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世纪前期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以来,汉语又读字的读音大多发生了变化。国语中具有常用音和又读音两读的字,今多读常用音;具有读音和语音两读的字,今多读语音。  相似文献   

2.
一、“斜”的读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书》认为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在这里读xiā。这种用读古音的方法来求押韵并不可取。虽然有些字(词)典对“斜”字加注一个旧读音“xiá”,但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只有一个读音“xié”,《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也未将“斜”列入两个读音。“斜”读“xiā”是《切韵》和《广韵》音系的读法,普通话与唐、宋时代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别,不必为了  相似文献   

3.
汉语成语中的古音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汉语成语中,有些字的读音与今天普通话里的一般读音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简言之,就是由于语音不断发生变化,而作为成语却为了保存原来的语义而保留着不少古代语音的遗迹。例如“车”字,现在普通话里读成che;而在“丢卒保车”这个成语中却要读为ju。这是为什么呢?查汉末刘熙的《释名》得知:“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刘熙是用声训的办法来解释“车”的词义的,显然有些牵强,但在读音方面却为我们提出一个信息,即:在汉末,“车”字的读音已  相似文献   

4.
所谓同字为训就是被释字和释字相同。《集韵》的同字为训的作用有三种:记录依附于特定句子的特殊读音,记录方言读音,记录方言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汉语成语中,有些字的读音与今天普通话里的一般读音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简言之,就是由于语音不断发生变化,而作为成语却为了保存原来的语义而保留着不少古代语音的遗迹。例如“车”字,现代普通话里读成chē;而在“丢卒保车”这个成语中却要读为jü。这是为什么呢?查汉末刘熙的《释名》得知:“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刘熙是用声训的办法来解释“车”的词义的,显然有些牵强,但在读音方面却为我们提出一个信息,即:在汉末,“车”字的读音已经接近或相当于现代普通话里的读音了。而今天,在成语“丢卒保车”中还要读为jü,是读的汉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多音字在日语中的发音主要是通过统一音读、区分训读来完成的。音读用来表示字的读音,训读用来表示字的含义和词性。与汉语不同,多音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发音基本统一到同一个音,一方面是为了文字的简便认读,采取的人为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汉语的语韵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中的"雨"字的读音和意义历来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读为[yù],用如动词,意思为"落"、"降下";又有人认为读为[yǔ],用如名词。前者为历来教材通用,但是笔者从《十三经注疏》对其的训释,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则以及《诗经》的体例特点考察,认为此处"雨"字读为[yǔ],作名词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8.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的《三峡》)一句中"裳"字究竟应该读什么,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该读"shang",有人认为应该读"cháng"。那么,究竟应该读什么呢?百度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读"cháng"时意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现代汉语词典》里"裳"字有两个读音,读  相似文献   

9.
关于蜀汉后主刘禅的“禅”字,电视剧《三国演义》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读 shàn,而《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中国古代史教学零札》一文中被注为 chán。那么,刘禅的“禅”字到底应读哪个音呢?在汉字演变史上,“禅”原为“墠”,读 shàn,指古代部落首领、帝王、诸侯举行祭告天地、祖先典礼时堆土建成的高大平台。因这种建筑总是和隆重的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故后来该字的偏旁被写成“示”。chán 这一读音则  相似文献   

10.
《中原音韵》是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的一部曲韵韵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戏曲创作与研究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古的韵书《广韵》中,"倩"字有去声霰韵仓甸切和去声劲韵七政切两读。但是在《中原音韵》中,"倩"只见于庚青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请"同音。事实上,"倩"字在《中原音韵》中还应见于先天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谴牵"同音。这一读音,从《中原音韵》的内部证据、元曲押韵用例以及与《中原音韵》同时代的韵书中均可找到证明。由此可以认为,"倩"字在《中原音韵》中没有先天韵去声一读,当为周德清的漏收所致。  相似文献   

11.
日语词汇,从其来源来分,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和外来语,其中“和语”,也称“大和言葉”笔侨毡竟逃械拇驶恪H语汉字有音读(音(讠壳))和训读(训(讠壳))之分。音读是模仿汉语汉字的读音;训读是完全离开汉语汉字的读音的,用意义与汉字的字义相对应的和语去读这个汉字。  相似文献   

12.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斗"有三个读音dǒu、zhǔ、dòu";石"有两个读音shí、dàn。两字义项都比较多,《汉语大字典》中【斗】读作dǒu时,有义项11个,读作dòu时,有义项4个。【石】读作shí时,有义项17个;读为dàn时,有义项4  相似文献   

13.
汉字中"声读同字",是一种特殊现象,因此许多学者对此研究并不深入,但却在《说文解字》中占据一定地位。通过对《说文解字》的认真阅读与分析,以及广泛查阅资料,笔者认为,《说文解字》中声读同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确定被释字读音、补充释义以及区别形音近似字。  相似文献   

14.
《七根火柴》一文有三句话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粘”原来有两个读音,一读zhān,一读nián,在读nián的时候有一个异体字“黏”,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被淘汰了,《语文知识》1993年第7期《“粘”字的读音》一文也如此说。然而1988年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读音问题,由于古今音的差异和文字通假,稍不注意,就有读错的可能。又如实词教学。文言文里有虚词、实词,而实词占绝对多数。由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变化,这又给我们在教学中正确理解文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基于上述的考虑,笔者试就这两个问题略陈管见。一、文言文教学的正音问题。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正音,应该与现代文教学的正音有着不同的要求。现代文中的字音,读字面音,而文言文中有许多字。不按字面读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语音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汉语的语音,不仅与上古汉语的读音差异较大,就是与中古汉语相比,其读音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稍不注意,就读错了字音。如何解决文言文的正音,确实是个难题。比如说查字典吧,在《辞源》、《辞海》中查出了这个字有时却读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馆陶方言中的"着"字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着"字的读音与用法并不相同。本文主要针对馆陶方言中"着"字的两读及其作动态助词时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强项令》是语文版语文教材2003年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一篇文言文课文。关于这篇文章的题目强项令中的强字的正确读音究竟该怎样读,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极大的分歧。强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一共标注有三种读音:qiang(阳平)、jiang(去声)、qiang(上声)。当它的读音读阳平时,对它意义的解释有(1)强壮:力量大(2)优越;好(3)程度高;坚强(4)使用有力(5)表多余(6)表姓氏等六种解释。当它的读音读上声时,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的异读音、旧读音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分类讨论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今读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词语模现象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中"模"字在词典中、在词语模研究中、在具体使用中的读音情况,并结合对词语模本质属性的探讨,提出将"词语模"概念中"模"字读音定为"mú"。这种读音更能直接反映出词语模的框架属性,也更符合语音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多音字的读音,我们一般可根据其在词典中的义项来确定,可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按此办法却不容易确定.比如,"华盛顿"、"华生"等外国人姓氏中的"华"该如何读就让我们有点犯难.《现代汉语词典》甚或《汉语大词典》都找不到对应的义项.仔细听广播电视,似乎读"huá"读"huà"的情况都有.我们查找了新版《辞海》和几本普通话教材,它们将"华盛顿"的"华"标音为"huá",不知有何依据.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以为此处读"huà"更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