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义上的语文教育包括对各种语言文字知识的教育,方言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语言工具,传统的方言教育一般是通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主完成的,正规的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方言教育。通过从方言教育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方言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方言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语文教学中进行方言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进行方言教育的倡议。  相似文献   

2.
郑兴红 《甘肃教育》2022,(21):87-90
合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升级,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文章肯定了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尝试从写作、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丰富三个角度思考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总结了今后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乡土文学创作中,如何理解乡土文化是一个关乎作品文学性高低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缺乏必要的反思,以致于严重影响了乡土文学创作的质量。我们认为,文学中的乡土文化书写应该遵循"文学性"、"艺术性"的标准。从文学性视角来看,文学中的乡土文化因其个体化程度不同体现为现实的、文学的和原创的等三种性质不同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4.
方言文化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方言发展趋势所呈现出的“只听不说”与逐渐弱化现象让人对方言文化感到担忧。经过两年的课题论证和尝试,笔者发现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研读探究方言、搜集整理方言、交际听说方言、观摩评奖方言、乐玩乐学方言、编排表演方言、编写方言小报和用方言谈论时事等方式,将方言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拓展中。这将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乡土文化,有利于开展乡土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作为后乡土文学的代表之作,蔡素芬通过描摹明月的婚姻爱情命运和坎坷人生,展露出盐田村落的历史变迁和现实风貌。她在承袭了乡土文学的渔村书写传统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女性乡土想象,拓展了乡土文学的表现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复杂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陈冬曼 《成才之路》2009,(33):39-40
乡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本文试以本土民俗文化为例,谈谈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整体教育环境逐渐完善,教育水平稳定提升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在讲解传授基础课堂知识内容之余,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汉字书写作为语文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培养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化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的作品在英语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红高粱家族》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乡土文学作品之一,其中大量运用山东特色方言,富有地域生活特色,充满生命活力和想象力,极具创造性。乡土语言作为地方文化最个性化、最原汁原味的代表,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本文在译者行为批评视角下,探究《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中乡土语言翻译策略及效果,旨在进一步推动乡土语言英译研究。  相似文献   

9.
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产量丰厚,但英文译著却较少,主要因为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方言。目前这些英文译著中对乡土文化的漏译、误译、断章取义等现象时有发生。论文以《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为例对其中的方言、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误译和漏译进行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他乡土文学作品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姚艳玉 《现代语文》2014,(7):155-156
"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是给大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课程研究中国乡土文学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变迁、各种理论学说。其中要特别注意辨析诸如"乡土与都市"的时空关系,"乡土文学"概念演变、"现代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关系厘定等教学关键词至关重要。一、乡土与都市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性冲突中凸显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的,因此作为相对于都市这一特殊地理空间的乡土具有重大的存在意义、辨析价值。乡土在此具有多重指涉意义。一般而言,乡土指的是作家出生、成长、曾经离开的出生地或原居地。  相似文献   

11.
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旅游资源赋存量大、保存完好,具备很深的文化价值。本文依据泉州十八景的地理教学价值,对乡土地理教学与泉州十八景的结合方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李梅清 《教师》2020,(6):34-35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小学生来说,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化是学习和成长的根基。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以及其他的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处地区的乡土文化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文化学习以及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土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现代教师和社会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文章将对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供同人参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7):43-44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更加突出人文理念、乡土情怀,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成为教师的关注重点。文章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应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然后介绍了福建地区的乡土文化资源,最后阐述了中学语文课程中对福建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愈演愈烈,乡村不再是乡土文学书写的唯一对象,乡土写作中有了都市的影子,城市成为乡土生存写作的重要背景,在城市中无论是物质上或是精神上处于困境的乡土者,乡土叙述者以无比同情的笔墨书写了他们人生的辛酸与失意。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的教育热点,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研究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乡土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语文与乡土文化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传统文化与乡土资源的语文,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课堂中学好语文,在实践中用好语文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对其定位、实现的策略进行了探究。研究中采用了问题分析的形式,构建了针对性的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实现措施,核心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价值的合理定位,满足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需求,促进教育体系的稳定革新及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乡土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中学历史教学中渗入乡土教育,恰好最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试从乡土教育的实施原因及实施办法来探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育问题,以期对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叙事立场。贾平凹的《秦腔》对乡土叙事传统有借鉴也有创新,尤其体现在他对乡土中国写作的祛魅化处理上。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力求展示社会巨变中的乡土现状和农民的深层精神感受,从而为乡土文学的当代写作提供新的叙事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职学生对乡土文化知之甚少,乡土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的利用率还很低。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更高效地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是目前我们中职语文老师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入手,浅谈将乡土文化资源合理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陶岩 《作文》2023,(12):39-40
<正>高中阶段各学科均承担着乡土教育的重任,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其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元素,因此,在乡土教育中的责任更重、任务更多。目前从高中预科学科乡土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途径多元,在相关作品教学中、专题教育中均可合理地渗入乡土教育。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专门设置“家乡文化生活”单元,集中更多资源展开乡土教育,深植师生乡土情怀,激发师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但综合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发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