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代的采诗形式有两种:乐府机构的采诗和政府官员观风俗的采诗,二者的采集对象、采诗目的和关注点不同。汉代政府官吏观风俗的采诗制度促进了汉代民歌创作的兴盛和题材的集中,促进了诗歌写实性和叙事性的增强,导致了诗歌叙事详于重心而略于枝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古老的《诗经》、《离骚》繁衍了后代灿若星辰的诗歌佳作。诗歌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这是人们的共识。"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诗”制是一个古老的话语,也是研究上古文化特别是研究《诗经》学史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旧有的研究对象,不仅在于考察它是否存在以及与之相关的西周前后的社会文化,还在于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考察,认识西周的哲学背景、政治伦理对这一制度产生所形成的直接影响。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上古时代采诗之制与“天子巡狩”之制直接相关,事实上,两者又关系着《诗经》“国风”诗的产生、存在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周代的“采诗”对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形成功莫大焉。然而正是以政府力量进行诗歌的采集、整理、人乐的采诗制度,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最初的史诗雏形的产生,从而导致汉民族文学史上最终没有出现大型的长篇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文人高频率、集中的以“斋”为号是元代独有的现象,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道教对元代文人生存状态的的影响,二是异族统治下元代文人独特的士人心态,包括对老庄思想的崇尚及共同的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9.
戏曲体现了中国人的心理、生活方式和中国文化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说,戏曲可以看作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繁荣的创作体现了当时民间的风俗习惯,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而且以都是很成熟、完备的样式被保存于作品中.从元杂剧文本出发,着重从行旅风俗的行装和盘缠的筹集i饯行与赠别、旅途住宿三方面来探讨元杂剧体现的古代风俗遗存,为研究中国戏曲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最有效、最悠久的政治制度之一,纳贡获中央认可、土人治理本土和家族世代世袭是土司制度的三大特征。土司制度萌芽于夏商周秦时期的羁縻政策;土司制度的前奏为汉魏隋唐大姓,土司制度的雏形是隋唐时期的羁縻州县制;宋代羁縻州县逐步衰落,土官制度基本形成;元代继承发展了宋代土官制度;明代土司制度达到鼎盛并开始改土归流;清代土司分为文土官和武土司,土司制度逐渐衰落;1958年土司制度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11.
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共同构成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虚拟馆藏资源范围广泛。为了使用户更好的利用虚拟馆藏资源 ,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地组织与揭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几千年来的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藏书的历史收藏、保存、传播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藏书形成了文化,好书的力量,功在千秋,得"藏"而万古流芳。中国藏书中尤以公藏、私藏的历史最为辉煌。中国藏书发展史起源于上古时期,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中国藏书文化主要是官吏藏书文化,它是中国传统藏书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流行的权威性辞书对“别集”所作的界定均不准确,这里重新作界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所收书既不设细目,也不使用术语,缺少宏观驾驶性,这里对别集再进行两个层次的分类,并对每类分别作出界定,希望能引起统一学术术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视频采集系统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采集算法,该算法可以实时地采集达到给定要求的图像。通过实验证实该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图像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校图书馆藏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和阐述制定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藏书发展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总结提出其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图书馆应适应高职办学特点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以围绕办学方向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多途径多方式地建设特色馆藏,以特色求生存,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物权征收的实质在于国家以行政权力拥有者的身份通过国有化而实现公共利益,其价值基础是分配正义而非交换正义。物权征收属公法领域命题,核心在于对行政权力的限制而非被征收人的所有权社会化,征收问题的私法化是困扰征收理论与实践的症结。应该以公共利益实现作为征收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具体表现为:我国应该强调立足于公有制促成公共利益之实现,而将征收作为例外手段,征收过程中树立"房屋优先于土地"的思想以保障被征收人权益;征收的启动及完成都要接受公共利益之检测;征收补偿应该充分考虑被征收人对公共利益之贡献。  相似文献   

18.
A challenge for school libraries i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and paper resource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Courtenay Middle School, on Vancouver Island, has begun to assemble collections of mediated online links,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paper and video resources, and to ask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lated to ongoing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ties of contributors.  相似文献   

19.
班集体心理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集体心理教育是关于心理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是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班集体心理教育以集体教育理论和团体动力学原理为依据,借助团体心理教育技术,充分挖掘传统教育的优势因素;它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系列活动,创造性地把班集体建设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心理教育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多层Fuzzy评价模型测评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层Fuzzy综合评价模型测评学生素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