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通俗的说就是直接吸收了其他语言的新词语。众所周知,日语中从汉字到词汇到表达,绝大部分受到汉语的深入影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汇来自日语。通过对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多方面的分析,重点探究其对现代汉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语词汇较之汉语、英语等语言中的词汇要多得多,且动词、副词等变化多端,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动词"做、干"的日语表达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每个表示"做、干"的日语动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每个动词既互相关联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动词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郝力 《华章》2009,(20)
"控"是受日本ACG文化影响而引入现代汉语的借词,同时也是网络语言的典型代表.一般用于自称对某类事物有着特殊喜好的人,或活用为相应动词.本文探讨了日语借词"控"的语源问题,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并就此分析了其存在价值.当今时代,受各种文化、次文化及新兴技术的影响,现代汉语词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控"这类典型词的分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汉语词汇正在经历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有大量词汇足用汉语来标记的,这些汉字中,有些汉字和现代汉语意思基本一样,看上去一目了然,比如"学生"、"生活"等;有些词汇则和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比如"大丈夫"、"手纸"等:而有些渊汇,虽然和现代汉语的含义不太一致,但如果从古汉语的角度理解,却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在占代从中国传人汉语的同时,也传人了当时汉字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汉字的含义在中国发生了变化,但在日语中却相对稳定,至今仍忠实保留了古汉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从词汇史的角度来观察“我慢”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我慢”是以佛教语面目出现在古汉语和古日语中,但相对于汉语中的“我慢”意义、用法基本稳定不变,日语中的“我慢”则在江户时代词义、情感色彩得到了扩展,用法上也有所丰富。  相似文献   

7.
李青青 《语文知识》2011,(4):116-118
随着网络热词“X控”的流行,该现象以其特殊的含义和用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X控”进行全方位解读,并以“萝莉控”的含义阐释为例,分析该词语的构词方式和词义识解途径,进而揭示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日语借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化"这样的复合词,但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化"均来自日语.复合词"~化"是由"词干+化"构成.汉语和日语中,复合词"~化"的形态相同,但是意思、用法不一样.不论在意思还是在用法上日语中的"~化"都比汉语复杂.特别是日语中的复合词"~化"有自动词用法和他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日语词语比较汉语、英语等语言都要多得多,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语义"原来、本来"的日语用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个表示"原来、本来"意义的日语近义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词语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的接尾词"中"来源于汉语上古时期的"中"字,之后在日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后置接尾词用法。与此同时,汉语中的"中"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进行"义,但其并没有像日语"vp中"那样,已经语法化。近代以来,日语对汉语影响很深,"VP中"这一结构以一种看似新颖的方式传入中国。"VP中"结构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并且与汉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用法契合,因此得到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借用了相当数量的日本语词汇,除日本社会上产生的新词、流行词及汉语音译的词汇外,还有日本人创造汉字词音译、意译西方语言的词汇和日语借用古汉语词的形体或是在古汉语词的基础上增加汉字意译西语的词汇,并将其赋予新的含义,这类汉字译词和被日语翻新的古代汉语词又被汉语借用过来。  相似文献   

13.
田波 《考试周刊》2008,(8):158-159
本文从现代日语与古代日语"用意"一词的不同含义出发,对"用意"一词的语史作了详细考察.具体来说就是10世纪到14世纪中叶"挂虑"与"准备"两个意思并行使用,14世纪中叶以后,只有"准备"的意思继续被使用.从中日的关联来看,14世纪中叶以前日语中"用意"的意思基本都集中在从汉语传来的"挂虑"的意思上,之后,经历"準備に気を配る(挂虑于准备)".最终形成了日语独特的用法"准备"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14.
词汇一般是指一种语言中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我们可以说"汉语的词汇"、也可以说"日语的词汇"。另外,也可以把词汇的范围局限得更小一点,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乃至某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如我们可以说"鲁迅的词汇"、"大学生的词汇"、"《源氏物语》的词汇"等等。因此,可以从大的范围也可以从小的范围对词汇进行分类。当我们把对象转向现代日语词汇,会发现现代日语词汇丰富多彩,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日语词汇进行分类。可以从哪些基准对现代日语词汇进行分类就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的明治维新过程中,率先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社会、政治相关的名词翻译成“和制汉语”。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将已经被翻译成“和制汉语”的汉字词汇借用到汉语中,这便是近代中日语言文化交流的起点,其中大多数词语也被沿用至今。20世纪后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这期间也陆续有日语词汇被借用或音译为中文。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新媒体发展,日本流行文化大规模进入中国,由于日语中部分词汇比当代汉语中的词汇更加简洁、准确的表达,这些词汇也就被年轻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流用至汉语中,其中包括直接原样借用日本汉字词并保留其词义的“借形词”;通过音译形式转换为汉语但保留原本词义的“借音词”;亦有通过借音或借形等形式融入至汉语,也有词义与日语原词有些许出入的“变义词”,以及参考日语原词使用的汉字或假名,对其加以改变而来的“变形词”等。当代年轻人在网络平台上使用这些日语词汇的现象颇为常见,这些新词对汉语可能造成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我们在积极引进丰富汉语词汇的同时,对于这些新词汇的使用也需要适当管制,确保规范使用,以减少对未成年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字形、词义、用法等方面对《日语教育基本词汇2 000词》中的中日同形词作了分析。特别是针对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的中日同形词,对其在中日文中的词义的不同,以及从这种现象中可以看到的母语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汉语和日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由于这些汉字是被用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中,即使字形相同,由必定会产生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因此,文章也从日语教师的角度对正确认识在中国进行的汉字词汇教育以及中日同形词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词,格助词,敬语等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8.
杜璐璐 《考试周刊》2009,(23):66-67
日语是一门敬语用法发达的语言,这与汉语不同,古代汉语中存在着的很多敬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难寻着踪迹了。可是现代日语中的敬语却是日语的一大表现形式,而敬语的表现形式又有多种,比如说尊敬语、自谦语、礼貌语、美化语等,其中接头词“お”和“ご”的用法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疑问,所以本文对“お”和“ご”的用法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19.
日语原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语中的绝大部分汉字词汇是由中国传去的。日本人民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假名文字、汉字等。现在,其中又有不少汉字词汇传入中国,成了现代汉语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本文就汉语中日语词汇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许多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差点儿"是由谓词性结构"差(一)点儿"词汇化演变而来这一观点,从历时语料出发提出新的看法,即"差点儿"的副词用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争些儿"、"差些儿"的词汇替代,语法化只是起了阶段性的辅助作用,帮助巩固并完善了新完成的词汇替代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