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解造词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修辞造词的方式.其存在并流行的理据主要涉及两方面:语言本身内在的理据、社会文化方面的外在理据.语言理据包括语义别解、语法别解、语音别解、字形别解,其社会文化理据包括一定的逻辑基础、“陌生化”的美学特征、凸显个性的时代文化以及网络媒介的助推.在新词语规范中要注意避免别解造词的低俗化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2008和2009年网络流行语意义的基础上,按形象、特征、关系、修辞、语源五类分别讨论了网络流行语的生成理据,首次提出了造词理据没有而流行语独具的特性型、仿语型、反语型、拈连型。这显示了流行语的生成理据与造词理据的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汉语"马"词群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丰富的一个词群,对其进行造词理据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剖析"马"词群的造词法。在这些造词理据中,单纯词使用的是同源性造词理据和模拟性造词理据;合成词表现出来的是直接性理据、相似性理据和相关性理据;熟语中,成语的造词理据是典故性,惯用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歇后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谚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元刊杂剧三十种》里的三音节词主要是ABB式,在考察文献的基础上,根据A与BB之间语义关系的疏密分为1+2型、2+1型、1+1+1型,并根据造词理据将这些词分为主谓式、并列式、补充式等9种语法关系。描写了BB语法化的过程,指出BB在A与BB形成述补关系时语法化。对非重叠式三音节词,分析了ABC式、前缀式、后缀式等词语的造词理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选取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女性称谓词,立足于古代女性称谓的语料,从语言学角度描写该类词汇的特点,通过分析其造词理据,对该类词汇系统进行恰当的分类整理,对构词特点进行说明,探讨其词汇的语义特征,同时阐释其中的文化现象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X”词族的词义解说,以及对“海X”词族名词的造词方式与词语语义特征的分析,揭示网络词族造词方式分为非组合式和组合式两大类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以及导致其特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日语使用和语、汉语词、外来语、罗马字进行"造词",其缩略形式看似灵活多变,实则有章可寻。从言语认知角度对日语缩略语的构词理据进行梳理得知:在认知范畴,日语缩略语的简缩理据突出表现为熟知度、联想度、凸显度三方面的内容。正确理解日语缩略语的简缩特点,将对缩略语的语义获取及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文首先介绍复合词的定义和分类;其次逐步分析汉语复合词和英语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最后通过对比英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得出结论: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除了语义特征,还有逻辑因素;英语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除了语义特征,更多的是句法关系。究其原因,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造词形式凸显意合原则;而英语则是形态型语言,更多地采用形合的造词方式。  相似文献   

9.
彝-汉语四方方位词的理据同中有异,其理据性的差异与参照物的选择密切相关。汉语四方方位词是一个自足而完整的造词系统。"东"的主要理据是"日、木",而"日、木"的取象则准确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在理据上,彝-汉语"东、西"方位词的差异性相对较小,而"南、北"方位词的差异性较大,并且彝语四方方位词的理据性参照物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如汉语强。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18,(3):74-77
割裂造词是一种古汉语的造词方式,往往被认为是非理性、非解释性、非理据性的。从割裂造词的韵律要求出发,探求其成因及其理据,并从丰富词汇和隐含意义两个方面对割裂辞格的修辞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造词理据词语的造词理据指词语的物质形式与所指内容或意义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造词理据的选取往往能表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表现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显著特征。②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③表现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给某一事物命名时,选取事物的不同特征,或者命名者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及观察角度不同,并将这些作为理据,就会相应地选用不同的语素,从而出现不同的词形一个民族的语言高度凝聚着民族文化,而这种文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各自不同的词汇系统决定了它们具有彼此不同的词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其不同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造成了英汉相应的词在词的音义关系、词义范围、词的搭配以及词的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英汉相应的词之间只有一种部分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词义如何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正语素均来自上古汉语的7390个偏正双音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追寻它们的造词理据,可以探讨汉语词义传承与发展的机制。根据偏语素造词时发挥的功能,偏正双音复合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语义析出、语义分化、语义统括和语义描绘。这四种类型带有汉语母语者对汉语词义及其内在语义结构的深刻理解,在传承义位、分化义位、区别词汇、统括下位词、描绘语义等方面各有作用,以经济化的区别手段实现语义明晰化的目的,解决了汉语词汇在单音造词阶段“单不足以喻”的困境,推动汉语词汇系统由单音格局向双音格局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4.
日常口语和网络语中"敢不敢别X"结构使用颇多,并且独具特色。这一结构根据其所处的不同语境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最终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文章从"三个平面"的语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释,具有祈使和感叹等语义,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其形成的理据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楚语区的先民造词前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几种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属种、同位、对立、重合等。造词理据表现为:根据事物的形态特征、颜色、构成材料、数量、功能、生活习性、时地因素、动作方式以及人的感觉等方面造词。造词方法主要有修辞、语法、音义任意组合、简缩与扩展、拟声与谐音以及借名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丽水畲民话为研究范围,从词汇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来源、造词理据和文化内涵,并通过与普通话词汇作的较来探求其词汇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尔雅》的同实异名主要分布于后十六篇。异名理据具有稳定性、多源性与普遍性等特征。正名与异名理据的相同,强化了对同一对象物、同一特征的认识,同一理据也泛化了对不同对象物某一特征的认识。正名与异名理据的不同,显示了非语言成分对异名形成的强大作用。本书异名的产生不是任意的,理据有规律可循,它直接决定了异名的形成是一个自组织的语义系统。同时,正名与异名间有内在的语义关系,理据是其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佛系"是我们目前常见的一种网络流行语,多出现于各类论坛、微博和社交软件中,通常表示对自身或他人的评价。而纵观近年常见的流行语,我们不难发现,"X系"结构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佛系"结构之前还有"森林系""盐系""治愈系""禁欲系"等结构。本文以"X系"结构为研究对象,在阐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句法、语义特征和构式理据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以"本·拉登被击毙"的新闻报道为例,从语相、词汇、语/句法、语义4个微观层面分析英语新闻的文体特征:英语新闻具有图文并貌、字体变换、标点妙用的语相特征,具有用词短小精悍、频用缩略词、临时造词、多用阿拉伯数字的词汇特征,在句法上呈现出多用陈述句、较多的单句成段、句式多变等特征,语义特征表现为标题精炼生动、导语精悍富含信息、正文为"倒金字塔型"。英语新闻的这些文体学特征充分体现了英语新闻语言的生动性、客观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学界有全面否定"联绵字—双音单纯词"理论之势,否定者的主要论点为:作为单纯词的联绵词没有造词理据。然而,词的理据包括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联绵词有外部理据,即语音象似性。联绵词的语音象似性在辞赋中表现最为突出。联绵词在特定的外部语境中,凭借词语相对微弱的语音象似性,由于共同的心理作用,得到传达和理解。汉语受汉字机制的制约太深,每个汉字都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意义,联绵词的分释分用并不能证明其在形成之初即为合成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