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推动着化学的发展,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常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已经沿用多年,虽有个别实验进行过调整和改进,但总体上仍未摆脱常规实验设计思想的束缚,以至于有的实验忽视了环境保护,有的实验成功率低,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所以,化学实验改革迫在眉睫,而针对常规实验的不足,改进传统实验形式,创新实验设计,是目前化学实验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刘彩云 《天中学刊》2004,19(5):105-106
目前,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是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学化学实验是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平台.根据中学化学实验教材,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样品的替换、装置的改进、不同实验的融合,可以设计出许多新的实验.在设计新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奇思妙想),用实验验证这些构思和设想是否可行,这种探索性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与原电池、电解池相关的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索性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本文结合中学电化学的有关实验,对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好奇是儿童、少年的特点,也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的责任。在现在的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画实验,讲实验,让学生都听实验,背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实验册已为学生确定了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中的物理实验不乏新颖灵活,尤其是设计型实验,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综合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验能力。可以肯定的说,此类实验仍是今后高考考查的热点。笔者就电学设计型实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电学设计型实验的主干:一是测量电路,主要是由电表与电阻构成;二是控制电路,主要是由滑动变阻器构成。其关键:一是实验.原理,二是器材选取。就控制电路而言,器材选取是实验的关键因素,是学习和复习必须分清和重视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5.
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是中学实验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实验内容,也是最常见的除杂实验题型.因此熟练掌握有关离子的常用除杂方法和技巧,并形成此类实验和做题的基本模式,对提高考生的实验水平和做题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需照着做,不需要动脑思考,更不需要自己设计。这种实验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实验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对之进行改革。改革的措施是提倡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加强综合性实验,实行“民主实验室”管理,经常介绍科技前沿知识和加强实验考核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离不开化学实验,要创造同样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化学实验本身内涵是培育学生科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然而教材中提供的某些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有些实验的演示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有的实验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这些实验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据此,笔者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实验现象不明显的“白磷在水下燃烧”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条件,完成选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和小结实验等过程,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值越来越大,设计实验步骤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提起步骤,很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实验,但书写起来往往无从下笔,设计实验一般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实验离不开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具有重大影响。教师应当基于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有意识地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和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实验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感性认识并使人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凌晓青 《科学教育》2005,11(3):38-3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医学院校中,化学课是基础课。它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实验技能可应用于医学教育、科研、预防和论断,是学习后续课的基础。它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医用化学等。实验在这些课中占有一定数量的比例,例如《医用化学》授课120课时中,实验40课时、占总课时的1/3。实验是帮助学生验证、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有效实验信息后,  相似文献   

13.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历年中考试题涉及这一部分知识的比例都是很大的,是中考的重中之重。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是命题的重点。伏安法测电阻也是主要的基础实验,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原理,器材及其规格和性能的选择,实验电路图及实物图的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和实验结果等。归根结底,中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仍然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主要题型有实验题、填空题、计算题。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改变传统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引发物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高考把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上.2011年《考试大纲》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简称为“五能三会”.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科学,实验在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每一个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推出和验证的,实验能力是高考的要求也是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理科综合测试对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目标分为两条,即(1)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2)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  相似文献   

17.
莫欢改 《成才之路》2009,(14):99-99
一、利用实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切实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后小实验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机会。课前课后,如果让后进生去拿实验仪器,去送实验仪器,他们是很乐意去做的。这些仪器在他们的心目中,就像魔术大师变魔术的道具,能吸引他们产生离奇古怪的许多幻想,  相似文献   

18.
试谈高校实验队伍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验队伍由教师,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生组成,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据主导地位,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骨干力量,实验管理人员是保证实验室正常工作的关键,学生是实验室建设的辅助力量。  相似文献   

19.
学生实验包括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两种,按人数又可分为个人和分组实验两种。自然教学中,学生实验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怎样才能使学生实验获得成功呢?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外,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实际情况来看,教材知识点是实验题命题的基点,教材实验拓展是实验题取材的重点,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和分析的能力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与探索性实验更是热点,运用学过的知识、实验方法和步骤,突破已学实验的局限,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此类实验试题全面考查实验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