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斌 《江苏教育》2017,(10):27-31
课程基地与核心素养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而且课程基地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价值,又是操作路径,更是实践效果。课程基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通过学科文化、学科知识、学科装备改变学习情境,以环境变化改变教学;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在课程基地以体验发现兴趣、以兴趣焕发激情、以激情进发创造力;通过实际场景的创设和真实情境中问题的处理,强化了跨科学习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呈现了课程基地在核心素养培育上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在学校落地,必须形成明晰的、可操作的"校本化"表达。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教体局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关注学科素养与跨学科整合、减轻学生负担为原则,指导学校围绕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计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其选择性、层次性、实践性、体验性特点,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牢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一直都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端目标,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不断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学科课程统整,优化基础课程,整合资源,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他们以课程统整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打破学科之间固有的域限,以"集体优化课堂"教学范式为抓手,提出课程要实现由"知识技能"向"核心素养"的重心转移,推进课程优化改革实验,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其研究价值如下——1.统整课程结构,拓展育人视野。连云港市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等困难和挑战.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落地生根,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与智慧结晶,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而广大农村则是滋养乡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不断撤并,打破了乡土文化固有的传承模式,导致乡土文化逐步走向消亡,面临断裂危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今天的孩子如  相似文献   

6.
<正>走进众意路小学校园,会看到一楼文化墙上古朴的文字均取自国学经典,如《千字文》《弟子规》《古今贤文》《三字经》等;二楼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展示区,中国功夫、朱仙镇年画、传统服饰、戏曲等展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楼是二十四节气介绍,华夏民族的历史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绵延;四楼是一带一路区域版图,它见证  相似文献   

7.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上位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及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渐进策略、系统策略、传承策略和创新策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部分,课程文化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和主要途径.核心素养理念作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与学校课程观、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设息息相关,更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核心素养理念之下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应该采取更加高效的对策.文章对四种对策进行介绍,以期实现特色性学校课程文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学校价值观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学校价值观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价值观建设存在着观念上不够重视、内容上出现多元与冲突、时代性与民族性不够以及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新时期学校价值观建设的若干建议,如开展学校价值观讨论、通过两条渠道探索学校基础价值、创造性应用古今中外法以及注意加强学校价值观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的生物与环境课程基地坚持绿色学习理念,着力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平台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基地环境建设助推了师生观念更新,课程开发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绿色学习促进了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校文化,尽管学者们的观点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是认为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与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不同,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次文化转型,它包括观念、工具、制度、精神、行为方式等的全方位文化变革,是一次新的"课程文化"再造.只有当课程改革的文化属性被真正挖掘,课程改革的真实意义才会全面彰显.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79):1-2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载体。因此,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是培育学校核心价值文化的最好途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校长具备一定的课程领导力,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课程承载学校文化育人功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通过课程建设来构建学校文化,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发挥教学功能,铺好积累基石 1.掌握词汇,规范语言.儿童最初的语言积累主要是口头语言的积累,其他方面的积累在日后学习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加强.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主要靠模仿习得.在学龄前,他们学习的语言是在和成人交往中实现的,学到的大多是口头语言.  相似文献   

16.
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说,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大家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共同体允诺了安全感,但同时也剥夺了我们的自由。细细体味齐格蒙特·鲍曼的话,使得我们在追求三校托管共同体理想境界的同时,也更能体会到三校托管共同体建设的艰巨性。三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建设学校文化已经成为校长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文化,一般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氛围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组  相似文献   

18.
课程应由“蜂窝煤”走向“井水” 蜂窝煤式的课程指只管自己管道的通畅,而“互不往来”;“井水”则不同,井自身越往下挖掘,水则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学校的课程应像“井水”,相互“渗透”,而不应像“蜂窝煤”,“互不相干”. 学习,原本是在自然混沌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并非严格按学科的知识逻辑来进行.现行的分科教学,人为地将知识割裂,是工业化时代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产物,“批量生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自然会以牺牲个性化为代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企业文化如何在基层落地进行了简要分析,倡导员工自愿参与,倡导规范管理,倡导采取丰富的形式,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电力企业文化是伴随电力运营和管理活动逐步形成的,展示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境界、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因此,在电力系统构建企业文化,对推动电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要让企业文化在基层供电企业“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