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罗生门》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两个译本相同的地方,说明文学翻译不能离开原文,它是"不逾矩"的;通过对比两个译本不同的地方,说明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它是包含了作家的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主动句和被动句,由于两种语言自身特点的差异,英语中的被动句使用率远远高于汉语。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英语被动语态进行恰当的转换显然是必须的。本文将以《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为基础,对一些常见英语被动句及其汉译方法进行分类探讨,以期通过直观的翻译实例,使读者对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策略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对英汉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国内外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这一时代发展过程中特定的语言现象.认为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语言的现象和特点,找出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网络语言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5.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著《喜福会》一经问世便轰动美国文坛,随后被翻译成35种语言,还被拍成电影。《喜福会》有六个中译版本,由此可见《喜福会》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国内学术界主要从文化身份、母女关系、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等角度来研究《喜福会》,对《喜福会》翻译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分析《喜福会》的两个中译本,探讨叙事学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认知科学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为分析文学文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圆圆曲》涉及明清交替之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爱情等主题,因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成为世人关注的经典名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圆圆曲》巧妙运用隐喻、转喻、原型范畴理论为诗歌艺术特色的突出和主旨的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法对英语存现句只是一种规定性的、静态的描写,侧重于英语教学.而认知语言学则把语法现象看成是人类认知方式在语言当中的体现.象似性、原型理论和语法化的观点对英语存现句的分析体现了语言与人类思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由于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借助优秀的翻译,实现对外传播。本文在对比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赏析老舍先生的作品《养花》及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本,深入分析汉英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并探究汉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江楠 《海外英语》2013,(6X):20-21
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必不可少,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阐明了如何将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初中英语被动语法教学中。从而进一步证明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并归纳语法知识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思想的修辞手段,与身体经验紧密联系。笔者对汉语、英语中有关“吃”的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角度对其做了讨论分析;通过阐述它们的体验特点,支持了隐喻具有体验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存在句是英语和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句型,存在句的结构独特,一直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句型。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对英汉存在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和译者主体性内容对中国书籍出版社《野性的呼唤》中译本进行研究解读.研究发现,生态翻译学理论和译者主体性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三维"转化要求可试图从语言层面连贯性、逻辑层面合理性以及文化层面理解性等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译文主体性进行评价与解读,最终期望以更加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本框架,对英汉两种被动句进行对比,找出英汉语被动句产生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4.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隐喻翻译的研究也随之增多,然而隐喻本身所带有的源语言文化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旨在以老舍先生的《茶馆》为例,从认知角度下探讨隐喻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戏剧作为一种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的独特文学形式,不仅可作文本供读者阅读,亦能被搬上舞台让观众进行视听欣赏。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可表演性原则认为,戏剧的表演比阅读更为重要,要求译者考虑到演员表演的需求以及观众接受的需求。在可表演性原则的视角下比较莎剧《捕风捉影》梁实秋和方平两个中译本,有助于探究戏剧翻译对舞台表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隐喻研究是近年来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关于鲁迅短篇小说《药》的主题揭示,大多数研究者集中于以情节、人物形象、场面为出发点,从文学角度进行分析评介。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药》主题思想的文章非常少。因此,利用隐喻认知理论,对《药》中的"人血馒头"的隐喻及其生成机制的分析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7.
外语学习与研究中,动词时态一直是一个热门问题。英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所以在语法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不论在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可以确定一系列可比的层面,在这些层面上得对应性便构成了英语和法语动词时态可比性的原则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二语习得者运用第二语言交际和表达的基础,因此词汇教学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本文拟从认知语言的视角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进行探讨,旨在基于二语习得者的认知特点,改进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者词汇记忆以及输出,促进学习者习得词汇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7,(3):102-108
现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发生了诸多变化,表现在既有性别上的不同,又有书面语与口语上的差异。在此背景下,透过具体译本的分析检证来考量第三人称代词所发生的实际性变化及分析其变化过程,在翻译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四种版本的《罗生门》中译本,第三人称代词的特殊之处以及译者处理时发生的种种策略上的变化无疑是比较研究的理想文本之一。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人称代词在译介过程中如何被彰显出来,又如何在自身的变迁中作出妥协与忽略,最终呈现出光与影般的错落关系。进而通过此事例研究为包括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在内的第三人称代词整体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使用情况提供参考,也试图窥视到第三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发生变迁的某几个侧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海观译本、黄源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采取了何种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动态顺应不同因素并做出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