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喻在中国有着浓郁的文化根基,镜喻频繁出现的现象当较早的见于《庄子》一书。该文试从《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镜喻的现象,来解析庄子之镜喻与庄子之心、道和体道思维的关系。得出庄子对镜喻钟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喻体镜与本体心之宁静淡泊的吻合;喻体镜与本体道之虚寂空无的吻合;喻体镜与体道之直觉思维的吻合,并指出庄子对镜喻的创造性使用于中国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庄子哲学的本体依据是"道"论,道即自然和自由,这种本体之"道"具有体悟生命、追求理想人格的色彩,是生命的本体。"道"是隐藏在大千世界万物外表之下的内在的"真"。"真"是一种审美理念,美的本质是自然无为,这种美是一种最高的美,天地之大美就在于自然而然。庄子时代面临诸多人生困境,庄子以高度的内心直觉,以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生命的存在,提出建立逍遥游式的理想人格。庄子生命之和谐在于心灵的和谐,这种境界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之美,是一种心灵与道合一的美。这些思想有着重要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代物欲文明背景下人的生存困境、社会转型背景下部分官员生活腐化困境、个人利益至上观念下道德沦丧的困境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构成庄子人生境界的道和技是密不可分的,而直觉在人体道和日常生活技艺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庄子哲学中的直觉观念,对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庄子的道论出发,指出庄子在体道的途径上由认识转向直觉体悟的过程。与这一转向相应,本文探讨了庄子在对“言”的两个看似矛盾的态度,一是“得意忘言”,二是庄子对言说本身作为一种行为的重视。本文认为,这两种态度是相统一的,是由庄子对道的直觉体悟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庄子生死哲学的本体关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哲学实质上是一种生死哲学。在庄子的生死哲学中,庄子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来揭示“道”的本质、作用以及世界万物的产生。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点。庄子生死哲学充分表达了庄子思想的本体关切:生死与世界的创生同步,生死与“道”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对生死的超越即是对“道”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庄子生死观的研究一般遵循"超脱"生死的进路,而很少提到庄子在生死观中的"执著"思想。而在庄子的生死观中,执著和超脱存在着内在张力,不可偏废一方。因此,本文立足二者的演变和辩证关系,重新构建庄子的生死观。具体而言,庄子的执著内容经历了一个不断扬弃的逻辑进程:感性之身——"心不死"境界——道的境界;庄子的超脱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扬弃的逻辑进程:气化和物化的存在——齐生死的认识——道的境界。执著是从肯定方面演进的,超脱侧重于否定方面演进的,肯定和否定的进路都归于道的境界,道是庄子生死执著和超脱丰富内涵不断演进的契合点和最终归宿。可见,庄子哲学的生死哲学是向道而存在的哲学。  相似文献   

7.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本体,也是通过主体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状态或境界。“道”不是实体,不可言说,不可分析,只能诉诸于主体的心性直觉。通过对“道”的直觉思维来把握和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上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通往形上境界的特有门径和思维特质,而这种思维特质的形成,正与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言意之辨”有着深刻的关联。可以说“言意之辨”既是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直觉思维形成的深层原因,也是其成为传统和特质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8.
赵羽 《文教资料》2007,(23):143-145
庄子哲学有一个核心概念,这就是"道"。在《庄子》中,"道"既是代表宇宙、自然、天地、万物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代表一切物质、精神、客观的、主观的概念的本源。庄子"道"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庄子丰富的美学思想也多缘"道"而来,其艺术精神体现着"道"的特征。在庄子的美学体系中,美与丑并不是最高范畴,我们只有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庄子之"道",才能够真正领会庄子的超越性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庄子内篇的一个本体性的哲学诠释。彰显七篇包含的辩证发展的前提:宏观超融的道的观点引发了齐差异万物于一同的论述。过去对齐物论的说明争论可以由《逍遥游》作为起点来加以解决:齐物论者,非齐天下的物论也,而为齐天下之物之论;此处应显示出本体诠释的整全性而不必陷入个别经典诠释的质碍之中。齐物之论有其前提,也有其后果,如此方能说明齐物论后五篇的辩证发展,形成了对庄子内篇的整体的本体辩证的深入理解,为庄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汉学家或汉学派A.C.Graham等对庄子文本的某些看法进行了批判的回应。为了论证此观点,本文先从庄子其人处入手,进而分析了《庄子》与《老子》、易学、禅学的思想异同。《老子》以简易的方式发挥了有无变易之"道",而《庄子》则运用"寓言""重言""卮言"以更细致地、更扩大地强调了"道"的曲折变化;仍能统一宇宙变化的真实感与无常感,导向禅学中变中见常、常中见变的智悟。从以上的比较之中,可以凸显《庄子》既出且入的本体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贯通对《庄子》内篇七篇的整体理解:《逍遥游》与《齐物论》作为七篇中的本体思想原理,从整体与个体的层面上发挥了本体之知,之用,之行。本文因而彰明了内篇七篇中道与人的本体之知见与用行之合一,形成了《庄子》的本体辩证哲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庄子》的"道"(气)本体哲学观念为出发点,探讨了《庄子》所提出的"有机事"而"无机心"的可能性。文章指出,《庄子》所描述的完成"机事"的方法是以"心"合于"道"(气),而修为之"心"的本质在于"道"(气)本体的"自然"演化之途,这牵涉到"心"对"道"(气)本体的领悟层次,并由此相应地区分出众人、贤人、圣人、仙人、真人或至人,最高层次的真人能够使"机事"合于"自然"之道,从而指明了完成"有机事"而"无机心"的"人工"合于"天工"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道"所表示的宇宙最高本体的概念是超越而无限的,而我们有限的感知和思维却不可能在整体上全面地把握"道"。因此庄子对"道"进行了解构,他以自然之"天"替换了玄虚之"道",又从自然的意义中分解出了天然和必然,从而就让"道"有了诸如命、造物、真宰、德……等许许多多的代名词,而这些代名词就是庄子从不同的认识层面对"道"进行的具体阐释,它们所表述的是"道"在特定的范围内所发挥的特定作用,庄子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意义让我们一步步来体悟"道"。  相似文献   

12.
《庄子》“以天合天”的体道方式实际上属于一种独特的直觉思维方式,与文艺创作中的直觉思维活动相贯通。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宋末严羽的“妙悟”论与之遥相呼应,严羽从直觉思维的角度分析了诗歌创作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思辩特点和思辩方式来考察和揭示《庄子》所蕴涵的思辩特质。从思辩特点看,《庄子》之思辩是以“体道”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为旨归的,因而其对道的思辩,表现出带有主体精神的超越性和相对性两个特点。从思辩方式看,《庄子》之思辩是以直觉和相对为主要的思辩方式的。  相似文献   

14.
庄子哲学表现出鲜明的隐喻特色,其所采用的“寓言”、“重言”、“卮言”从本质上来说便是一种隐喻言说。庄子运用隐喻言说的根源乃在于其对“道”那种既“不可说”却又“不可不说”之哲学悖论的深刻洞察和成功超越。庄子哲学的隐喻性质,决定了对其文本的解读需要采用直觉而不是逻辑的方法,也决定了庄子文本具有浓厚的诗思融合之特质。  相似文献   

15.
《庄子·天道》篇中谈到了"轮扁斫轮"的寓言故事,陈玄英和郭象对此注解未能阐明庄子本来意图,有失偏颇。庄子通过此则寓言故事实为阐明"道"的显现与不可传授特性,这一阐述引起了西方学者宇文所安先生的关注,提出语言不可传达最最重要的东西的说法。这一说法正好与中国古代学者们对于言能否尽意的探讨相同。可以说,道家对于"道"的思考也影响了后世关于言意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美"思想是道家美学思想精华之一,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庄子>丰富的物象描绘中,庄子以其独创的具有"道"象、"道"境特征的"大物"之象--大鹏之象、"大木"之象、飓风之象、大海之象等的诗性描绘,从不同层面包含和体现着庄子的"大美"思想.大鹏之象是诗人自由之境的诗意传达;"大木"之象以其形象的不断拓展与增殖体现着"道"的超功利性;飓风之象是进入"道"境的心灵自由飞升的审美体验;大海之象则是"道"之本体的艺术抒写.  相似文献   

17.
儒家心学一系的基本思想进路,在于寻求意识主体的落实,并最终在人的内在性上找到其确立的根基作为最高本体.这种本体不是一个现成的他者,而是一个敞开的,由人的直觉体悟、并由此而得以成立的.通过对<中庸>一文中的核心观念"诚"的考察,认为"诚"是<中庸>所建构的世界的奠基性观念,由此而形成的哲学体系成为儒家心学的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王安石道本体论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观点,一是以为王安石在其哲学体系中建立起了本体论思想体系,另一种看法则持否定的态度。本文认为后一种看法要么出于对王安石体用范畴的误解,要么出于王安石也将作用之道称之为道的原因。从王安石的道本体具有超越性和形上性而言,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建立起了以"道"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庄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毕生都致力于追求道的超越境界。庄子笔下的道具有超越性、无限性和普遍性;庄子的道是混沌的道,万物为一,没有差别;在庄子的世界里,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庄子以自己独特的道的视角,来审视当时主流的礼乐文化。在阐释自己的礼乐观时,庄子将其道家化,赋予礼乐更多"道"的特征。庄子的礼在道统治之下,面对现实社会中礼治的无道和失序,他提出了道治下的理想秩序。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三言"是打开庄子哲学迷宫的钥匙,而隐喻是庄子"三言"表达方式的本质.庄子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和言说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这一表达方式决定了对<庄子>解读要采用"体"与"悟"的直觉方法.庄子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庄子>文本的建构上表现出哲学与文学、思想与艺术的水乳交融.庄子隐喻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可能,也使<庄子>一书成了一本有待读者参与书写的文本.但是,任何解释者都必须尊重原著,尊重作者,以正确解读文本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就会失去阐释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