有成系统的读唇齿音声母是外部接触和内部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喀什新派汉语方言有许多文白异读字,这些文白异读字的语音来源各不相同,分别来自中原官话关中片、甘肃兰银官话和北京官话。经研究表明,喀什汉语方言仍然属于关中官话南疆片,但北京官话对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从文白异读字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7.
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它与普通话比较的主要语音特点是:有[n,l]两个声母,有舌叶音[t∫ t∫h ∫],没有舌尖前音[ ts tsh s ]、舌面音[tc tch c]和翘舌音[h];韵母44个,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阴声韵母像普通话;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舒声的调类像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陕西方言对知照两系及日母逢入声薛药觉韵有关字的读音问题,其中牵扯“说(~话)”字以及“卓戳硕若”等北京翘舌音声拼[uo]韵母字的读音问题。“说”字在米脂等处读作入声,关中以及陕南山阳等处读作阴平调,陕南的西南官话读作阳平调,白河方言读作去声调,商南读作阴去调。“说”字的声韵组合很复杂,例如关中方言区西安等。“设摄涉赊奢”等字同音。陕北晋语以及宜川等处亦如读本文所讨论的“卓戳硕若”等字,关中多数方言点读这些字为平舌音声母拼以[Ц]为介音的音节。蓝田等处“卓戳硕”等字读作平舌音声母。  相似文献   

9.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也没有入声。所不同的是普通话是"入派四声",而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则是"入派一声"。本文主要分析了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0.
巫山县隶属于重庆,巫山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次方言区中的成渝片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去[t 'y]而在以县治巫峡镇为代表的巫山方言中读为[k'ie]或[t 'ie]。  相似文献   

11.
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划分方言区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县方言(碧口话除外)属于中原官话,特点是古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碧口话属于西南官话,特点是古入声字今全读阳平。从古入声字在文县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比例可以看到文县方言的过渡特征。调查的方言有:城关话、玉垒话、范坝话、碧口话以及中庙话。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2007,(2):114-114
一、山东方言的归属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相似文献   

13.
河北宣化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拼合关系上。声母:全浊声母清化,不分尖团,知庄章声母多混,蟹摄开口一等二等文读为零声母,白读为[η]。韵母:[εi]、[uεi]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i]、[uai],[]、[u]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n]、[uan],韵母没有[n]韵尾。声调:古平声清字,无论清浊,今宣化方言均读平声,不分阴阳调;古入声字在今宣化方言中仍有部分读入声。拼合:开口呼韵母拼合能力最强,撮口呼韵母拼合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4.
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划分方言区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县方言(碧口话除外)属于中原官话,特点是古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碧口话属于西南官话,特点是古入声字今全读阳平。从古入声字在文县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比例可以看到文县方言的过渡特征。调查的方言有:城关话、玉垒话、范坝话、碧口话以及中庙话。  相似文献   

15.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郴州地区汉语方言的韵母,和北京音比较,多数相同.例如:单韵母:a[a]、O[O]、i[i]i[J]、u[u]、(?)[y]没有北京音的央元音e[?] ,而有舌前次高正则元音e[e].没有北京音的舌尖后不圆唇i[∫].复韵母:鼻韵母:没有北京音的  相似文献   

17.
实地调查并描写绥宁汉语方言假摄字的读音,探讨假摄各种音值的演变情况,并区分相关读音的层次。其中,开口二等读合口与开口三等读i是假摄读音中比较特殊的音变,麻韵开口二等读合口是上古二等介音r的遗存,二等介音普遍经历了r>?>?的演变过程,?可以唇化为u。麻韵开口三等读i是因为发生了ia>i?>ie>(i?)>i的高化音变。  相似文献   

18.
资源县地处湘桂交界地带,语言状况复杂。作为当地权威方言的资源话属湘语,同时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舒声字基本保留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不送气,古全浊入声字部分清化;果摄一等基本读[o];遇摄主要读[y],少数读[u];咸山摄开口多读[i]或[an];深臻曾梗四摄开口三等多读[in]或[n];共四个调类,入声调类消失,上、去声不分阴阳。  相似文献   

19.
散居于陕西宁陕县江口镇内的江镇、江河、沙坪、冷水沟、新铺高桥等村回民方言,体现了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深度接触,其主要特征是知系合口字除少数还保留着pf组唇齿音声母读音外大部已读组声母,与■和以■为介音的韵母相拼。  相似文献   

20.
平度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青州片,具有北方方言的基本特点,与汉语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同有异。本文初步探究平度方言语音上的基本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于平度方言的认识,根据方言调查字表,共总结出声母28个,韵母36个,声调3个(阴平[214]、阳平[53]和上声[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