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 这篇课文是针砭时弊的议论文。读时,要弄懂如下问题: 一、作者对“说”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二、从哪里看出作者在立论的角度上与众不同?但为什么又说“言行一致”、“多做少说”和“切勿‘口惠而实不至’”全然在理? 三、作者是怎样亮出观点的?有什么好处? 四、作者给少说为佳的好好先生画了一幅什么像?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五、这篇文章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对照进行论证的?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六、这篇文章在论据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语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叫考】一、课文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写的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作者是怎样将这四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二、第一部分开头第一句话“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一部分的表述很生动,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 三、从整篇看,如果把第二部分删去,是否可以?删与不删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四、写天都峰,选用了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在表现文章的思想意义,沟通文章的脉络方面有什么意义? 【阅读入门指津】一、初读课文,先要看清各部分描述的侧重点概括出段意:然后,摸清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理出一条贯通全文的脉络,领会文章构思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它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恰到好处”。全文是怎样围绕论题来展开论证的?试就以下问题进行阅读分析: 一、全文共四段,是怎样围绕中心论题来做文章的?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二、什么是“恰到好处”?文中举了哪些事例作说明?从文章里划出表示“恰到好处”的关键性语句。三、列宁说的“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同“恰到好处”有什么论述关系?用了哪些事例说明“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这篇文章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一、《清醒的“大碗茶”》,文章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命题?“清醒”的含义是什么?“大碗茶”指什么? 二、清醒的“大碗茶”清醒在什么地方?主要哪些地方表现它的清醒? 三、“大碗茶”唱出了令人感佩的“三部曲”,其“三部曲”的内容是什么?基调是什么?你“感”在哪里?“佩”在何方? 四、“大碗茶”是个商业企业,是做生意的,  相似文献   

6.
1.第四段中“阅读不仅……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其中的“它”指代什么?答:_ 2.作者列举“推敲”的例子,指出“我们以为不能因意境因音节而不顾真实”,其中的“真实”指什么?答:_ 3.作者说:“如果用王国维的评论方式来说:用了‘漠漠’、‘阴阴’就境界全出。”请结合诗的意境进行鉴赏评价。(不超过50字)答:_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本文,需要理解、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者是怎样描绘沿途所见景物的?每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二、标题中的“偶拾”二字是否说明作者笔下的景物纯系偶然所得?为什么? 三、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运用众多的比喻“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 [阅读入门指津]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 导读这篇文章可提出这样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一、本文开首为什么先从一部题名《雪朝》的诗集写起?这部诗集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据此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段文章主要想说明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并加以阐明的? 二、文章第二段是叙写作者与朱先生的初遇及其交往的,试说明:作者与朱先生是何时何地初遇的?初次交往朱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与后文所写内容有何关联? 三、第四自然段是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的。文章用了哪些事例来写这一点?哪是概括事例?哪是具体事例?这样结合来写,对表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新闻的全标题还有两句话:“实事求是的结晶”。“知识界的集体奉献”。这两句实际上就是我们阅读思考的两个基本点,因为本文的内容重点也就是这两条。从这两个基点出发,还要拓宽阅读的思路,即: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两个基本点的,因此,下面几个问题要搞清楚。一、作者是怎样叙述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态度的?在述中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人物通讯,记叙了崔国政烈士的母亲温桂琴的事迹。它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复杂,人物描写深刻,阅读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 一、本文用序数词标出的三个部分各写了什么?每一部分的层次如何?写了什么?从三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说一下全文记叙的顺序和线索。二、文章第三部分说温桂琴“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又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如何认识这句话的作用?怎样理解“普通”与“伟大“这两个反义词表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课文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普通而伟大的品格的?由此联想学过的课文中类似这样的母亲,还有哪几个?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最可贵的共同之点是什么?应受到怎样的思想教育? 三举例说明本文人物描写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本文时,可围绕下面几个问题,逐步理解其内容。一、贯穿本文的一条红线是什么?它是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论述的? 二、我们为什么要艰苦奋斗?而且要永远艰苦奋斗?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准备如何艰苦奋斗。三、艰苦奋斗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在本论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阅读入门指津】一、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议论文。它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催人奋进”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以正反材料为论据,围绕中心论点,系统阐明“我们永远需要艰苦奋斗”的深刻道理;第三部分,论证论点,得出我们将会在艰苦奋斗中“排除  相似文献   

12.
【总体阅读思考】一、小说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二、小说是如何构思故事情节的? 三、小说中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及主要特征是如何描写的? 四、小说的主要语言特色是什么? 五、对结尾的“大火在咆哮,噼啪声响彻天宇”一句应如何理解? 【阅读入门指津】第一题提示:小说标题含义有二:一是指代无姓无名的孤儿、雇工——小姑娘,她的卑微的地位和苦难的身世就像一只被同类遗弃的“小耗子”;二是实指躲藏在黑暗洞穴或角落里的也被同类抛弃的在黑夜中才敢出来寻找“一根臭骨头”充饥肠的动物小耗子。作者以她俩的共同的悲苦命运作连结点,巧将二者合二而一。第二题分析:在小说中作者以“小耗子”来构思故事情节.小姑娘变成“小耗子”(拟物);小耗子变成“人”(拟人),这两个小生命质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把人变成  相似文献   

13.
我执教《高大的皂荚树》,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与学生一起和文本、作者展开了一次“对话”。下面是课堂实录的一部分。[片段一]师: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部分,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生“:皂荚树啊,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启迪。”这一句中的“启迪”在这里指的是什么?生“: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仔细思考可以帮助你们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下面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根据你们平时阅读的情况来说说。生:是启示、启发的意思。师:请联系实际再想想。…  相似文献   

14.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是一篇报告文学。阅读本文,应怎样领会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主要特征? 二、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和感人细节,把徐恩来这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充分表现主题。三、作者在描述人物和事件的时侯,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点“是什么?“面”是什么? 四、研究本文的结构:线索和写作顺序。五、从这篇作品看报告文学的政论色彩,它表现在哪里? 六、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阅读入门指津】报告文学既不是新闻,也不是短篇小说.它是用文学手段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导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新闻  相似文献   

15.
[总体阅读思考] 自读这篇课文,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文在介绍“花粉”时,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介绍有关知识? 二、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在通篇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与记叙文的明显不同? [阅读入门指津] 1、本文很短,仅有5个自然段,不足一千字,请仔细阅读,并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  相似文献   

16.
一、总体阅读思考一、这篇评论是有的放矢的。它是针对什么情况,着重议论什么问题?其基本观点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二、为什么说“离开党的领导去谈什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  相似文献   

17.
【总体阅读思考】一、作者虽在悼念自己的文友、诗人李学鳌同志,但他又不囿于个人情感的表露,而是把这种悼念之情升华到“我们的文艺事业要依靠什么人、培养什么人”的高度,这样写的蕴涵是什么? 二、常言道:情真而辞切,写悼念文章更是如此。而作者悼念挚友却是用极为质朴的语言来抒发深深的缅怀之情的。如果把这也看作一种“反差”的话,你认为它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起着什么作用? 三、纪念文章多是只讲功劳不谈缺陷的,而作者却在充分肯定了李学鳌同志的诗歌成就的同时,又指出:他的诗“有时晓畅有余而含蓄不足,铺陈较多而缺少节制”。这样评价妥当吗?为什么? 【阅读入门指津】这是一篇悼念文章.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自己听到了文友病逝的噩耗,以及自己  相似文献   

18.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篇课文节选自瞿秋白哪一篇重要论著?它在原文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二、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三、这篇课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一、节选自《<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该序言的最后部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一篇全面论述鲁迅思想发展历程和评价其杂文的战斗意义的大块文章,全文由八个部分组成。节选的这部分,则是在对鲁迅做了全面论析的基础上引出的结论,概括、提炼出表现在鲁迅身上的“宝贵的革命传统”——鲁迅的精神。这一部分在《序言》中处于总结、收束全文的重要位置,是作者评价鲁迅的观点的升华,起着高屋建瓴、统摄全篇的作用。二、课文第一段加着重号的长句:“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  相似文献   

19.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篇课文共有八个大段,每一大段前都有一句话总领全段的内容,作者是根据什么设计这些话的?如果改用小标题你看好不好? 二、有人说,救火给赖宁提供了成为英雄的机会,你认为这种看法对不对?你能用课文中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 三、介绍赖宁,有时作概括叙述,有时作具体叙述,课文中有哪些段落这两者结合的比较好?为什么好? 四、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材料最感动人,哪些议论最精采,哪些语句形象鲜明又意味深长?把它们标出来,反复读读,并说说自己的意见和体会。【阅读入门指津】一、课文除首尾两大段外,中间六个大段是介绍英雄少年赖宁的主体部分。如果我们把六大段段首的一句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中国青年出版社新近出版了陈先达教授以随笔形式写成的《漫步遐思》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说:“哲学要真下成为‘明白学’而不是‘糊涂学’,说真话而不说‘昏话’”。这是作者努力遵循的方向,也是许多哲学大学努力的方向。但是的确存在好些哲学文章隔行不爱看、看不懂的现象,于是本书还有另一个努力方向,就是要让人看得懂不是看不懂;于是作者“放下架子”“变个写法”,对哲学中的许多难点、疑点,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活泼的阐发。这本书,使人感到既爱看又耐看,既有哲学的深沉,又有文学的隽永,既可使同行受到启迪,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