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虹 《新闻与写作》2005,(10):27-29
新闻发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发言人意味着形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机敏。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现代官员必须习惯于和媒体打交道。要从怕媒体、烦媒体、避媒体,转变为主动找媒体、利用媒体。学会同媒体打交道,是现代型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培养现代型官员的有用舞台。  相似文献   

2.
刚刚当选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回答了记者关于政府官员如何处理和媒体关系的提问。笔者对王市长“老百姓应允许官员说错话”的说法十分赞同,但同时又认为,在现行的政府官员管理体制下,即使老百姓“允许官员说错话”,官员拒绝媒体采访的现象恐怕还是很难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3.
刚刚当选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在会见中外记时.回答了记关于政府官员如何处理和媒体关系的提问。他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固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相似文献   

4.
那天应邀参加一个朋友聚会,一位女士以鄙夷的口气说:“现在有的媒体记者对‘红包’很感兴趣,没参加会议,会后听说有‘红包’,也急忙赶来索要,一点也不难为情,真让人看不起,自己就值那么几个钱呀?”这位女士在一个热门机关办公室主事,多与媒体记者打交道,想必是言有所指,有感而发。毋庸讳言,对那位女士所言,笔者颇有同感,只是那种场合不便附和,更不宜就此话题深谈而已。据笔者所知,当地某媒体一位记者,还是负点责任的部门领导呢,领“红包”积极得很,甚至每每主动向人家要“红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搞“红包”,大凡那些有油水的部门或单位的会…  相似文献   

5.
说起我与记者打交道的故事, 那真是很多很多的,十七年来,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地方新闻单位,从电视台、电台到报社,我结交了很多记者朋友。应该这么说,我一直是他们追踪报道的对象,有时甚至被“追”得很辛苦,但是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记者精神”,使我常常思考:作为一名党和国家给予荣誉的劳模,该更多地回报什么给社会。 十几年了,记者们见到我都习惯叫我“徐虎师傅”,感觉很亲切。记得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很紧张,是单位里的领导、师傅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时间长了,我和一些经常来采访的记者交上了朋友,自然也就不…  相似文献   

6.
李剑桥 《青年记者》2006,(16):72-72
资讯时代,媒体众多,记者多如过江之鲫,以致于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过去盼记者、请记者到如今怕记者、烦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了朋友们打趣的口头语。于是记者们失落了,流失了,转行了,再也不敢以“无冕之王”自诩了。这其中,党报记者作为记者中的一员,经历了同样的阵痛,同  相似文献   

7.
初当记者,从未想过性别,在职业规划中也从未把性别作为一个因素,只是单纯的喜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官员曾很认真地问我:中国女记者真的成为半边天了?我顿了顿说:或许吧,从人数上说,大概应该是半边天了.  相似文献   

8.
有报道说 ,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 ,1998年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 ,目的是让记者们宣传该市的改革开放成就 ,也就是市长的“政绩”。可一位香港记者对慕引导他们看的“成就”偏偏视而不见 ,却紧紧盯住了慕市长穿的一身“行头” ,衬衫、领带、西服、皮鞋……全是世界名牌 ,少说也值几万港元。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的市长 ,能穿得起?这位记者在香港一家报纸上报道了这件事 ,其潜台词不言而喻———沈阳市市长是个贪官。不久后 ,果然东窗事发。这篇报道赞扬了香港记者好敏锐的眼力。但笔者认为 ,关键不在于记者的眼力 ,更在于老总的魄力。…  相似文献   

9.
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各种各样的平面媒体越来越细化的专业频率,于是,各位老总耳提面命,谆谆再三,要求记者们内容创新、形式上创新。但是,大多数情况是,尽管记者们煞费苦心,使出浑身解数,写出来的文章依旧是千人一面,老调重弹。有人说:“已经很难把一篇新闻看完,因为新闻已不再好看了。”分析原因,是因为记者被某种“定式”给“框”住了。为此一个关键的问题便摆在了面前:树立记者的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0.
沈广彩 《新闻窗》2010,(6):75-76
在政治新闻报道中,媒体与记者的博弈是对记者而言,政府官员是其最为期待的采访对象,大到政策法规的解释,小到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官员的回答无一例外地代表了某个政府职权部门的看法,作为官方话语,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于是,记者无不挖空心思想从官员处获取“我想知道的”:怎样让记者按照“我设想的那样”进行报道.也成为官员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和副市长孙孚凌,12月8日上午会见了北京日报财贸部主任蔡赴朝和《窗口行业见闻》主要作者、财贸部青年记者邹波、严力强。在会客室里,陈希同与记者们一一握手,笑着说:“大伙儿这段工作很辛苦啊。”徐惟诚说:“财贸报道在新闻改革上有突破,群众比较欢迎,领导比较满意,社会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13.
随笔     
在一个日本游戏里,一些村民集资1000元钱请一个途经村子的杀手除掉当地的一个恶霸,杀手却说,起码得给他1500元,因为报酬低了会影响他的能力发挥,可能除不掉恶霸。最后,村民砸锅卖铁凑齐钱请杀手除掉了恶霸。我很欣赏杀手的“讲价”。也许是因为他很清楚地处穷乡僻壤的村民们难得遇到他这样的高手,也许是村民们常年累月被恶霸折磨得只剩下唯一的生活目标——除掉恶霸,所以他们的交易很愉快。 前不久,有一家媒体的数十个记者联名向老总递交了一封信说,“我们每日在酷热的太阳下奔走,非常辛苦,工资却很低,  相似文献   

14.
看过一个关于记者的专访,对其中的一段话一直记忆深刻,那个记者在谈到自己职业规划时说:“我已经过了30,感觉自己可能要被淘汰了。现在很多媒体招聘时只要30岁以下的,我活得很恐惧。”说这话的记者叫王克勤,他因为揭露兰州证券黑幕被迫离开家乡,漂在北京。王克勤的话道出了当前媒体从业人员的一种心态: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危机感也一天天增强。人们说,现在报社是“80后”记者的天下,他们有青春、有活力,充满着新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公开透明的进程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记者出现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以200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例,70%以上的场次,境外记者占到提问记者总数的一半以上,热点场次中提问记者有四分之三是境外记者,这个数字相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面向世界开放的勇气和信心,也体现了境外媒体对中国大陆的极大关注。然而,现在还有些政府人员怕和境外记者打交道,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青年报》4月10日报道,辽宁海城市2500多名学生饮用豆奶中毒事件发生20天后,海城市政府召集记者举办“3·19豆奶事件说明会”。但“说明会”却一拖再拖,从原定的上午9时,一直拖到11时15分。会上,官员照本宣科的“说明”,对学生家长和媒体关注的问题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干脆避而不谈。老百姓眼巴巴盼了20天的处理结果,竟被官员用“难产”的“说明会”和干巴巴的8页纸给打发了。尤其面对记者们的追问,训练有素的与会官员们,则瞬间内从会场消失,难觅踪影。各媒体记者只得兵分几路,奔赴有关单位。但这些单位领导却跟记者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相似文献   

17.
在座的各位新闻工作的老前辈和新闻工作的同事们、同志们、战友们: 刚才安岗同志说到,这次北京新闻学会的成立,是我们国家新闻界三十年来的一个盛会。我首先祝贺新闻学会的成立。成立的日子正是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第一个春节的前夜,我祝贺在座的各位同志身体好、工作好! 在新闻学会成立以前不久,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次重要的讲话。在这个讲话里面,有一部分是说到新闻工作的。其它的部分,也是跟新闻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所以,这次新闻学会成立的时间确是选得很好,这表示新闻学会的工作,一定会象大家所愿意的那样,发展得很顺利。我和新闻工作发生过一些关系。可是,应该老实说,我不是一个正式的新闻工作者。在参加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舆论活跃,政务公开,党政官员谁也躲不开与媒体打交道,而怎样打交道就成了一门学问。张志平的见解和体会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官员要"情系民生",那么作为一个记者,要不要"情系民生"呢?有的记者说要当"无冕之王";也有记者说要为民请命。我的回答是:党的喉舌要当得好,民生要系得好。不仅要"系",而且要"系"得紧密,"系"得长久,"系"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