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化音变在书面语实践中是以两种状态存在的: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显性儿化是儿化的标准状态,隐性儿化是儿化的非标准状态。隐性儿化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隐性儿化词不同于非儿化词,诵读时要读出卷舌韵,这与词义、感情色彩、表现风格和修辞效果相关。作者和读者都要有语言规范意识和视读的责任意识。国家级普通话测试指导用书的朗读作品应统一使用显性儿化词。  相似文献   

2.
儿化的界定和朗读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化作为普通话口语的重要音变现象 ,有显性———字面上出现“儿”的“A儿”和隐性———字面上未出现“儿”的“A(儿 )”两种情况。它们都需要严格界定和正确处理。界定“A儿”要看“儿”的性质 :“儿”为虚语素时“A儿”为儿化 ;“儿”为实语素时“A儿”为非儿化。为了语音修辞的需要 ,显性儿化“A儿”也要保留“儿”的独立音节地位。“A”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和表示细小轻微时间短暂 ,亲切喜爱等感情色彩的需要时 ,为隐性儿化“A(儿 )”。为了增强诗文的韵味美和语言的音乐美 ,朗读时 ,“A(儿 )”也应保留“儿”的独立音节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文总结了光山方言儿化的四种功能:名词化并改变词的理性意义;保留名词性但表示引申义;构成名词并表示小称、亲热喜爱、详细具体等语法意义;表示动作轻松随意,性质程度令人满意等语法意义。论文据此探讨了光山方言儿化的语法性质:"-儿"是一个语素;根据光山方言儿化的功能判断"-儿"用于名词主要是构词语素,兼构名词之形,用于动词、形容词是纯构形语素。这将为研究汉语儿化现象的共性提供方言语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写了遵义话儿化的分布范围、结构和功能类型以及表义功能.文章认为,遵义话儿化韵数量不多,儿化的表义功能已弱化,小称意义也已磨损,同时缺乏派生和曲折两类功能,但遵义儿化词数量仍然较多,分布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遵义话较为活跃的语言现象之一,仍在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统编一二两个年级全四册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儿化和非儿化、"啊"字音变和"啊""呀"交替、叠音后缀的性质和形成以及助词"着"的语法功能等的认识和处理上。针对此类现象,从语言学角度稍作解释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粤方言中有些地区存在类儿化现象。这种类儿化现象与普通话中的儿化现象相比,在语音形式、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对广西北通镇粤方言中的类儿化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其语音形式、类儿化词类及类儿化功能、出现条件以及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儿化”是小称的源头,但山东章丘方言中没有“儿化”,而是采用变韵的方式来表示儿化,一是ai尾,一是ei尾。  相似文献   

8.
语言中存在的任何语音结构形式都能表达一定的功能意义,儿化是现代汉语中特有的语音结构形式,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词儿化后,往往会引起语义的变化,或理性意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或获得新的色彩意义,也有少数词语儿化后,没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也不表示明显的感情色彩,但这些词语负载着一种风格色彩即北京口语色彩。“儿”由实词虚化为后缀,成为名词的一种语法标志,可见,儿化引起了语言三要素的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9.
河南光山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其儿化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包含普通话常见的儿化类别,还存在普通话不具备的儿化类别,例如儿语词,人名、地名的儿化,拟声词的儿化,形容词的儿化等。文章对光山方言儿化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总结出光山方言的"-儿"语素除了具有标记名词、区别词的理性意义、表小称和亲热、喜爱的语义功能,还能表达"详细具体"、"轻松随意"、"程度轻微令人满意"等意义。这些研究将为探索汉语儿化现象的共性提供方言语料。  相似文献   

10.
否定可分为语法否定和语用否定。 语法意义的否定是规约性的,是显性的,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无”、“没(有)”等词语是其显性标志。语用否定属语用含义范畴,它是隐性的,缺少语言形式上的外显性;既没有明显的语言形式标志,又缺少语用含义的显性表示。简而言之,语用否定运用的是语用中的否定意义,它是含而不露的。  相似文献   

11.
梅雪静 《文教资料》2013,(31):160-162
“儿”字在商城方言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在功能上,既可以充当词根语素,也可以充当儿化的标志。这两种功能相互重叠,构成了多种结构形式。“儿”字的位置不仅可以出现在词尾或词中,还可以在一个词里连用。在儿化的使用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儿化现象,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副词等儿化的现象也很多。很多词语必须儿化才能成词。还有一些不儿化也能成词的词,也可以儿化。  相似文献   

12.
本简述了图书馆隐性德育教育的意义,并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以及 隐性德育教育特征两方面,分析了图书馆隐性德育教育优势和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从二语习得领域的显性/隐性学习视角,讨论了目前交际教学法框架下“聚焦形式”的理论依据,探索了显性/隐性知识的关系以及促进显性/隐性知识的教学任务和活动,提出即使以意义为核心的交际教学法也应适时注重形式,以取得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言岚 《湖南教育》2002,(13):54-54
儿化韵的拼写问题。关于儿化韵的拼写,方案早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可是教材中的儿化词不是按照这一原则拼写的,例如,小语教材第一册中:“一会儿”、“一块儿”、“花儿”均写成“yihuier”、“yikuɑier”、“huɑer”。显然这种拼写方式是极不规范的。一方面它混淆了儿化和非儿化的界限,实际上等于取消了儿化现象的存在,极易产生理论上的混乱;另一方面,从教学的角度讲,无法准确而直观地显示儿化这种特殊的音变现象,给学生了解普通话、认识普通话带来不必要的阻力。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也往往…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合变式小称调是一个方言里各调类共用的小称调。汤溪话的合变式小称调是高平调[55],它主要有三种功能:1)与鼻尾[]一起或单独表小称;2)在部分动作动词中表示一种轻快、随意的动作,带有轻松、戏谑的语气,本文称为表轻松貌;3)使有的单音节实词变为副词,使一部分结构较松散、意义较抽象的状中短语、述宾短语、主谓短语等变成一个结构紧凑的副词、连词或抽象动词,或使原有的一些副词进一步标记化,本文称为虚词化。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20,(1):91-96
化德方言属于晋语张呼片,其指示代词在与晋语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也有一些特异之处。化德方言指示代词可分为近指和远指,就其所指类型而言,可以指代人、物、处所、方位、时间、次数、形状、方式、程度等。这些指示代词在语音上大多儿化,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形式上也有多种表达方式,而且不同表达方式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襄阳方言名词性小称主要有加缀式和重叠加儿化两种构成形式。文章从语音、语义范畴及语用三个方面对襄阳方言的名词性小称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可以说越来越明显,在这几年,很多幼儿教育界的学者就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详细研究了这个趋势出现的原因以及之后的发展,最终得出了不少的结论,而对于这个趋势的应对措施也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解决办法以及研究结果,都与小学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有关,但是实际上,这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过程中,仅仅是一部分显性的内容,另一部分不容易识别的隐性内容可以说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更应当进行防护以及  相似文献   

20.
安徽定远方言中,"子"尾的读音在轻声的基础上更加弱化了。从构词功能来看,"子"尾分布十分广泛,是构成方言词的重要手段。定远方言中没有儿化词语,一部分"子"尾替代了儿化表示小称。加上"子"尾,还使一些双音节词语表意委婉。总的说来,"子"尾呈进一步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